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h5>昵 称 淡 泊 人 生<br>美 篇 号 42893537<br>课 文 《再别康桥》<br> 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h5> <div><br></div><div>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每当吟诵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就很想到这位浪漫才子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去看看。<br> 2025年11月2日,我乘坐公交车在海宁茅桥站下,当地人告诉我,过了茅桥即可到达徐志摩故居。我兴致勃勃地登上茅桥,干河两岸风光旖旎,绿柳摇曳,为“中国诗人之乡”增添了几分诗意。<br></div> <div><br></div><div> 从茅桥下来 ,漫步在干河老街 ,好像穿越时空来到民国时期似的,街道两旁至今保留着硖石饭店、云裳旗袍、年代书局等旧招牌,富有年代感。街区内有很多许国璋故居、蔡氏民宅等历史建筑。这里一砖一瓦都深藏着历史的低语,一景一物都承载着历史人文记忆。</div> <div><br></div><div> 徐志摩故居坐落于干河老街38号 。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灵魂人物,他的故居没有其他名人故居那种大气恢弘,与江南寻常人家的民居没有什么两样,体现了名人生活平凡的一面。<br> 现在这里作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r></div> <div><br></div><div> 徐志摩故居是一座中西合璧 、砖木结构的居所,是1926年其父徐申如为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而建的。青砖黛瓦,木格窗棂,每一处都留下了爱的记忆,空气中好像弥漫着诗歌的灵动。</div> <div><br></div><div> 门楣上 “诗人徐志摩故居”,由现代武侠小说巨匠、徐志摩表弟金庸先生题写。</div> <div><br></div><div> 徐志摩故居分上下两层 ,底层主要是基本陈设,二楼是家庭生活场所。底层正厅是安雅堂,是徐家接待客人、举行家庭活动的场地。<br> “安雅堂”匾额由启功先生补书的。<br></div> <div><br></div><div> 东西厢房陈列室通过《生平介绍与家乡情怀》、《社会活动与文学创作》和《家世》等版块内容,展示了徐志摩从年少求学、远赴重洋,到投身文学、倡导新诗的精彩人生。</div> <div><br></div><div> 这是徐志摩半身雕像 。有人说他是“东方诗哲”“中国的拜伦”,徐志摩却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其实,徐志摩是故乡海宁硖石的儿子,中国新诗的一代“开山”。茅盾称赞说:“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者。”胡适则评价:“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div> <div><br></div><div> 二楼是生活区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卧室,室内的摆设还保留当年生活的状态,粉红色基调显得温馨而又浪漫。“眉,所以你我的好事,到今天才算磨出了头,我好不快活。今天与昨天心绪大大的不同了,我恨不得立刻回京向你求婚,你说多有趣。”从徐志摩给陆小曼的书信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恩爱无比。所以,这里被称之为“爱巢”。</div> <div><br></div><div> 徐志摩书房 ,徐志摩曾经在这里读书静思,亦或挥毫泼墨创作诗文,办公桌旁留下了徐志摩伏案写作的身影,办公桌上的打字机好像是徐志摩刚刚用过,尚留有余温,《再别康桥》初稿,好像就是从这台打字机打印出来的。<br> 想到这些 ,这位大诗人不是遥不可及,他的真实的生活痕迹,让我们感觉到他不曾离世,好像就在眼前。<br></div> <div><br></div><div> 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卧房 。张幼仪离婚后,被徐父认作干女儿留住徐家。墙上挂着的徐志摩与张幼仪合影照,虽然蒙有些许灰尘,但掩饰不了他们之间的爱恨之情。</div> <div><br></div><div> 徐志摩母亲的卧房 ,室内陈设简单,体现了大户人家平凡朴素的一面。</div> <div><br></div><div> 陆小曼书画陈列室 。陆小曼才貌双全,不仅精通英语、法语,还擅长钢琴、演戏、绘画。特别是这幅山水长卷为徐志摩所喜爱,无论是辗转北京还是上海,都随身携带。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不幸飞机失事,山水长卷因置于铁匣才幸存于世。可见,这幅山水长卷弥足珍贵。</div> <div><br></div><div> 二楼正中客厅有幅大型油画 ,色彩艳丽,人物众多,名曰《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油画人物中除其家人外,有大家熟知的郭沫若、林徽因、郁达夫、鲁迅、胡适、梁启超、闻一多、沈从文等名人,还有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泰戈尔等国际友人。徐志摩的朋友圈里不是大咖就是社会名流,是民国最牛的“文化沙龙’,大家在一起畅谈文学和理想,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iv> <div><br></div><div> “新月诗韵依旧,不带走西天云彩。”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亲自为“海宁硖石徐志摩旧居”题字,既表达了对徐志摩及新月派诗歌的认可,又拉近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距离。</div> <div><br></div><div> 楼下后花园面积不大 ,四季常绿,草木相伴,夏攀藤蔓,秋赏红枫。想当年花前月下,徐志摩与陆小曼在花园散步、喝茶品茗,好不惬意。花园中有口老井,名曰“爱之清泉,”徐志摩曾经写道: "眉,这一潭清澈的泉水,你不来洗濯谁来,你不来解渴谁来,你不来照影谁来!"可见,“爱之清泉”是他两浪漫爱情的最好见证。 </div> <div><br></div><div>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朋友,徐志摩故居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要想触摸那段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感受志摩的诗意和风华,来徐志摩故居参观,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