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室后墙的涂鸦角悄然添上新作,一抹红底黑线如心跳般跃入眼帘,仿佛孩子心底压抑不住的躁动情绪,在纸上找到了出口。我每每经过,总忍不住驻足凝望。那些看似杂乱的圆圈与线条,实则暗藏节奏——像是奔跑的脚步声,又似笑声炸裂的瞬间。孩子们不讲构图,不顾比例,却以最原始的方式,将内心的自由泼洒在墙面上。这幅画让我想起上周他们在操场上转圈的样子,转着转着就笑了,笑着笑着便跌倒了,可爬起来依旧笑得灿烂。</p> <p class="ql-block">角落里那幅红黄交织的线条画,总让我觉得像一段未谱完的旋律。粗细交错,疏密有致,仿佛有人在纸上起舞,脚尖划出的轨迹还带着体温。一次,几个孩子围在画前争执不休:“这是龙!”“是火车!”“明明是闪电!”他们脸红耳赤,却没人质疑“这不像什么”。大人总问“画的是什么”,而孩子只在乎“它动了吗”。这些线条确实在动,在他们眼中,在风里,在下课铃响的那一瞬,骤然苏醒。</p> <p class="ql-block">居中的那幅彩虹画,七色排列得整整齐齐,下方贴着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太阳从左上角探出脑袋,云朵像是从旧杂志剪下后粘贴上去的。有孩子用蜡笔在彩虹旁写下“开心”二字,字迹歪斜却用力深刻。这画没有透视,也不讲明暗,可那股扑面而来的欢喜却真实得无法忽视。就像雨后他们冲出教室高喊“彩虹!彩虹!”时的尖叫,纯粹得让人也想跟着跳起来,跃进那片斑斓之中。</p> <p class="ql-block">那幅黄底的人形简笔画让我忍俊不禁。小人儿双臂高举,似在拥抱天空,又像刚完成一个夸张的动作。背景中绿色涂鸦如风掠过,又似笑声留下的痕迹。我猜他定是在模仿老师讲恐龙走路的模样,或是体育课上学青蛙跳跃的瞬间。这样的画不会出现在美术比赛里,但它真实得令人心软——那是某个孩子记忆中最得意的时刻,被他用黑色线条牢牢钉在纸上,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那幅白底放射状的黑线画,初看冷峻,细看却涌动着克制的激情。线条自中心迸发,如心跳的波纹,又似一声呐喊扩散的声浪。几笔橙色点缀其间,像是藏匿的小秘密。有个孩子告诉我,这叫“爆炸的安静”。我怔住片刻才懂——有些情绪爆发时反而寂静无声,比如委屈到失语,比如惊喜到屏息。这画看似不该出自孩童之手,可偏偏就是他们画的,带着最深的沉默与最烈的呼喊。</p> <p class="ql-block">最热闹的那幅彩块拼贴,色彩激烈碰撞,棕红粉紫搅成一团,宛如打翻的颜料盒。上方那些似字母又似符号的黑色笔触,为画面添了几分神秘。有老师皱眉道“太乱了”,可孩子们却围着它讲出三个不同的故事:外星人激战、海底火山喷发,还有一个说是“妈妈做饭时锅里的菜”。你看,混乱之中自有逻辑,只是我们早已忘了如何倾听那未被规训的叙述。</p> <p class="ql-block">那团红黄相间的火焰画,一眼便知是某个急性子孩子的手笔。笔触粗犷,几乎要撕破纸面,右边那抹黄色像是临时起意补上的火花。我敢断定,他画时一定哼着歌,或嘴里发出“呼——”的风声。这画毫无细节可言,可你却能真切感受到热度——就像他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室里骤然升腾的温度与喧腾。</p> <p class="ql-block">草地与天空的拼贴画透着一股清新的傻气。蓝天下白云如棉花糖,绿草地平整得仿佛能打滚,黄土地上几个小圆点,说是花也行,说是糖果也无妨。右下角突兀的红蓝笔触,像是谁不小心蹭上的痕迹,却反让画面活了起来——生活本就不必整齐划一,总得有些意外,才显得真实而生动。</p> <p class="ql-block">宇宙航母的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构思新颖,仿佛来自某个小小幻想家的星际蓝图。舰体由蓝色轮廓勾勒,舷窗排列如星点,尾部喷射的火焰以放射状线条表现,动感十足。这不只是涂鸦,更是一场穿越银河的航行预告,在稚嫩笔触中,藏着对未知世界最炽热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手工拼贴画是最耐看的一幅。各色纸片层层叠叠,水彩晕染出柔和边界,边缘毛糙得可爱。左上角那块棕纸像极了刚出炉的饼干,下方几片红圆片宛如糖豆洒落。这画无法装框,也不该被框住。它属于剪刀咔嚓的节奏,属于胶棒滚过纸面的沙沙声,更属于那一声声急切的“老师你看我贴的!”——那是创作完成时最明亮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儿童涂鸦作者近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