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茶馆慕荷老师创业思考:从与人合伙顿悟到创业突围,专注力铸就复利奇迹

博士茶馆慕荷

<p class="ql-block">在博士茶馆中,茶香悠悠,慕荷老师娓娓道来创业与与人合伙之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乍看之下,与人合伙和创业分属不同层面的考量,但深入探究便会发现,二者蕴含着相似的底层逻辑。许多创业者在与人合伙的过程中,如同多数在创业策略上摇摆的人一般,陷入了频繁更换合作伙伴或合作模式的困境,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顿悟前:为何我们成了“合伙跳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归因错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是与人合伙还是创业,归因错位是导致频繁更换合作对象或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与人合伙时,人们往往将合作中正常的摩擦和阶段性的利益冲突,归咎于合作伙伴本身的问题。实际上,这反映出他们无法接受“合作路上必然包含磨合”这一客观事实。创业亦是如此,当创业项目遭遇挫折,比如业务拓展不顺、内部意见分歧时,创业者常常第一时间认定是合作伙伴或者合作模式存在问题,而没有深入思考这可能只是合作过程中正常的阶段性困难。他们内心拒绝磨合,期望合作之路一帆风顺,却忽略了磨合是合作成功的必经阶段。</p> <p class="ql-block">(二)幸存者偏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幸存者偏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在合伙领域,我们总是看到别人与某个合作伙伴取得成功的高光时刻,便幻想拥有同样的合作伙伴就能复制他们的成功。然而,我们却忽略了这些人在背后默默承受合作矛盾时的坚守。创业者们也常常犯同样的错误,只看到那些成功合伙企业的辉煌成就,例如某些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却没有看到这些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经历的艰难困苦、无数次的协商和调整。他们盲目地更换合作伙伴或模仿成功企业的合作模式,却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合作环境的差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快速盈利的妄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速盈利的妄念让我们急于寻找捷径。在与人合伙中,人们渴望找到一个完美的合作伙伴,打开财富的快速通道,内心拒绝“慢即是快”的复利真理。创业者们同样怀揣着快速盈利的梦想,希望在合伙初期就能迅速获得巨额利润。他们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建立信任、明确分工、完善合作机制,而是追求短期的利益最大化。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容易放弃当前的合作伙伴或合作模式,去寻找所谓的“捷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状态导致的结果是,无论是在合伙关系中还是创业过程中,都一直在交“首付”,却从未住进“房子”。在与人合伙时,为每一个新的合作伙伴或合作模式支付的“学费”(试错成本),因为无法坚持而从未兑现其长期价值。在创业中,不断更换合作伙伴和合作模式所投入的资金、时间和精力,也因为缺乏专注和坚持,无法转化为真正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二、顿悟前后:与人合伙与创业的相似迷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与人合伙中的迷茫循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与人合伙的道路上,许多人陷入了一个无尽的循环。找到一个合作伙伴后,仅仅合作一段时间,一旦遭遇连续几次的意见不合或利益冲突,便果断判定“这个合作伙伴不行”,然后急切地寻找下一个“理想搭档”。他们不断地更换合作伙伴,就像一个在不同船只间跳跃的水手,却始终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这就是绝大多数在合伙关系中无法突破的魔咒——在合作伙伴和合作模式的海洋里频繁切换,最终在浅滩溺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创业中的合伙困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创业者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合伙情况与之类似。在创业的征程中,他们不断探寻各种合伙模式、寻找不同的合作伙伴。看到别人用某种合伙模式取得成功,便迫不及待地跟风模仿。一旦遇到合作不愉快、业绩下滑等情况,就迅速否定当前的合伙关系,转而寻找新的出路。这就如同在一片丛林中,不断地更换同行伙伴和前进的路径,却始终无法走出这片迷茫的区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顿悟时刻:接受“不完美”,才是完美的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与人合伙中的顿悟核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人合伙中的顿悟往往发生在某个平静的时刻。核心的领悟是:“我无法找到完美的合作伙伴,我只需要用我的方式,与现有的合作伙伴一起,赚走市场属于我们的那一段行情。”此时,合伙者会意识到任何合作伙伴都有其“不适应期”。性格强势的合作伙伴可能在决策上过于独断,性格温和的合作伙伴可能在执行上缺乏魄力。合作模式的盈利能力,并不在于它平时有多完美,而在于它的“互补性”和“协同性”在长期合作中能否形成正期望。</p> <p class="ql-block">(二)创业中的顿悟启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创业中同样需要这样的顿悟。创业者要明白,没有一种合伙模式是完美的,能够适用于所有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阶段。每一种合伙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不适应的时期。以电商行业为例,在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资金互补的合伙模式可能无法长期生存,而需要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实现更深入的互补。创业者要接受合伙模式的“不完美”,专注于发挥现有合伙模式的优势,抓住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市场份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专注,是最高级的竞争力。当90%的人在不同合作伙伴和合作模式间疲于奔命时,你只要死死守住现有的,就已经淘汰了他们。在创业中,当大多数创业者在不断更换合作伙伴和合伙模式时,那些能够专注于现有合伙关系、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创业者,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顿悟后:“死磕一个合伙模式”带来的三大复利效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认知深度的复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专注能带来认知深度的复利。