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到张掖地界,看举世闻名的七彩丹霞地貌。</p>
<p class="ql-block"><br></p> 当车轮碾过河西走廊的风沙,眼前豁然铺展出一片不属于人间的色彩——山峦如被神祇泼洒过颜料,红得炽烈,黄得明亮,绿得幽深,白得清冷。阳光斜照,山体明暗交错,仿佛大地的脉搏在光影中起伏跳动。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七彩”,不只是颜色的堆叠,而是时间与地质共同谱写的诗篇。山峰或尖锐如剑,或圆润如脊,层层叠叠地向天际延展,像是远古巨兽静卧于祁连山北麓,任风沙雕琢,岁月封缄。 <p class="ql-block"> 山势渐近,一座主峰迎面而来,红、黄、橙三色如织锦般层层晕染,轮廓在蓝天映衬下清晰如刀刻。阳光斜洒,光影在岩壁间游走,仿佛整座山都在呼吸。山脚下零星点缀着低矮植被,荒凉中透出倔强的生机。这已不是寻常的山——它是大地的记忆,是亿万年前湖泊沉积、地壳抬升、风蚀水侵后留下的痕迹。站在这里,人如微尘,却又能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宁静,仿佛听见了地球缓慢而坚定的心跳。</p> 我曾走过不少山川,却从未见过如此“华丽”的地貌。这里的山不以青翠取胜,而以斑斓夺目。远望如宫阙连绵,近观似彩绸翻卷。那些被称为“窗棂”“宫殿”的岩层,是时间一笔一划刻下的结构之美——垂直节理如柱,交错层理如画,单斜脊脉络清晰,仿佛大自然在此设了一座露天地质博物馆。而最令人惊叹的,是那无边无际的彩色丘陵,红如朱砂,黄如琥珀,褐如古铜,在阳光下流转生辉,宛如大地披上了彩虹的外衣。 <p class="ql-block"> 张掖丹霞位于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千米,仅次于中国最大的赤水丹霞。她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p>
<p class="ql-block"><br></p> 行走其间,每一步都像踏入一幅流动的油画。山丘起伏如浪,色彩由深红渐变为橙黄,再过渡到灰白,层次分明却不突兀,像是大自然调色时留下的温柔笔触。远处山峦连绵,近处岩壁陡立,阳光洒落,明暗交错,立体感扑面而来。偶有电线杆出现在视野尽头,提醒我这并非幻境,而是真实存在的土地。可即便如此,仍觉恍惚——这哪里是地球的表面?分明是宇宙遗落在人间的一角梦境。 <p class="ql-block"> 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p>
<p class="ql-block"><br></p> “阿兰拉格达”,多美的名字。它不像科学术语那样冰冷,而是带着温度与情感的命名——那是牧人骑马归来时,在夕阳下望见群山燃烧般的惊叹。的确,当暮光洒落,整片丹霞如同被点燃,金红交织,紫晕浮动,云影掠过山脊,光影流转间,仿佛整座山脉都在低语。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古人所说的“霞山拟岱宗”,不是夸张,而是面对如此壮美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敬畏。 <p class="ql-block">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沿梨园河两岸及其各支流(沟)连片分布,分为南北两大群,中间夹张掖绿洲盆地,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北群地势相对平缓,主要以单斜脊为主,以山体纹理、脉络清晰见长;南群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称奇,是张掖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区。</p>
<p class="ql-block"><br></p> 沿着梨园河前行,两岸岩层如书页般展开,一页页记录着两亿年的地质变迁。北边的山势舒缓,纹理如织布机上的经纬线,规整而有序;南边则险峻得多,岩壁直立如墙,色彩斑驳如画布。据说这些岩层中,藏着侏罗纪的河流、白垩纪的湖泊、第三纪的风暴。而今,它们静默矗立,任人仰望,却不言不语。唯有风,在岩隙间穿梭,带来远古的回响。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p> 两百万年,对人类而言是无法想象的漫长。可在这片土地上,它不过是一次“刚刚开始”的演化。那些看似静止的山丘,其实仍在缓慢变化——雨水冲刷出新的沟壑,风沙磨平了棱角,阳光日复一日地为岩层镀上金边。我们所见的“永恒”,不过是地质时间中的一瞬。可正是这一瞬,已足够让人心生震撼。 我登上观景台,极目远眺,果然见“七彩屏”横亘天际,“七彩塔”如巨柱擎天,“火海”在斜阳下翻腾似焰,“刀山”则锋刃朝天,寒光凛凛。这些名字并非杜撰,而是人们面对奇景时脱口而出的惊叹。它们不像人工雕塑那样规整,却因天然而成的秩序感更显神奇——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仿佛大自然也懂韵律与节奏。 <p class="ql-block"> 张掖的丹霞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丹霞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br></p> 的确如此。这里有丹霞山的险峻悬崖,也有五彩城的斑斓色调;既有“危崖劲露”的雄浑,也有“峰回路转”的幽深。而最独特的,是它将这一切融合得如此自然。不靠奇松怪石点缀,不借飞瀑流泉增色,单凭大地本身的颜色与形态,便足以摄人心魄。 <p class="ql-block"> 雄,即雄伟。它的山峰由悬崖峭壁构成,许多崖壁高达几百米,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劲露,光滑削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可谓“霞山拟岱宗,锦石梁父耳”,“仰觉日月低,俯睇宇宙小”,“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雄伟而富有力度,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满阳刚之美。</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险,即险峻。“无限风光在险峰”,唯险峻能激发人们的向上、探讨精神,故智勇者登之。以赤壁丹崖为其地貌特征,大多山坡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发怵,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古人有“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飞鸟回翔不敢度”等诗句,形容祁连山丹霞的险峻之美亦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br></p> 站在山脚仰望,真有“登之心旷然”之感。那些直插云霄的岩壁,像是大地挺起的脊梁,沉默而坚定。它们不高耸入云,却以力量感压倒一切。即便是最小的石柱,也仿佛蕴藏着托举苍穹的意志。 的确,许多崖壁如刀削斧劈,连攀爬的缝隙都难寻。唯有远观,才能体会那种“不敢度”的敬畏。可正是这份不可亲近,才让丹霞多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p class="ql-block"> 幽,即幽静。游览总长3公里的芦苇沟,只见赤壁千仞,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人移景变,别有一番情趣。环望四周,雄奇诡险,千怪万状,险象环生。</p>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心生敬畏。张掖七彩丹霞地貌让人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