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副本)(副本)

老帅哥:越战老兵吴乡萍!

<p class="ql-block">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金海社区金海家园7幢7O7室越战老兵功臣班长原昆明军区云南省军区独立师一团三营七连罗家坪大山战役跨境出国穿插作战幸存者吴乡萍15267818228</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〇年十月十五日,我所在的部队——昆明军区云南省军区独立师一团三营七连,在云南省马关县金厂公社罗家坪村,向越南北部河江省菁门县境内发起总攻,打响了收复罗家坪大山的战役。那时我是九班班长,七连的任务是穿插至敌后,阻击从主峰败退的越军。冲锋号一响,我带着全班冲向一八三〇高地旁的无名高地。越军从一八八六高地用高射机枪疯狂扫射,炮火如雨。七班机枪手潘米次尔倒下了,八班被炮弹直接命中,机枪手牺牲,副射手宋正明被气浪掀翻,重重摔下。我冲过去,抱起他,他双眼圆睁,我轻轻为他合上。吴仕奎大腿根部被弹片击穿,血流不止,我用急救包压住,不行,就把他的军帽塞进伤口再包扎。他被我安置在山坡上,上半身朝下,下半身朝高处,后来才知道,他终究没能挺过来。含着泪,我带着仅剩的五名战友继续冲锋,为兄弟们报仇。原始丛林里草比人高,三排被打散,有人牺牲,有人重伤,有人迷路。但我们完成了任务。</p> <p class="ql-block">罗家坪战役胜利后,我们终于能站在一起合影。那天阳光正好,战友们脸上还带着硝烟的痕迹,衣服破了,鞋也烂了,可胸膛挺得笔直。我们活着回来了,带着战友的嘱托,带着山火熏过的记忆。照片里的每个人都沉默着,没人笑,可那眼神里,有光。</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六年十二月,我刚入伍,在浙江舟嵊要塞区大衢岛守备十四团。那时我才二十二岁,脸上的稚气还没褪去,站在水塔和厂房前,穿着崭新的六五式军装,心里满是骄傲。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不再只是吴乡萍,我是祖国边防线上的一颗钉子。</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〇年十月十五日,罗家坪大山战役结束,我因作战英勇荣立战功。在文山州的庆功大会上,我胸前挂上了勋章,和连长并肩站着拍了张照。那天风很大,可心里暖得像烧着一团火。我不是为了奖章打仗,但当它挂在胸前,我知道,那些倒下的战友,他们的名字,也刻在了这枚勋章上。</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临上战场前写给父母的遗书,藏在衣物袋里,准备万一回不来,就由部队寄回家。四十三年了,纸都发黄了,字迹却还清晰:“爸、妈,若儿不归,莫悲伤。我为国而战,死而无憾。”那时我二十二岁,没结婚,没孩子,只有一腔热血和对家的牵挂。如今我六十八岁,每次翻开这封信,眼泪还是止不住。</p> <p class="ql-block">这张“特等射手、优等炮手”证书,是我在舟嵊要塞区训练时拿下的。那时候天天练射击、练战术,手磨破了,晒脱皮了,但从没喊过累。毛泽东的画像印在封面上,看着它,就觉得有股劲儿在推着你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立功受奖证书,红封金字,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它不重,可每次拿在手里,都觉得沉甸甸的。它不只是奖,是命换来的,是战友用身体替我挡下的炮火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后,中央慰问团发的毛巾,上面绣着“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胜利红旗”。我一直留着,没舍得用。它不是一块布,是国家对我们这些老兵的一句“谢谢”。</p> <p class="ql-block">退伍那天,我捧着这本红封的退伍军人证明书,站在营门口,久久没走。二十年的军旅,就这样画了个句号。可我知道,军魂不会退,只要祖国需要,我还能扛枪上山。</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们刚从罗家坪大山下来时拍的。军服全是血、泥和破洞,没人换衣服,就穿着它合影。我在最后一排边上,站得笔直。我们没赢在装备上,赢在不怕死。赢在,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往前冲。</p> <p class="ql-block">这是浙江省民政厅发的优抚证书,2021年拿到的。看着上面我的名字“吴乡萍”,照片里的我已满头白发。国家没忘了我们,这本小红证,让我觉得,这辈子,值了。</p> <p class="ql-block">这张合影是四十五年前,战场上活下来的战友们聚在一起拍的。那么多年过去,有些人再也联系不上了,有些名字,已经刻在了烈士陵园的碑上。可只要看到这张照片,他们就还活着,在我心里,在梦里,在每一个清明的风里。</p> <p class="ql-block">四十五年了,战友们,你们在哪?我在这儿,宁波奉化,金海社区,一个普通的老兵家里。每年二月十七,我都会穿上六五式军装,敬个礼,点支烟,对着南方的山,轻轻说一句:兄弟,我替你们,多活了几十年。</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我,六十八岁了。头发白了,背也驼了,可每天早上还是习惯站站军姿。窗外红旗飘着,阳光照进来,像极了当年出征那天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我还留着那套六五式军装,绿得发暗,领章红得发亮。每逢纪念日,我就穿上它,站在镜前,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岁的年纪,站在大衢岛的风里,喊着“保家卫国”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二月十七日,自卫还击保卫边疆四十三周年。我穿上军装,戴上勋章,拍了张照。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告诉自己:我活着,就不能忘了那些倒下的兄弟。我吴乡萍,从罗家坪大山走下来的老兵,永远记得,那一仗,为谁而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