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过去我们经常说: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其实,今天与明天的距离并不遥远,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年逾古稀了,青春年少时,来日方长,执子之手岂在朝朝暮暮;老之将至时,岁月不居,与子偕老贵在暮暮朝朝。“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3.1亿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2亿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22.%和15.6%,2035年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30%,届时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养得起老和养得好老的美好愿景,成为摆在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国于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开始规划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2025年1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首次联合印发养老服务指导性文件《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健全县区、乡镇(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首次提出巩固居家养老、强化社区养老、优化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服务形态协调发展;明确了“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个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模式,中共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建设的建议报告规划要求,要在2029年基本建成养老服务网络,2035年实现所有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有这些国家战略构想、格局及目标,为我们养老服务事业保驾护航,我们的养老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