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研学之旅首站,我们前往萨迦寺。清晨八点半从驻地出发,山路蜿蜒崎岖,车行颠簸,却难掩心中期待。历经两个多小时跋涉,终于在上午十一点抵达萨迦古城——这座藏地千年文明的见证者。萨迦寺巍然矗立于群山环抱之中,仿佛一位沉默的智者,静候着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萨迦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境内,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发源地与根本道场。寺庙建筑恢弘壮丽,融合了藏、汉、印度等多种文化精髓,墙体以灰白红三色为主调,宛如大地的胎记,诉说着千年的信仰与传承。殿宇错落有致,经幡随风轻舞,空气中弥漫着酥油灯与檀香交织的气息,令人顿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萨迦寺由萨迦派始祖贡嘎宁布于公元1073年创建,至今已绵延近千年。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祖庭,它不仅承载着宗教的圣洁,更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元代时,萨迦五祖之一的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确立了萨迦派在西藏政教合一格局中的核心地位,也让这座寺庙成为连接中央与西藏的重要纽带。</p> <p class="ql-block">“萨”意为土,“迦”意为灰白色,“萨迦”即“灰白之土”,得名于当地独特的地质风貌。这一名称不仅描绘了自然地貌,也象征着清净与智慧的交融。萨迦寺的外墙正是以此灰白色调为主,辅以红色条纹与木质结构,形成鲜明而庄重的视觉符号。它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西藏中世纪政治、文化与艺术的中心,深刻影响了雪域高原的精神脉络。</p> <p class="ql-block">寺门前,一座铜铸香炉巍然矗立,炉中青烟袅袅升腾,缭绕不绝。藏民们虔诚地绕炉三匝,投香祈福,那一缕缕升腾的烟雾,仿佛将人间的祈愿带向天际。香炉古朴厚重,雕刻精细,见证了无数信徒的朝拜与守望,也默默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刹的宁静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步入寺院,偶遇一位身着传统藏服的女子,她面带微笑,用清澈的眼神向我们点头致意。那笑容如高原阳光般温暖,瞬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我们欣然与她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的不只是画面,更是一段跨越地域的善意与缘分。在这片神圣土地上,每一次相遇都显得格外珍贵。</p> <p class="ql-block">导游细致讲解着萨迦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瑰宝。他提到,寺中珍藏四大镇寺之宝:举世无双的贝叶经、象征神圣力量的四大名柱、相传为释迦牟尼佛亲用的白海螺,以及代表至高权位的黑帽。此外,还有八百余年历史的精美雕像、唐卡、《布德甲龙马》大藏经、元代坛城壁画与古瓷器等无数文物,每一件都是时光凝结的智慧结晶。</p> <p class="ql-block">走进主殿大厅,一尊尊班智达塑像肃然端坐,他们曾是萨迦派的学术巨擘与精神领袖。有的精通五明之学,有的通晓天文历算,有的以医术济世救人,更有使者远赴异邦促进和平往来。仰望这些智者庄严的面容,我心中涌起深深的敬意——他们不仅是宗教的传承者,更是文明的灯塔,照亮了雪域千年的思想之路。</p> <p class="ql-block">萨迦寺的建筑与雕塑艺术,堪称多元文明交融的典范。殿宇飞檐斗拱可见汉地风格,壁画线条流畅蕴含印度韵味,而整体布局与色彩搭配则彰显藏式美学的独特魅力。每一根梁柱、每一块壁画、每一尊佛像,都在无声讲述着不同文化如何在这片高原上和谐共生,共同构筑起一座精神的圣殿。</p> <p class="ql-block">寺中四大名柱令人叹为观止:相传“猛虎柱”由一只猛虎背负而来,“野牛柱”由野牦牛以角顶送,“忽必烈柱”乃元帝所赐,象征皇权与佛法的结合;而“墨血柱”则据传来自海神,柱身隐现血纹,神秘莫测。