四无现象如何破解——青少年生命价值迷茫破解之道

陈同昌

<p class="ql-block">当下不少青少年被“四无现象”困扰:无生命价值感、无生活意义感,自我存在觉知薄弱,难以感知自身生命的重量,渐渐陷入价值迷茫,甚至对生活失去热忱。</p><p class="ql-block"> 破解这一困境,核心在于引导青少年看见美好、感知自我、联结世界,在付出中锚定生命价值。</p><p class="ql-block"> 感知美好是打破迷茫的第一步。青少年陷入价值虚无,往往是忽略了生活里藏着的细碎温暖——清晨窗外的鸟鸣、同学递来的一块纸巾、师长一句耐心的叮嘱,这些微小瞬间都是生命美好的注脚。通过活动体验式引导,让青少年主动捕捉日常点滴美好,比如记录“每日小确幸”、参与自然观察实践,在沉浸式感受中褪去麻木,慢慢唤醒对生活的热忱,明白生命本就藏着值得珍视的暖意。</p><p class="ql-block"> 觉察自我存在是建立价值感的基础。自我觉知低的青少年,常陷入“自我无关紧要”的认知误区,需借助合作探究活动帮他们看见自身价值。小组协作完成任务时,每个人分工不同却缺一不可,有人统筹规划、有人落地执行、有人查漏补缺,在互帮互助中,青少年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能推动团队进步,真切感知“我存在、我有用”,逐步强化自我存在的认同感,跳出“无意义”的内耗。</p><p class="ql-block"> 联结世界、传递美好,是锚定生命价值的关键。生命的价值从不局限于自我感受,更在于与他人、与世界的联结,在于为他人带来温暖。通过讨论分享环节,引导青少年思考“如何给别人带来美好”——或许是倾听朋友的烦恼、主动帮他人分担琐事,或许是尊重身边的生命、参与公益小事。当青少年主动付出,感受到自己的言行能为他人带来慰藉与欢喜,便会明白自身存在的意义,建立起“我能创造价值”的认知,生命价值感自然慢慢扎根。</p><p class="ql-block"> 破解青少年生命价值迷茫,无需复杂的理论灌输,更多依赖体验、探究与分享的实践引导。让青少年在体验中看见美好,在探究中感知自我,在分享与付出中传递温暖、联结世界,便能逐步走出“四无”困境,找到生命的意义与重量,坚定前行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