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讨论•走进欧阳修】坚韧铸华章,穿越千年的精神滋养(七)

秋醉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秋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67672</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  从随州涡水河畔用荻草秆写字的孩童,到朝堂上直言进谏的忠臣,再到屡遭贬谪却愈发通透的文坛巨匠,欧阳修的一生,是用坚韧不拔书写的传奇。他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成就相辅相成,留下的不仅是千古名篇,更有滋养后人的精神财富,对当代青年成长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p> <p class="ql-block"><b>  欧阳修的核心贡献集中体现在文学革新与人才培养两大维度。文学上</b>,他领衔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力矫西昆体浮华空洞之弊,确立“文道并重”的宋代散文范式,《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佳作兼具情致与理趣,不仅奠定了“唐宋八大家”的核心体系,更使他被誉为“一代文宗”;同时他突破晚唐五代词的艳情局限,将山水闲情、家国感慨融入《蝶恋花·春景》等作品,拓展了词的题材意境,成就诗文双辉的文学格局。<b>人才培养上</b>,他以科举为纽带,主考时力排俗见、破格取才,提拔苏轼、苏辙、曾巩等大批栋梁之才,造就“千年第一科榜”,为北宋文化繁荣注入不竭动力。<b>支撑这些成就的,是他不朽的精神品格:</b>支持庆历新政被贬后仍勤于著述、编纂《新五代史》坚守史学良知的坚韧,主考时摒弃门第偏见、唯才是举的刚正,包容不同文风与政见的胸襟,以及功成名就后淡泊名利的洒脱,使其文名与人格一同成为后世典范。</p> <p class="ql-block">  <b>这种“越贬越通透”的坚韧精神,对当代青年有着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首先</b>,面对挫折要学会“顺势而为”。欧阳修三次被贬,却从未被困境击垮,而是在不同的境遇中寻找价值,这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告诉我们挫折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出发的契机。<b>其次</b>,坚守初心方能行稳致远。无论仕途如何沉浮,欧阳修始终坚持“文以载道”的理念,这种不随波逐流的坚守,提醒当代青年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与底线,不被浮躁风气所裹挟。<b>最后</b>,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从“画荻教子”的勤学少年,到晚年仍潜心研究金石典籍的“六一居士”,欧阳修用一生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这正是当代青年应对时代变化的必备素养。</p> <p class="ql-block">  物质的贫乏从未阻挡精神的富足,仕途的坎坷反而成就了文学的辉煌。欧阳修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顺境中的高歌猛进,而在于逆境中的坚守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的坚韧精神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那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挫折?你是如何用坚韧的态度克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