这四根巨柱支撑着大殿,也仿佛撑起了萨迦派千年信仰的脊梁,承载着传说与历史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已有八百余年历史,藏有大量用金粉、银粉书写并掺入中草药调制而成的经书。这种独特工艺既防潮又防虫,使经卷历经数百年仍完好如初。僧人告诉我们,每逢灾年或动荡之际,某些经书会自行凸起,似有灵性预警。听罢不禁肃然起敬——这些经文不仅是文字,更是活生生的信仰见证,凝聚着古人无尽的智慧与虔诚。</p> <p class="ql-block">殿内雕像形态各异,手势庄严,神情或慈悲、或威严、或沉静。每一尊造像都精雕细琢,饰以华美璎珞,金光熠熠,气度非凡。他们不怒自威,静默中透出摄人心魄的力量。凝视良久,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诵经声在耳畔回响,灵魂也在这一刻被悄然净化。</p> <p class="ql-block">寺中矗立着历代班智达大成就者的灵骨塔,塔身洁白如雪,层层叠叠,宛如雪山之魂。每座塔都代表着一位智者的涅槃与超越,他们虽已离世,但精神永存于法脉之中。绕塔而行,心中升起无限敬仰——正是这些智者的坚守与传承,让萨迦的灯火千年不灭。</p> <p class="ql-block">一块黝黑的岩石上,清晰印刻着八思巴法王的右手手印,据传为真人所留。指尖分明,掌纹清晰,仿佛穿越时空的印记。信徒们俯身触摸,虔诚礼拜,仿佛能从中感受到那位伟大法王的慈悲与力量。这不仅是一处遗迹,更是一种精神的连接,将今人与先贤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萨迦寺珍藏着全世界唯一一部贝叶经,被视为镇寺之宝中的至宝。叶片泛黄,字迹清晰,千年未朽。这部经书由印度传入,以铁笔刻写于贝多罗叶之上,每一叶都凝聚着古人对佛法的极致尊崇。它静静安放于密室之中,如同佛法的心脏,跳动在时间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另一件稀世之宝,是相传释迦牟尼佛曾使用过的白海螺。螺身洁白如玉,纹理天然流转,吹奏时声音浑厚悠远,直透心扉。在佛教中,海螺象征正法广传,其声可唤醒迷途众生。如今它被供奉于圣殿之内,成为信仰的象征与加持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参观之时,一位身着红袍的喇嘛正手持白海螺,不时吹响。那声音低沉而雄浑,如雷贯耳,又似清泉洗心,穿透身体,震撼灵魂。每一位参访者都驻足聆听,神情肃穆。那一刻,语言失去了意义,唯有心灵在共鸣,在被洗涤,在被唤醒。</p> <p class="ql-block">公元十四世纪的莲花九尊像,工艺精湛,栩栩如生。九尊佛像环绕盛开的莲花,象征清净与圆满。莲瓣层层绽放,佛容慈悲安详,金饰璀璨夺目,令人目眩神迷。这件珍品不仅是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信仰的具象表达,展现着藏传佛教对极乐世界的美好向往。</p> <p class="ql-block">寺中珍藏的唐卡,色彩斑斓,构图精密,每一幅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画中诸佛菩萨姿态各异,背景山水云霞皆用工笔细描,辅以金线勾勒,熠熠生辉。这些唐卡不仅是宗教圣物,更是高原人民审美与信仰的高度统一,堪称“画中之经,经中之画”。</p> <p class="ql-block">寺内有一处“解脱梯”,据传信徒若能虔诚攀登,便可消除业障,获得心灵的自由。石阶古老斑驳,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音里。我们缓缓拾级而上,心中默念祈愿,仿佛真的在一步步走向内心的澄明与解脱。</p> <p class="ql-block">有队友高原反应,他怀里揣着氧气瓶,嘴里吸着氧,身前贴着热帖!一处不落!他的坚持坚韧令人心生感动和敬佩!</p> <p class="ql-block">在寺院经常能遇到藏族同胞,她们有的甚至背着宝宝来朝拜!对信仰的虔诚可敬可佩!</p> <p class="ql-block">临别之际队友们纷纷合影留念!把这难忘美好永远定格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智者千年叮嘱之语穿越时空将伴随我们今后走好人生旅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