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Raf.)Shinners)是龙胆科洋桔梗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灰绿色;茎直立;叶对生,卵形,基部无柄,楔形,花冠钟状,单瓣或重瓣,花色丰富,有红、紫、白、黄,镶边等色;花期5~10月;果期10月。洋桔梗花形和桔梗相似,又是外来植物,故在“桔梗”前面加了一个“洋”字。</p> <p class="ql-block">洋桔梗原产于美国南部至墨西哥之间的石灰岩地带。现代的洋桔梗栽培是在日本兴旺起来的,在中国主要在云南玉溪引种栽培,东北地区也有引种栽培。洋桔梗喜全日照及冷凉环境,不耐热,生长适温15℃,忌渍涝,喜潮湿的肥沃土壤,对肥料的需求较大。常用播种法和扦插法繁殖。</p> <p class="ql-block">洋桔梗花朵形大美丽,花型奇特,可用于布置花坛,也是一种常用的切花材料;此外,它也可做插花,也适宜于盆栽,是窗台、阳台上很美的花饰,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1</p><p class="ql-block">洋桔梗有瓶插期长、耐贮藏等商品花优点,具有一定的性价比,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市场较为畅销,产品供不应求。洋桔梗花语是“真诚的爱”。</p><p class="ql-block">外文名</p><p class="ql-block">Eustoma,Lisianthus</p><p class="ql-block">别名</p><p class="ql-block">草原龙胆,土耳其桔梗、丽钵花、德州兰铃、西洋玫瑰。</p> <p class="ql-block">植物学史</p><p class="ql-block">洋桔梗的得名和形状有关,因其长得和桔梗很像,又是外来的植物,故在“桔梗”前面加了一个“洋”字。</p> <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洋桔梗多作一二年生栽培。叶对生,灰绿色,卵形,全缘。株高因品种不同而异。花冠呈漏斗状,有单重瓣之分,花色非常丰富,主要有红、粉红、淡紫、紫、白、黄以及各种不同程度镶边的复色花,近年来不断培育出新的花色品种,如香槟色、绿色、白底粉边、白底紫边及白底蓝边等等。根据品种不同,每个花茎可产生10-20朵花,通常单枝着花5-10朵。洋桔梗株态轻盈潇洒、色调清新淡雅、花色典雅明快、花形别致可爱,是目前国际流行的切花之一。</p> <p class="ql-block">近种区别</p><p class="ql-block">洋桔梗 </p><p class="ql-block">花瓣5,钟状,花色丰富,有红、粉红、紫、淡紫、白、黄、镶边等色;有单重瓣之分。</p> <p class="ql-block">龙胆</p><p class="ql-block">花冠蓝紫色,有时喉部具黄绿色斑点,筒状钟形,长4-5厘米,裂片卵形或卵圆形,长7-9毫米,先端尾尖,褶偏斜,窄三角形,长3-4毫米。</p> <p class="ql-block">产地生境</p><p class="ql-block">洋桔梗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洋桔梗作为切花开始在日本和朝鲜等地流行起来。目前,我国洋桔梗栽培面积及销售量逐年攀升,至2011年云南洋桔梗种苗移栽量已超过千万株。</p> <p class="ql-block">主要品种</p><p class="ql-block">品种洋桔梗的品种一般分为单瓣花和重瓣花品种。单瓣花洋桔梗的花型虽然也很吸引人,但是似乎顾客更喜欢重瓣品种。重瓣洋桔梗花瓣有10-20个,完全开放时看起来很像月季,而单瓣花的洋桔梗花型则像婴粟。</p> <p class="ql-block">重瓣花品种</p><p class="ql-block">巴波亚系列(Balboa Series):“巴波亚”系列表现良好,显出非常高的市场竞争力。该系列生长速度更快,花瓣数量多,株高100-150cm,在长日照和比较暖和的春夏季节开花。种植试验表明“巴波亚”系列非常适合用于大田切花生产,从移栽到采收需要11-13周的时间。花茎的平均长度可以达到50cm,每个植株上可以长出31朵花。</p> <p class="ql-block">回音系列(Echo Series):“回音”系列的洋桔梗是最普通的切花品种。种植的最佳时间为早春,此时种植以后会长出最长的花茎来。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回音”系列的洋桔梗花萃细弱、采收时间延迟。该系列颜色丰富,有带阴影的蓝色、粉色和亮白色等。</p> <p class="ql-block">玛丽艾基系列(Mariachi Series):“玛丽艾基”系列在种植试验中表现良好,花瓣有些向内弯曲,所以顾客向下观看时很容易被它吸引。在夏季时该系列长势最理想,而且花的发育不受影响,所以最适合夏季生产。它的颜色丰富,有白色、粉色、带粉晕的、蓝晕的和蓝色。在所作的种植试验中,“玛丽艾基”的花茎平均高度为48cm,每个植株可以生产出4支切花,总的花量是21朵。