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要写湖北就不能只在地图上标注它居中的坐标,不能只在口耳间提及它九州通衢的盛名。要写它是江河湖海孕育的宠儿,是岁月长河打磨的璞玉,是楚风汉韵浸润的故土,是英雄儿女用热血与风骨铸就的精神高地。湖北是什么?是灵山秀水间流淌的诗意,是大江东去时裹挟的豪情;是高铁纵横、千舟竞发的通达,是荆风楚韵、物华天宝的厚重;是“不服周”的倔强里藏着的实干,是“封城护国”的壮举中彰显的肝胆。它是一部摊开在江汉平原上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传奇与沧桑,每一笔都浸染着烟火与荣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要写湖北就要写千湖之省的江湖气概。长江如一条奔腾的巨龙自西向东横贯荆楚大地,劈开巫山云雨,冲出三峡天险,在江汉平原舒展腰身,与汉江、清江等无数支流交织缠绕,滋养出浩浩荡荡的“九派流中国”。江面之上,千舟竞发,帆影点点,既有货轮满载物资通江达海的繁忙,也有渔舟唱晚、渔歌互答的悠然。而散布在城乡之间的湖泊恰似大地镶嵌的明珠,洪湖的烟波浩渺,东湖的清幽静雅,梁子湖的水草丰美,莫愁湖的传说悠扬,它们共同构成了“千湖之省”的独特肌理。清晨时分,薄雾笼罩湖面,渔翁划着木桨穿行其间,渔网撒开时溅起的水花折射出朝阳的光芒;暮色降临,岸边的芦苇荡随风摇曳,蛙鸣蝉噪与远处的犬吠交织,奏响最质朴的田园牧歌。在这里,江湖不仅是地理的标识,更是湖北人的精神底色。既有长江的开阔包容,又有湖泊的温润灵动,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又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要写湖北就要写奇山秀水的鬼斧神工。神农架是造物主的偏爱,这里是“华中屋脊”,是“生命秘境”,海拔三千多米的神农顶直插云霄,云海翻腾时仿佛置身仙境。原始森林里珙桐花开如白鸽展翅,金丝猴在林间嬉戏,大熊猫在竹林间悠然觅食,每一种生命都在这里自在生长。传说中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草、教农耕,留下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的千古佳话,也让这片土地沾染了神秘而神圣的气息。武当山则是道家的圣地,“天造玄武”的山势巍峨雄奇,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错落有致,古建筑群依山而建,与自然融为一体,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晨钟暮鼓在山谷间回荡,传递着“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登山途中,石阶蜿蜒曲折,两旁古木参天,云雾缭绕,仿佛走在通往天界的云梯,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心生宁静与敬畏。而恩施大峡谷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被称为“地球最美伤痕”的地缝奇观,谷深壁陡,飞瀑流泉,钟乳石千姿百态,历经亿万年的流水侵蚀与地壳运动,造就了“一炷香”的孤峰独秀,“母子情深”的惟妙惟肖。行走在峡谷的栈道上,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沟壑,身旁是陡峭的岩壁,抬头是一线青天,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时光的厚重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要写湖北就要写文明长河的源远流长。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将湖北的人类活动史追溯到百万年前,那些沉睡在地下的骨骼见证了远古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屈家岭文化的彩陶纹理细腻,盘龙城遗址的城墙巍峨依旧,它们是长江流域文明的重要印记,诉说着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繁华与荣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句古老的谚语是楚人先民开拓疆土的真实写照。从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之地,到楚庄王“问鼎中原”,楚人用坚韧与智慧在南方大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三国时期,湖北是群雄逐鹿的主战场,荆州古城墙见证了“刘备借荆州”的谋略,赤壁古战场留下了“火烧赤壁”的传奇,襄阳城的护城河依旧碧波荡漾,仿佛还在诉说着“三顾茅庐”的诚意与“隆中对”的远见。岳飞屯兵鄂州时,“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壮志豪情至今仍在江汉大地回荡;张之洞推行“湖北新政”,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修铁路、兴学堂,为湖北的近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新中国第一炉铁水在汉阳铁厂出炉时,炉火照亮了崭新的黎明,也开启了湖北工业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要写湖北就要写文脉昌盛的薪火相传。城背溪文化的陶器上刻着先民对生活的热爱;始祖神农的传说承载着华夏民族对农耕文明的敬仰;农家学派的思想蕴含着“重农抑商”的朴素智慧。编钟乐舞瑰丽恢弘,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奏响的不仅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乐,更是中华文明的华彩乐章;汉绣漆艺巧夺天工,汉绣的色彩艳丽、针法细腻,漆器的流光溢彩、造型别致,彰显着楚人的审美情趣与工匠精神。《楚辞》的瑰丽奇幻,《天问》的深邃哲思是屈原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湖北人奋勇前行;庄周梦蝶的浪漫洒脱,“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超然境界为楚文化增添了灵动与飘逸。李白在黄鹤楼放鹰,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名句;苏轼在赤壁泛舟,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诗篇。