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 拍卖

行健致远

<p class="ql-block">  老周攥着那张皱巴巴的结算单,指腹反复摩挲着末尾“1600元”的数字,指节泛白。窗外的秋阳斜斜照进来,落在单子上的油墨字上,却暖不透他心里的寒意——那是他住了五年的房子,法拍后剩下的所有。</p><p class="ql-block"> 五年前,他拿着攒了十年的首付,又贷了三十年的款,才买下这套两居室。那会儿子刚上小学,妻子抱着刚拆封的𥦬帘,眼睛亮晶晶的说:“今儿咱们就算在城里扎根了。” 为了装修,老周跑遍了建材市场,货比三家才买了性价比高的瓷砖,自己动手刷墙、安装灯具,手上磨出的茧子褪了又长。装修好,终于住进了自己的家。以后,每个月发工资,还了房贷,余下的精打细算,掰成三分花:儿子的学费、家里的菜米钱、水电、燃气费用,偶尔应急的开销。他还想着,等还上几年贷款,压力就能小一点,等儿子考上中学,再换个大点的房间。</p><p class="ql-block"> 可命运偏偏不遂人愿,今年春天,公司裁员的消息像乌云一样压下来,老周看着自己的工龄表,心里直打鼓——他不是核心部门的员工,年纪又快到四十,难逃裁员厄运。果不其然,裁员名单上有他的名字。失业后,他跑遍了人才市场,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偶尔有面试机会,要么薪资砍半,要么要求加班到深夜,根本顾不上家里。房贷断供三个月后,银行的催收电话从一天一个,变成了一天三个,后来法院的传票寄到了家里。</p><p class="ql-block"> 妻子把传票放在桌子上,没有说话,只是眼圈红了。老周蹲在阳台抽烟,看着楼下自己亲手种的月季,花瓣被风吹得七零八落,像极了他这几年的奋斗。他试着找亲戚借钱,可大家要么说自己手头紧,要么找借口挂了电话;他想把房子挂出去自已卖,可急着用钱,买家趁机压价,给的钱连贷款余额都不够。最后,还是走到了法拍这一步。</p><p class="ql-block"> 拍卖那天,老周没敢去现场,躲在楼下的小饭馆里,盯着手机上的拍卖直播。看着价格一点点往上跳,他的心揪得生疼。那不是一串数字,那是他五年的省吃俭用,是他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是他对这个家的希望。等最终成交的消息弹出来,他端着茶杯的手晃了晃,茶水洒了一地。</p><p class="ql-block"> 结算那天,法院的人把单子递给他,一项项念着扣除的费用:诉讼费、评估费、拍卖佣金……每念一项,老周的心就往下沉一截,直到最后听到“剩余1600元”,他反而平静了——原来五年的奋斗,最后就剩这么点。</p><p class="ql-block"> 走出法院,老周把钱揣进兜里,摸了摸,实实在在的在兜里。他转头对妻子说:“走,带儿子去吃顿好的。” 妻子楞了楞,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只是点了点头。</p><p class="ql-block"> 他们去了小区附近那家常路过却从没进过的火锅店,点了肥牛、毛肚、虾滑…都是平时舍不得吃的菜。儿子坐在童椅上,拿着筷子戳着锅里的丸子,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爸爸,今天怎么点这么多好吃的呀?” 老周揉了揉儿子的头,没说话,拿起桌上的啤酒,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p><p class="ql-block"> 啤酒的泡沫溢出来,沾在他的手上。他喝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却烫得眼睛发紧。他看着桌对面的妻子,她正给儿子夹菜,鬓角已经有了几根白发;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刺疼。</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让你们受苦了。” 老周声音有点沙哑,他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我总想着,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可到头来,房子没了,工作也没了,几年的奋斗全打了水漂。”</p><p class="ql-block"> 妻子拿起筷子,给他碗里夹了一块肥牛:“别这么说,你已经很努力了。房子没了,咱们可以再租;工作没了,慢慢再找。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就不怕。”</p><p class="ql-block"> 老周看着妻子,眠眶更红了。他举起酒杯,又喝了一口,酒液混着泪水,滑进肚子里,又酸又涩。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火锅店的灯光暖暖的,映着一家人的身影。他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给妻子和儿子一个安稳的家。他看着眼前的妻儿,心里又生出了勇气——为了这个家,他要继续努力,就算从头再来,也要奔着希望去拼搏。</p><p class="ql-block"> 他拿起筷子,给儿子夹了一个虾滑:“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以后爸爸会努力,肯定能让你们天天吃上这个。” 儿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嘴里塞满了食物,含糊地说:“爸爸最棒了。”</p><p class="ql-block"> 老周看着儿子,笑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滴在热气腾腾的火锅里,瞬间没了踪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