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育人 薪火相传——做有中国魂的时代新人</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个关乎民族未来的重要命题——铸魂工程。当西方文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当浮躁的社会让信仰变得模糊,我们愈发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的青少年,必须铸牢中华民族之魂、党魂、国魂,传承家族魂、家庭魂,涵养个人魂,让个人的灵魂与民族的灵魂同频共振,在时代的洪流中站稳脚跟。</p><p class="ql-block"> 铸魂,首先要铸中华民族之魂,这是我们的精神根脉。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在礼崩乐坏的乱世中,以“仁”为核心,构筑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阶梯,为华夏文明奠定了伦理基石。他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告诉我们个人品德的修养是家国安宁的起点;他追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社会,让“天下大同”的信念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份民族魂,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化作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在和平建设的年代里成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它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我们血脉的文化密码,是我们面对各种思潮冲击时的定盘星。</p><p class="ql-block"> 铸魂,必须铸党魂与国魂,这是我们的信仰灯塔。回望百年党史,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点燃星星之火,在遵义城头挽救革命危局,他“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让党魂有了最生动的诠释。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支撑他们的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这便是人民军队的魂,是国魂最鲜活的体现。周恩来总理一生鞠躬尽瘁,从建党、建军到建国、建设,五十多年革命生涯中,他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亲手创建了新型人民军队,参与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一生践行了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担当,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的不朽楷模。正是这坚不可摧的党魂、国魂,引领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p class="ql-block"> 铸魂,要从家族魂、家庭魂做起,这是我们的成长土壤。家族魂是世代传承的家风家训,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价值坚守;家庭魂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是餐桌上的礼仪孝道,是困境中的彼此扶持。孔子强调“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族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到傅雷家书传递家国情怀,无数家庭用质朴的家风滋养着后代的心灵,让个人修养有了生根发芽的沃土,让民族精神有了代代相传的纽带。而这份铸魂的初心与实践,也在我们身边生动上演——红日国学院、红日孔子学堂,三眼塘院的志愿者们,怀着对家国的赤诚,自掏腰包、倾注心血,默默深耕铸魂工程整整11年。他们用无私的奉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己之力,铸民族之魂”的担当。如今,我们更欣喜地迎来了新的成长——新建的三眼塘书院,占地6分有余,使用面积超1000多平米,为铸魂工程开辟了广阔新途;更有4亩专属学生践行园地,精心打造了蔬菜园、荷花园、百果园、中草药标本种植园,还设立了武术训练基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在田间体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勤俭之道,在荷塘边感受“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在药田间认识中华医药的智慧,在武术场上锤炼坚韧不拔的意志,为更多青少年践行铸魂之路、成就精彩人生,提供了最坚实的教育保障。</p><p class="ql-block"> 铸魂,最终要落脚于个人魂,这是我们的行动自觉。个人魂是“克己复礼”的自我约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是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的人生选择。在当代,有聊城大学17000余名学子报名西部计划,1268人奔赴新疆,417人扎根边疆,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有“繁森药箱服务队”近7000名医护人员,循着孔繁森的足迹,把温暖送到各族群众身边;有聊城援青援渝的教师和医生,跨越千山万水,在雪域高原、大山深处播撒知识与健康的种子。而红日国学院,红日孔子学堂,三眼塘书院的志愿者们,以及三眼塘书院的建设者们,也是当代铸魂路上的先行者。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11年的坚守、全公益的赤诚、用一方书院的搭建,诠释了个人魂与民族魂的深刻联结,证明了平凡的生命也能因坚守信仰、担当使命而绽放光彩。</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铸魂工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当我们诵读《论语》,便是在汲取民族魂的养分;当我们学习党史,便是在筑牢党魂国魂的根基;当我们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便是在涵养家庭魂与个人魂;当我们走进新建的三眼塘书院的田间地头、武术场地,便是在亲身践行铸魂之路。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利价值观侵蚀,我们要学会辨别与取舍,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更要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不迷失、不盲从;面对信仰的考验,我们要以先贤为榜样,以英烈为标杆,以身边的志愿者为楷模,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爱国情怀成为自觉。</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同学们,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灵魂的引领。铸中华民族之魂,我们有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铸党魂国魂,我们有百年党史的宝贵经验;铸家族魂、家庭魂、个人魂,我们有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更有红日国学院、红日孔子堂11年的坚守与三眼塘书院的崭新平台。让我们携手并肩,在铸魂工程中锤炼品格、坚定信仰,让个人的灵魂与民族的灵魂紧紧相依,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红日国学院 孔子学堂 三眼塘书院</p><p class="ql-block"> 创始人.院长: 李剑光</p><p class="ql-block"> 2025.11.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