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鸭绿江畔行—东北五省游(十二)

丁淼(拒私聊)

<p class="ql-block">文字/丁淼</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71534364</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成千上万条大小河流中,长江、黄河因其流行距离长、流域面积广、水力资源丰富而进入世界大江名河之列;而鸭绿江作为中朝两国的界河,却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发生改变世界格局的抗美援朝战争,顺其自然地伴随着刀光剑影和弥漫的硝烟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那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以其雄伟的旋律,慷慨激昂,令人血脉偾张。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了保家卫国,志愿军依靠落后的武器,用钢铁般的意志,浴血奋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武装精良的联合国军,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壮举。后来反映抗美援朝的《上甘岭》、《长津湖》等影视作品,再现了志愿军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至今仍激励着亿万国人的心。</p> <p class="ql-block">  此次我们一行四人,随着“夕阳红旅游专列”赴东北、河北、内蒙古五省区游览,辽宁丹东鸭绿江之行是最后一站。到达丹东的当晚,我们参观了鸭绿江断桥。</p> <p class="ql-block">  按照行程安排,9月6日上午,我们来到鸭绿江边乘坐旅游小火车(实际上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绿皮火车),别看这条不起眼的火车铁路,它可是当年抗美援朝运送军备物资的交通要道之一。虽然当时那些隆隆炮声早已逝去,却仍有铁轨依然,叙说着当年的英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随即来到上河口火车站,这里是抗美援朝时建的一个小站,也曾是鸭绿江的第二个口岸站。站台后面的山脚下有当年志愿军入朝前的司令部指挥所旧址,彭总曾坐镇于此,指挥着几十万志愿军将士过江参战。</p> <p class="ql-block">  几间平房,几把椅子,一面墙上挂着作战的全景战事态势图。办公桌上的纸笔、眼镜以及作战地图、醒目的红蓝箭头仿若主人刚刚离开。</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尚未开动之前,许多果农就在铁路旁售卖桃子,游客们争相购买,人手一袋,像赶集一样。桃子每袋5元,大约三斤左右,每斤不足两元,非常便宜,桃子色泽嫣红、新鲜。我们问摊主,回答说是丹东特产“艳红桃”,素以个大、汁多、味甜著称,后吃起来果真脆香清甜,生津止渴。</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每隔十五分钟一趟,为了让游客尽情观赏铁道两边的风景,小火车走得并不快,沿江地带种植的1.8万亩桃林(其中也有板栗树和苹果树等)依次呈现在我们眼前。导游趁机介绍这里是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创作地,此曲经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唱响,迅速传遍神州大地。遗憾的是此时此刻桃花早已凋谢,那满山遍野的风姿绰约,嫣红桃花绽放飘香的迷人景色,只能从遐想中去寻找了。</p> <p class="ql-block">  途中有一个“铁路抗美援朝纪念馆”,其中有一台机车仍保存完好。在那个战争年代里,火车司机出生入死,冒着生命危险,密切配合作战部队与敌机展开周旋,为确保物资和人员的安全运送立下卓越功勋。</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至今还保存着当年周恩来总理和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题词。那些运送物资的累计报表历历在目,凝结着多少人的心血;而那些牺牲的火车司机,作为英雄事迹,也一一得到了展现,激励着后人。</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的终点是“国门”。高高的国门矗立在铁路桥中国一侧,紧邻中朝19号界碑。国门呈H型,高13.5米,宽12米,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铁路秘密运输线丰功伟绩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与朝鲜边境上唯一一座大型景观。</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说,登上国门,可以远眺鸭绿江风光、朝鲜的岗哨、女子兵营、朝鲜第二大工业城市—清水市等景色,可惜时间有限,难能如愿。</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原路返回上河口火车站,登船游览鸭绿江。待我们上得游船,心情又是一番激动,眼前静静流淌的鸭绿江,既有自然的澄澈,更藏着历史的厚重。江水悠悠,将中朝两国轻轻分隔,却也将抗美援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  游船缓缓驶离岸边,人们把目光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了朝鲜一方。庆幸的是当天天气甚好,微风徐徐,江水潋滟,游船过后激起层层涟漪。在这里,不论是游泳还是乘船,只要不上岸就不算越境。</p> <p class="ql-block">  随着游船渐渐靠近朝方江边,异常兴奋的人们纷纷抢占有利位置,拿出相机手机,对着近在咫尺的神秘国度朝鲜边陲小城拍照,充分感受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对面几处冒着滚滚浓烟的大烟囱是朝鲜清水市的工业区,因为他们现在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自己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只有生产时烟囱才会冒烟。除此之外还分布着朝鲜边防暗哨,朝鲜兵营,女子监狱等。</p> <p class="ql-block">  低矮的平房显得十分老旧,不高的楼房窗户上看不见装有玻璃的迹象,稍新的两栋楼房据介绍是专供有身份的干部住的,清晰可见的道路上人迹稀少……</p> <p class="ql-block">  整个游览过程,既没有看到欢声的阿里郎场景,也没有听到朝鲜姑娘抒情的道拉基歌声,更没有欣赏到朝鲜人民的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心中充满遗憾。怀着起伏的思绪,沾着溅落的浪花,随着游船慢慢返航。</p> <p class="ql-block">  走上堤岸,伫立江边,缅怀英雄业绩,感悟民族历史,耳边响起“雄赳赳,气昂昂……”那熟悉的旋律。鸭绿江水悠悠流淌,它们见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艰难岁月,诉说着曾经的战火与英勇。这里,不仅是风景,更是铭记与敬仰。</p> <p class="ql-block">  这个秋天,我踏上了距抗美援朝最近的那片国土,替长眠在异国他乡的英雄烈士,观看他们用生命保护住的大好河山。参观完断桥、国门景点,游完鸭绿江两岸风光,看眼前游人络绎不绝,观丹东城区车水马龙,岁月静好,这如他们所愿的盛世,正是对他们英灵的最好告慰。</p> <p class="ql-block">  再见,美丽丹东!</p><p class="ql-block"> 再见,英雄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