“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让古琴台成为象征友谊的圣地;“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慨让黄鹤楼承载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李时珍历时二十七载编撰的《本草纲目》集中国古代药学之大成,至今仍闪耀着科学的光芒。如今,湖北的“追光者”们继承了先辈的创新精神,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勇攀高峰,把梦想做到了世界之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要写湖北就要写英雄辈出的家国情怀。早在春秋时期,吴起变法在楚国推行,设立“春秋第一县”,开创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先河;近代以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打破了封建帝制的枷锁,“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从此融入湖北人的血脉。“中共五大”的召开、“八七会议”的决策、黄麻起义的烽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湖北成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赞歌。“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唱出了洪湖赤卫队的英勇无畏;“武汉保卫战”的硝烟见证了湖北人民抗击日寇的顽强意志。红安这个“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红色土地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每一座山头都铭刻着英雄的事迹,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烈士的鲜血。“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背后是湖北人聪明机智、敢闯敢拼的性格特质;“不服周”的口头禅里藏着的是湖北人不屈不挠、埋头实干的韧劲。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按下“暂停键”,“封一座城,护一国人”,湖北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感动了全中国,震撼了全世界。如今,璀璨的湖北正奋楫先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毅然决然地书写着新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要写湖北就要写鱼米之乡的烟火人间。“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出了三峡,江汉平原一望无际,沃野千里,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夏日的荷塘里,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粉嫩的荷花亭亭玉立,采莲女的歌声在荷塘间回荡,充满了诗情画意。“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武昌鱼肉质鲜嫩,清蒸过后入口即化,是湖北饮食文化的代表;“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长江边的鲜鱼,山林间的春笋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滋养着湖北人的味蕾。热干面是武汉人早餐的标配,筋道的面条拌上香浓的芝麻酱,撒上葱花、萝卜丁,一口下去香气四溢,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周黑鸭的麻辣鲜香,孝感麻糖的甜而不腻,洪湖藕带的清脆爽口,每一种味道都让人回味无穷。羊楼洞是万里茶道的起点,青砖茶的醇厚香气沿着古茶道飘向远方,见证了湖北与世界的贸易往来;“一红一绿”的英山云雾茶、宜红茶,香飘满园,不仅是湖北的特产,更是湖北人待客的佳品。在这里,烟火气与诗意并存,平凡的生活中藏着最真实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要写湖北就要写它开放包容的通达之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结束了长江天堑不通火车的历史,成为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如今湖北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高铁4小时辐射全国,“米”字形高铁网让出行更加便捷;黄金水道通江达海,万吨级船队可直达武汉;中欧班列往来不断,将湖北的产品运往欧亚大陆;客货航空直航五大洲,架起了湖北与世界沟通的空中桥梁。亚洲唯一的国际专业货运花湖机场打通了内陆开放的空中出海口,让湖北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从古代的九州通衢到如今的“九省通衢”升级版,湖北始终是中国交通的重要枢纽,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要地。开放的湖北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联接全国、通达全球,在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要写湖北就要写它江湖的灵秀与豪迈,写它山水的奇绝与壮丽;写它文明的厚重与璀璨,写它文脉的绵延与昌盛;写它英雄的风骨与情怀,写它人民的坚韧与实干;写它烟火的温暖与惬意,写它开放的包容与进取。湖北是一首读不完的诗,是一幅赏不尽的画,是一段讲不完的故事。它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沉淀、不断奋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也让每一个热爱它的人为之自豪,为之动容。这就是湖北,这就是我心中的千湖之省,<span style="font-size:18px;">荆楚大地。</span>它既有千年的底蕴,又有时代的风采,既有江湖的气魄,又有烟火的温情,它永远鲜活,永远昂扬,永远值得我们深情赞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