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大厦杯》

青竹庐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也说“大厦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嘉贞</p><p class="ql-block">近日,一个“大厦杯”书法评奖活动被冲上了热搜,评委的候选人完全组织选择了若干个“红遍全国”坚持丑书的代表,获奖宗旨,一望便知,非丑书不予入选!故获奖作品无章法,无笔法,无墨法,无出处,碑不碑,帖不帖,非驴非马,不伦不类,丑怪恶札,脏乱差俗,胡涂乱抹,支离破碎,一看就是流行书风的始作蛹者王镛、刘正成、郭子绪、沃兴华……之流所推行的流行书风、艺术书法的翻版。</p><p class="ql-block">多少年来,这些人占领了书法这块阵地,盘踞在书法的咽喉要塞,窃取了书法审美的话语霸权,打着创新的幌子,以颠覆传统书法为己任,以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不师古而师今,不审美而审丑,所写越丑越过隐,越烂越解恨,越邋遢越尽兴,越不传统越受热捧!一帮由疯子瞎子傻子组成一个《皇帝的新装》的“俱乐部”。什么钟张二王,什么欧虞褚薛,什么旭素颜柳,什么苏黄米蔡,什么元三家明诸家……统统不入他们的法眼。他们拼命淡化消解传统书法精华,以丑书取而代之,混淆美丑,指鹿为马被他们演驿到极致,这得对传统书法有多么地刻骨仇恨!可见这块神圣的书法阵地已被污染多年,书法审美悉被破坏!而且谁也不能说他们的字写得不好,谁说不好,就立即以“你不懂书法”进行还击。有很多批评者真以为自己不懂书法,悻悻作罢。看来,在资本冲击下,话语权的确是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谁掌握了它,真理就等于在谁的手里。因此,为了获大奖,只能看评委眼色,谁也不肯花大力气去入古,人人想着一夜之间凭着写丑书获大奖,成为名家大腕。于是乎,你捧我,我捧你,你吹我,我吹你,抱团取暖,以谋取利益为终极目标,所以书法的大环境每况愈下;于是乎,人们为了获奖入会,跟着主张丑书代表的评委团团转;于是乎,书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盲目跟风,横向取法,近亲繁殖,千人一面”的怪现象。</p><p class="ql-block">那么,书法真的就没有评判标准,谁掌握了生杀大权谁就是标准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要厘清书法的评判标准。书法虽无绝对的评判标准,但相对标准还是有的。首先看入古的成色,书法全在继承,继承方可入古,入古方可出新,连古都不入,那就遑论书法了。再则,尚有最简单的评判标准,你写的东西与古代成名的大家作比较,看能否有人家的气息,味道,或一鳞半爪?如果没有,就不要滥竽充数了!</p><p class="ql-block">这次“大厦杯”的评奖就是以评委的标准为标准,评委本来就是反传统的,他们都是丑书的代表,他们往往自以为是,自恃清高,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其实他们才真正是不懂书法者——不懂优秀的传统书法。你指望他们能评出好作品来,那不是天方夜谭?</p><p class="ql-block">尚有一点须说及的,传统书法在真草隶篆确立后,已再无创新,只有出新而己。如果谁想怎么创就怎么创,普天下能写汉字者只要敢拿起毛笔写字者,都不成了书法家?中国书法如中国茅台酒,茅台要喝真茅台,喝陈年佳酿,勾兑了即非茅台。中国书法如中国京剧,京剧要唱出京味,掺进秦腔越调则不成京剧。书法同理,谁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谁想怎么创就怎么创,那就不是书法了!新的不一定是好的,而好的长新。自古就有“书不入晋,徒成下品”之说,还望诸位书友三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附《大厦杯》五十万大奖获奖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