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歙县会馆是明清时期安徽歙县在北京设立的同乡会馆,主要用于接待歙县来京的官员、士子和商人。它不仅是徽商在京城实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徽州文化与科举制度在北京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歙县会馆创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约1540年前后),由在朝的歙县籍官员(如杨忠、鲍侃等)倡议,并得到京城歙县商人的鼎力资助而建成。从乾隆到光绪年间,随着徽商势力的极盛,歙县会馆也达到了鼎盛,成为京城中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会馆之一。据统计,明清两代,歙县籍人士中进士者高达数百人,其中包括著名的“状元宰相”潘世恩。徽商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帮之一,而歙县更是徽商的核心发源地。北京的歙县会馆自然成为了徽商在京城议事、互通商业信息、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许多历史名人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歙县会馆</span>息息相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王茂荫,是歙县人,经常出入会馆;近代国学大师胡适,是绩溪人,同属徽州文化圈,他赴京求学、讲学时也与歙县会馆有过交集;“红顶商人”胡雪岩,作为徽商的代表人物,他在京城活动时,歙县会馆是其重要的社交舞台。</p><p class="ql-block"> 北京歙县会馆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符号。它代表了徽州人团结、重教、拼搏的精神,是研究明清社会史、商业史和科举制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