</p> <p class="ql-block">单瓣花品种</p><p class="ql-block">弗拉门科系列(Flamenco Series):该系列适合于长日照、炎热的夏季生产。在关国马里兰州表现良好,花茎长且健壮。花色有蓝色、粉色和白色带阴影的等色。</p> <p class="ql-block">拉古纳系列(Laguna Series):该系列适宜夏季高温条件下种植。在栽培试验中,它的平均花茎为48cm,每个植株上共着花25朵,可以生产出3支切花。从移植到采收的时间为11一13周,颜色有深蓝、蓝色带晕、深玫瑰红色和玫瑰粉色等。</p> <p class="ql-block">生长习性</p><p class="ql-block">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旱,不耐水湿。生长适温为15-28℃,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2℃。冬季温度在5℃以下,叶丛呈莲座状,不能开花。温度超过30℃,花期明显缩短。对水分要求严格,喜湿润,但水分过多对根部生长也不利,若供水不足,茎叶生长细弱,并提早开花。对光照反应较敏感,长日照有助于茎叶生长和花芽形成。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以6.5-7.0为宜,切忌连作。洋桔梗开花需经过一段低温期,在高温阶段开花,自然花期为5-7月。在一定的设施和栽培技术条件下可实现周年开花。品种根据开花期可分为极早生、早生、中早生、中生、中晚生、晚生。栽培品种选择的原则:夏季为抑制栽培期,应选择中生、中晚生、晚生品种。冬季促进栽培期,应选择极早生、早生。</p> <p class="ql-block">主要价值</p><p class="ql-block">观赏</p><p class="ql-block">洋桔梗株态轻盈潇洒、色调清新淡雅、花色丰富,典雅明快、花形别致可爱,花姿高雅秀丽,是目前国际流行的切花之一。此外,由于其插花观赏效果佳、瓶插寿命长,是国际流行的切花品种,在切花应用上的杂交品种已达500个以上。洋桔梗花朵形大美丽,花型奇特,可用于布置花坛,也是一种常用的切花材料。此外,它也可做插花,也适宜于盆栽,是窗台、阳台上很美的花饰,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然而洋桔梗缺乏花香,在观赏价值上仍有提高空间。萜类化合物是花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中萜类合成酶(terpenoid synthase,TPS)在萜类化合物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洋桔梗萜类合成酶基因可被归类为5个亚家族(a、b、g、e和f),并进一步细分成16个小分支。在这些分支中,只有TPS-a.1分支上有扩增,其他大多数分支都发生了基因丢失,TPS-a、TPS-b亚家族成员在花瓣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可能是其缺乏花香的原因之一。为了培育出具有花香的洋桔梗,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TPS-a和TPS-b亚家族成员。通过恢复这些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有望赋予洋桔梗花香,从而提高其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经济价值</p><p class="ql-block">洋桔梗由于其花大、花形多样、花色丰富且清新靓丽、瓶插期长、耐贮藏、耐长途运输、售价合理等特征,深受消费者青睐。洋桔梗是近25年来世界切花市场上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种类,在中国云南所生产的鲜切花种类中排名第四,2014年4月,中国云南的洋桔梗切花每亩产量3万-4万支,每亩利润2-3万元,栽培品种主要有“圣剑”系列、“露西塔 2”系列、“露西塔 3”系列等 30 多个品种。</p><p class="ql-block">将洋桔梗花瓣放入白醋与水中揉搓,可提取出颜色将丝织物染色,具有一定的实用性。</p> <p class="ql-block">药用价值</p><p class="ql-block">洋桔梗中含有多种天然药用成分能消灭人体内的敏感菌和致病菌,并能防止人体内炎症滋生。</p> <p class="ql-block">植物文化</p><p class="ql-block">花语:真诚不变的爱,纯洁、无邪 、漂亮、感动,富於感情。</p> <p class="ql-block">基因工程</p><p class="ql-block">洋桔梗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对自然界中具有花色新奇、观赏期长、抗病虫害、耐盐碱和高品质等优良基因片段进行分离、提取或者人工合成,然后利用农杆菌转换法等常用技术方法得到具有改良基因的洋桔梗植株。