在与人合伙中,将100%的精力投入到与一个合作伙伴的合作中,与将其分散到多个合作伙伴上,产生的认知深度有着天壤之别。专注于一个合作伙伴,你会成为这个合作领域的“专家”,能够清晰分辨哪些是合作中的正常摩擦,哪些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种“合作感”是频繁更换合作伙伴者永远无法获得的竞争优势。在创业中也是如此,当创业者专注于一个合伙模式时,他们会对这个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会不断研究市场需求、合作伙伴的优势劣势、行业趋势,从而能够更好地优化合作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例如,一家专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互补的合伙企业,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和对合作伙伴技术优势的充分挖掘,能够在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获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系统优化的复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期坚守一个合伙模式能实现系统优化的复利。在与人合伙中,长期坚持一种合作模式,能积累关于这个模式最宝贵的一手数据,了解它在何种市场环境下最有效,何种情况下会出现合作危机。这让合伙者能够从“机械执行”升级到“优化执行”,比如在合作的“瓶颈期”里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在“黄金发展期”里敢于加大投入。在创业中,创业者通过长期坚持一个合伙模式,能够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数据。他们可以根据市场反馈和企业运营情况,对合伙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例如,一家餐饮合伙企业通过长期观察顾客的消费习惯和反馈,对菜品研发和服务分工进行调整和创新,优化合作流程,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了业绩的增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心态稳定的复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态稳定的复利也是专注带来的重要成果。在与人合伙中,建立了稳定的“沟通 - 反馈”机制后,合作中的成果是对坚守的奖励,矛盾则被视为合作内正常的成本。此时,情绪不再随着合作中的小摩擦大幅波动,因为一切都在合作的预期之内。这种心态的稳定能够极大地减少决策失误,形成良性循环。在创业中,创业者如果能够专注于现有的合伙关系,接受合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心态的稳定,就能够更加理性地做出决策。他们不会因为一时的合作矛盾或市场波动而盲目更换合作伙伴或改变合作模式。例如,一家科技创业合伙公司在面对市场竞争和资金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坚持现有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分工,最终在市场中取得了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五、如何开始你的“死磕”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选择与性格相符的合作伙伴和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是与人合伙还是创业,选择与性格相符的合作伙伴和模式至关重要。在与人合伙中,如果你是沉稳型的人,适合选择性格互补、有冲劲的合作伙伴;如果你是激进型的人,则选择性格稳健、善于把控风险的合作伙伴,让合作成为你性格的延伸。在创业中,创业者也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伙模式。如果创业者性格沉稳、有耐心,适合选择一些需要长期投入和积累的合伙模式,如制造业、农业等;如果创业者性格开朗、善于交际,适合选择一些需要较强市场推广能力的合伙模式,如服务业、销售业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进行历史回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回测能为我们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与人合伙中,我们可以回顾以往的合作经历,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建立对现有合作模式的信心。在创业中,创业者可以对自己选择的合伙模式进行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他们可以参考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了解该合伙模式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同时,创业者也可以进行市场调研和模拟测试,验证自己的合伙模式的可行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制定“坚守契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定“坚守契约”能帮助我们保持专注。在与人合伙中,我们给自己和合作伙伴一个明确的承诺,例如:“在合作至少100次项目,或连续出现矛盾未超过X次之前,绝不轻易怀疑和更改合作核心逻辑。”在创业中,创业者也需要给自己和合作伙伴制定一个“坚守契约”。他们可以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节点,在达到目标之前,坚持现有的合伙模式,不轻易放弃。同时,创业者还可以邀请其他中立的第三方进行监督,确保自己和合作伙伴能够遵守“坚守契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结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人合伙的最高境界,并非在众多合作伙伴和模式中徘徊,而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从不断更换合作伙伴的迷茫者,转变为专注合作的执行者;从寻找完美搭档的旅人,转变为打磨现有合作关系的工匠。创业亦是如此,创业的最高境界不是盲目跟风、不断更换合伙模式,而是专注于现有的合伙关系,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当创业者真正开始“死磕”,他们会发现,之前苦苦追寻的成功,并非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专注之路上水到渠成的终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风控提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所提及的合伙理念、创业思考,旨在分享合伙哲学和创业经验,不构成任何具体的合伙建议或创业指导。“死磕一个合伙模式”需建立在该模式经过充分验证且逻辑自洽的基础上。市场环境和合伙关系风险巨大,任何合伙模式均存在失效的可能。投资者和创业者应充分认识风险,理性合伙和创业,自负盈亏。市场有风险,合伙和创业需谨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