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家村,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唐王街道办事处以东两公里处的巨野河畔。总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约1100人。根据《周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周敬富从直隶(河北省)枣强迁到这里建村,因此,村庄以姓氏命名。“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进入十一月份,“周家银杏园”的热度火爆,成了济南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借着冬日和煦的阳光,我陪家人驱车约50分钟,从市区来到这里,一睹银杏落叶的美景,感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是第一次来这里,虽然没有赶上最美的时候,但还是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银杏园占地约500亩,有银杏树2万余株,规模之大,景色之美,堪称绝佳。那银杏树经过30年的生长,树成荫,林如海,果挂枝,叶变金,景如画。冬季的凉风已带寒意,但丝毫没有影响杏园对游人的吸引力。路两旁停满了游玩者的车辆,园子里的人员只增不减。有的在林子里搭上帐篷,按上吊床,摆上桌椅,一边悠闲自在的听着音乐,一边欣赏着落叶一片片从树上滑下;有的漫步在那落叶铺成的厚厚地毯上,踩着咯吱咯吱,还不时捧起一把叶子抛向空中,把喜悦的心情拉满;有的与家人、与朋友,一起互动,摆出一幅俏皮的样子,让美丽永远定格在这一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出于好奇,借着游兴,我走出园林走进周家村里,发现这里可不只是银杏园林好看,村里村外到处都有可圈可点的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村子布局正方正统。几十栋居民楼居中坐北朝南,尽显中式传统风格。正南面,由东至西分别为文化活动广场,便民服务一条街,与银杏公园紧紧相依。公园南面一路之隔是美丽的巨野河,周家大桥贯通南北。清流映桥,杏林倩影,十分秀美。在村子的西面是周家工业园区,北面东面是高标准农业园区,济南东绕城高速从村东横空而过,更为周家村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每一处标志性建筑都很有讲究,既有高大尚式的气势,更有不失优秀传统文化的品韵。位于村口的牌坊,华丽大气,又古朴儒雅。正面“周家村”,里面“明德惟馨”金笔匾额,在琉璃金瓦、卯榫彩绘、双龙戏珠等映衬下熠熠生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德惟馨”,源自西周《尚书·君陈》篇的“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意思是只有美好的品德才是真正芬芳的。另外在村文化广场醒目位置上还立有“行善积德,惠存后代”鎏金字体,可见周家村人对修德的重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周家村立有两位伟人塑像。一处是在村民文化广场上的毛泽东主席塑像,座基刻:“学习伟人精神,干好周家事业”题字;另一处是在村南面入口处矗立周恩来塑像,座基刻“鞠躬尽瘁”题字。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信仰什么,敬仰谁,怎么学,在这里体现了周家村人的精神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居民楼的南面,有一条长约二百米的宣传画廊,展示着“新二十四孝图”的内容。旧《二十四孝图》是由元代郭居敬辑录古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但旧《二十四孝图》受时代所限,不乏封建礼教愚孝思想。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该标准包含“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等现代生活元素与观念突破,较传统孝道更注重心理关怀。周家庄结合实际,创作并全景式的展示“新二十四孝图”,可见其良苦用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里,五星红旗是最新最鲜艳的;厚德是最突出的文化主题;“和”是最显眼的独字碑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最给力的大红方正字体组合。尤其是“周家村”名字是出镜率最多的成色最足的,让人能够感觉到蕴含其中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深知当农民的不易与苦衷。周家村处于济南市历城区与章丘区接壤的地带,属于离城偏远的典型农村,除了是平原有耕地没有更多的天然优势。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通过几十年的奋斗,创造了由单一产业变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奇迹,老百姓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济南市K180线公交直接通到了村里,村民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特别是冬季采暖等,都得到了较好的保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走进周家居民大院,这里环境干净整洁而宁静,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尽有,两辆黄色的校车整齐的停放在院里。在距居民大院外不远处的周家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溜滑梯,有的在荡秋千,家长们坐在休闲椅子上做着自己的事情,或刷手机或闲聊。在这里,看不出哪些是城里来的游人,哪些是村里人。农村卫生看厕所,这里的公共卫生间,建的好,管理的也好,为了防冻还采取了电暖措施。在村子的东南角位置矗立着一座老式水塔,高约三十米的样子,它身着绿彩,顶置“周家庄”大红字体,仿佛一名忠诚的哨兵,日夜守卫着周家村的一草一木。我想,这也许是有心人的特意保留,让人们能够记住乡愁,留下对过去生活的一些回忆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有关宣传报道介绍,周家村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村支部书记周继山等带领下,通过工业强村和生态富村战略,从普通村庄蜕变为省级乡村振兴样板村。目前,全村所有土地均由村集体经营或进行流转,已建成标准化农业园区6家,形成了以花卉苗木为主,蔬菜、草莓、火龙果、非洲菊等为辅的特色种植产业。打造的银杏主题公园,有效链接带动了民宿、采摘、购物、农家乐、游乐园等旅游产品,开发出银杏茶、银杏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他们从1984年开始,举全村之力打造周家工业园,目前,整个园区占地150亩,建设厂房2万平方米,入驻纸箱、彩印、家具、机械等企业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年产值达到1.6亿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精神富足、治理规范、村风文明、充满希望的新农村的样子;我感受到了这里的人,他们对脚下这片热土的依恋和挚爱,对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冲天干劲和宏伟志向。我很想知道村支书周继山的事迹,可惜在网上没有搜到,只是看到一些关于周家村的新闻稿,从这里我获知了他是1980年的退伍老兵。我猜想,他现在的年龄也应该在六十岁以上了吧。我想知道,当他每天看到四面八方的游人驱车来杏园里游玩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我想知道,当他看到孩子们在他亲手创建的游乐园里玩耍的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安慰呢?当然,我还想知道,那宣传栏里村两委承诺制定的2025年奋斗目标实现了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生短暂,抓紧了,付出了,就会有收获;人生不易,挺住了,坚持了,就会有意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周家村的发展史,是一部创业史,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是中国千万个农村走出贫穷落后、实现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代人为追求梦想、实现梦想、成就梦想而谱写的生命华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吃过那么多的苦,从来不说伤悲,什么时候又发现,你眼角的泪。在艰难的岁月里,依然真心面对,相信未来,一定会比现在更美。”衷心地祝愿周家村在周继山书记的带领下,继续书写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11月19日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