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词《九歌》为何是11篇而不是9篇(影音版)

中华民艺

<p class="ql-block"><b>点击图片可以查看视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歌》是楚辞骚体历史的开端,也是屈原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是屈原关心人民疾苦,长期活动于人民大众之间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的楚国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国家,北至黄河两岸,南至沅湘流域的楚国人民无不热衷于祭祀活动。他们所祭祀的大多为与生活、生产相关的自然神氏,并且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人神恋爱的场景,代表了人们追求自由与美好爱情的良好心愿。也许因为这些祭辞大多来自民间,没有统一的风格并且极为简陋,所以屈原对它们进行了艺术上的加工,这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九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九歌》的篇目为什么是十一篇而不是九篇呢?很多人都会提出来这个问题。原来,《九歌》祭祀的是楚国当时的九类自然神氏,他们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统称湘水之神,传说他们是一对夫妻神,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以及楚国那些为国捐躯将士的英灵。至于《礼魂》篇,应该是祭祀完成后的一种仪式,大概是每祭完一神,都要演奏此《礼魂》以示庆典,并把祭祀活动推向最后的高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组《九歌》,为我们重新再现了楚国祭祀活动的恢宏场景,是一组旋律优美的祭神乐歌。</p> <p class="ql-block"><b>作者:许艺宝,原名许继胜,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