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位于沈阳市北陵园畔。为了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1951年初,经政务院内务部批准,原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沈阳修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同年8月落成,并移交沈阳市民政局管理,2018年12月转隶退役军人事务局。陵园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4A级国家旅游景区”、“全国文明优抚事业单位”“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p> <p class="ql-block"> 陵区的大门上镶嵌着1950—1953几个大字,不禁令人想起那段充满硝烟的日子。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即刻电令美军驻远东的海、空军参战。并在27日在联合国又强行通过了美国的提案,由成员国组成联军支援南朝鲜,由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亲自指挥。一时间朝鲜的上空阴云密布,炮声隆隆。</p> <p class="ql-block"> 陵园由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志愿军群雕、烈士墓群、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广场等设施组成。园内碧草如茵、松柏苍翠,各类纪念建筑与自然景致相映成景,处处彰显着缅怀英烈的庄重氛围。</p> <p class="ql-block"> 烈士纪念碑高23.5米,为花岗岩四棱锥形建筑,庄严雄伟。正面是董必武题词“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背面刻有周恩来总理审定的471字碑文;顶端为铜铸中朝两国国旗及手握冲锋枪的志愿军战士铜像,寓意中朝友谊与英雄气概。底部黑色大理石卧碑镶有花环,两侧刻“1950—1953”字样,下部镌刻郭沫若题诗,铭记战争岁月与英烈功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后方及两侧,翠草铺陈、苍松翠柏整齐列植,四季常青的草木如忠诚卫士,静静守护着123位志愿军英烈的忠魂。他们当中,有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英雄黄继光,有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英雄杨根思,有烈火烧身仍严守潜伏纪律的一级英雄邱少云等28位战斗英雄;还有蔡正国、吴国璋、饶惠谭等95位团职以上志愿军高级指挥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烈士纪念广场位于园区北侧,广场呈不封闭的圆形,寓意回归、团圆,象征和平、胜利。纪念广场直径53米,寓意着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年份。烈士英名墙墙高3米,由138块儿黑金沙花岗岩组成,墙面上镌刻着抗美援朝烈士英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广场中央的主雕塑以花岗岩雕琢而成,造型取自喜马拉雅山,寓意“英雄如山”。雕塑线条洗练、棱角分明,象征英烈纯洁的品质与铮铮铁骨;山体背面以影雕工艺再现烈士回归与战争场景,铭记英雄捍卫家国的壮举。主雕塑高5.3米,顶端及副雕塑共10只浮雕和平鸽,寄托着对和平的珍视。雕塑坐落于黄锈石铺就的广场,黄色象征祖国的黄土地,地面水波纹图案代表江河湖海,以此彰显英烈以鲜血与生命守护家国、铸就和平的伟大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本已占有优势的北朝鲜军处于被动地步。1959年10月中国政府应朝鲜的请求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从此开始了艰苦的抗美援朝战争。</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新中国也是刚刚建立,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部队装备都差许多,就连国内老百姓的生活也举步维艰。但中国人民硬是顶住各种困难,直把美国人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无奈地坐到了谈判桌前,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从此,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小看新中国,再也没有哪个帝国主义可以随便欺负中国了。</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的政治意义不用说了,就冲着为我们赢得多年的和平与发展这一条,陵园中的各位烈士都值得我们敬仰,来拜谒。</p> <p class="ql-block">“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p><p class="ql-block">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p><p class="ql-block">和平万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