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 家 的 小 院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生于子长县瓦窑堡镇张家沟村,二十岁参军后便长年工作生活在延安。虽离乡多年,魂牵梦绕的,仍是那生我养我的小院。</p><p class="ql-block">我们村子距瓦窑堡仅三华里,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村口早已高楼林立、人流如织。然而,穿过喧嚣不过半里,便是我们静谧的村落,我家小院便坐落其中,坐西朝东,六孔正窑巍然矗立;南侧另有两孔小窑,朝西而建。大门南开,入院须沿院墙右转,方见开阔天地。院落长约二十六米,宽约十八米,中央一方菜园,种着西红柿、黄瓜、白菜、萝卜、豆角、韭菜、红葱、玉米、南瓜,边角处还间植水红花、菊花、马莲花、指甲草等花草。每至春夏,百花争艳,五彩缤纷,香气盈庭。菜蔬丰盈,除自食外,常馈赠亲友,共享田园之乐。院中有水井两口,滋养一方生活。</p><p class="ql-block">如今,正窑南侧两孔由长海(老二)居住,北侧两孔为1983年续建,归跟海(老三)使用;其余六孔建于1952年——我出生之年,据三姑回忆,是在拆除三孔老窑旧址上扩建而成。彼时工具简陋,仅凭镢头铁锨,运输靠人背驴驮,六孔窑洞一次性建成,实为乡里罕见的大工程。母亲常说:“起鸡叫,睡半夜,省吃俭用,自磨自造,才挣下这么个院院。”这“院院”,是父母汗水的结晶,是节俭持家的见证,更是他们自强不息、同心协力为子孙筑就的幸福家园,承载着家人们无数欢笑与记忆。</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