</p><p class="ql-block">鲜切花的瓶插寿命(观赏期)是影响花卉经济价值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乙烯是一种在切花衰老过程中拥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植物衰老激素,通过抑制乙烯的合成可以有利于延长花卉瓶插寿命和观赏期。RNA干扰技术和反义RNA技术作为两种基因沉默技术,使乙烯的合成与释放从基因水平上得到调控,这两种技术已用于延缓洋桔梗鲜切花衰老的基因工程研究中。</p> <p class="ql-block">在洋桔梗的育种工作中,花色是最为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改良花色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花卉的颜色由黄酮类色素、类胡萝卜素和生物碱的成分决定。所以,通过调整植物组织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可以改变植物的花色。洋桔梗主要有红、白、黄、紫等单色花,复色花种类较少,通常为紫边白底、粉边白底和粉边黄底。为了丰富复色花的种类,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如核酶应用、反义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共抑制技术等,利用农杆菌或基因枪法调节花色素的合成,改良花色,培育新品种。</p> <p class="ql-block">随着洋桔梗的广泛种植和市场需求增长,病害成为影响其生产和栽培的主要问题,病害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洋桔梗容易受到多种植物病原菌的侵害,尤其是灰葡萄孢菌、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等真菌,且大部分病害由真菌引起。灰霉病是洋桔梗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因此培育抗真菌新品种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β-1,3-葡聚糖是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的细胞壁成分,β-1,3-葡聚糖酶能水解这种多聚体,增强植物防御反应。几丁质酶则通过水解菌丝上的几丁质,抑制真菌生长。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入洋桔梗,可以提高其抗真菌能力,培育出抗真菌的转基因植株,为防治真菌性病害提供有效方法。</p> <p class="ql-block">随着洋桔梗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面积扩大,交易量增加,但由于地区气候和种植条件不同,洋桔梗在运输和种植过程中面临虫害威胁。由于虫害防治技术不完善,虫害已经成为影响洋桔梗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喷洒农药虽能杀虫,但会严重污染环境、土壤和花卉,影响花卉品质。在洋桔梗种植中,虫害已成为影响切花质量和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为防治害虫提供了新思路。如果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洋桔梗新品种,我国花卉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大大提升。洋桔梗主要在温室和大棚种植,易受盐碱化影响,盐胁迫会影响其生长。海藻糖能稳定植物在非生物胁迫下的生物结构。</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洋桔梗基因工程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问题:一是遗传转化频率低;二是转基因性状不稳定,容易丢失或改变,市场认可的转基因品种较少;三是再生苗常出现玻璃化现象,影响不定芽的健康分化。因此,提高遗传转化频率,获得稳定、健康的转基因株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作为一种理想的切花,洋桔梗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巨大。为了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应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颜色丰富、芳香、长保鲜期、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的转基因株系,这将是洋桔梗基因育种的未来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