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书画

<p class="ql-block">世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成熟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p> <p class="ql-block">世上的事情,阴晴圆缺,自有规律。</p> <p class="ql-block">人生,也是这样。没有谁的人生会一直完美,没有谁能得到想要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我曾在某个秋夜,独坐院中,望着那轮将圆未圆的月亮,忽然明白:圆满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衰落的开始。就像那幅浓墨写就的“佛”字,笔锋刚劲,气势奔涌,却偏偏在收笔处留了一丝飞白,仿佛在说:再圆满的境界,也需留一点余地。那红印盖得不偏不倚,像是在提醒——执念太深,反失其真。人生何必处处求满?半分缺憾,恰是呼吸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一半知足,一半释然,才是最通透的活法!</p> <p class="ql-block">得不到的人,不要穷追猛打,强扭的瓜不甜,强扯的情易断。</p> <p class="ql-block">做不成的事,尽力就好,不要非到黄河不死心,转个弯,或许柳暗花明。</p> <p class="ql-block">到不了的位置,不要上蹿下跳,勾心斗角,期望越大,失望越大。</p> <p class="ql-block">挣不到的钱,不要眼高手低,一山望着一山高。有多大能耐,挣多大钱。</p> <p class="ql-block">有次我走进一幅山水画般的梦境:云雾在山腰缠绕,瀑布自天而落,松树挺立在小径旁,仿佛守着一段无人知晓的岁月。那条蜿蜒的小路,通向亭台,却不急于抵达。我忽然觉得,人生何必步步为营?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梦追着追着就淡了。就像那亭子立在高处,看得见,未必非要去。有时候,停一停,看一看,风从林间穿过,心也就静了。何必非要站在最高处?半山腰的风景,也足够动人。</p> <p class="ql-block">生活,从来不是一马平川,鲜花满地,而是起伏不定,时有荆棘。</p> <p class="ql-block">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而是酸甜苦辣,百般滋味不尽相同。</p> <p class="ql-block">人生海海,有清风朗月,也有浮云蔽日!每个人都在一边拥有,一边失去。</p> <p class="ql-block">好好珍惜你拥有的,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更要活得自然。</p> <p class="ql-block">山峦叠嶂,雾气升腾,水帘从崖顶垂落,像时间无声地流淌。我站在画前,仿佛听见了水声,也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喧嚣。那些曾让我彻夜难眠的得失,如今看来,不过是山间浮云,聚了又散。我们总想抓住所有,可握得越紧,漏得越快。有个朋友曾为一段感情辗转反侧,后来释然一笑:“原来不是我不够好,只是我们不该走到最后。”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活得自然,不是逃避,而是看清之后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在杭州灵隐寺内,有这样一幅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称心”不是消极,更不是对生活的退让,而是一种洞达世事的清醒,一种内心丰盈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我们的余生:一半称心,一半释然,闲庭信步,笑看云卷云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我路过一座古亭,见一人手持红葫芦,轻摇折扇,笑意盈盈,仿佛世间烦忧都与他无关。他不赶路,也不停留,只是悠然自得地站着,像从旧时光里走出来的人物。我忽然懂了,“半称心”不是妥协,而是懂得——人生如风,强留不住;心若自在,处处是晴天。我们总想万事如意,可真到了事事顺心的那天,反而会觉得无趣。就像那对联写得妙:只求半称心。留一半不如意,才知如意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推荐著名书画家(张复泉)老师作品欣赏</p> <p class="ql-block">张复泉先生的山水,不争不抢,却自有气象。他的画里没有刻意的繁华,只有山静水缓,云来云往。一笔一墨,皆是岁月沉淀。他曾说:“画画如做人,太满则滞,太锐则折。”这话听着平常,却道尽了人生的滋味。看他的作品,像听一位老友慢悠悠地讲往事,不疾不徐,却句句入心。或许正是这份“晚成”的从容,才让他的艺术有了真正的重量——不是惊艳四座,而是久处不厌。人生哪能多如意?可若能像他这般,用半生沉淀,换半生安宁,也算不负光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