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开心果

<p class="ql-block">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历史镜鉴下的中日关系思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历史回响:善意难换真心的千年隐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的笔墨,早已刻下善意被轻慢的苦涩印记。1498年,日本列岛遭遇大地震,明朝政府不念隔海之遥,毅然拨付13万两白银赈灾——要知道,这笔款项相当于当时明朝3个中等府衙全年的财政收入,足够供养一支千人军队半年,这份跨越山海的善意,未换来邻里相安,反而让倭寇气焰愈发嚣张。彼时倭寇以日本九州等地为巢穴,频繁劫掠中国东南沿海,小则焚烧村落、掠夺粮食,大则攻陷县城、屠戮百姓,仅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一股不足百人的倭寇便从浙江登陆,一路杀至南京城下,沿途杀害军民数千人。最终明朝只得倚仗戚继光领军抗倭,他组建“戚家军”,首创“鸳鸯阵”,历经十余载征战,大小战役八十余次,才终于平定倭患,而这背后,是无数军民的鲜血与牺牲,也让明朝国力消耗殆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至近代,悲剧再度上演。1923年,日本关东地区爆发里氏8.1级强震,城市沦为废墟、民众流离失所,仅东京一地便有14万人丧生。彼时国力孱弱的北洋政府,即便自身财政拮据、军阀混战不断,仍倾尽所能筹措650万银元援助——这笔款项,相当于当时北洋政府半年的军费总额,若用于装备军队,可购置200余门克虏伯山炮,或组建3个满编步兵师。为了让援助尽快到位,北洋政府不仅动用国库储备,还号召国内工商界捐款捐物,甚至特意从东北调运10万石大米、3000匹棉布,通过海运紧急送往日本。可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并未在日本朝野种下感恩的种子。短短8年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城,随后仅用三个月便席卷东北三省,3000万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日军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推行“奴化教育”,禁止民众说汉语、学汉字,同时疯狂掠夺资源,仅1932年至1945年,便从东北掠夺煤炭2.2亿吨、钢铁1100万吨,无数中国矿工被强迫劳动,累死、饿死、被打死的不计其数。又过6年,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打响,南京大屠杀中30万手无寸铁的平民惨遭屠戮,细菌战部队731部队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三光政策”让无数村庄化为焦土,最终3500万同胞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两次赈灾的赤诚,换来的却是两次山河飘摇的劫难,这般历史伤痛,足以让每个中国人铭记“善意不可滥施”的警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现代轮回:温情背后的现实冷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步入现代,中日两国虽已建立外交关系,但历史的“轮回感”仍不时浮现。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海啸与福岛核泄漏,灾难导致近2万人死亡、1.6万人失踪,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成为“无人区”。中国政府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捐赠价值3500万元的应急物资,其中包括2000顶帐篷、5000床棉被、300台发电机,以及大量食品和药品,这些物资在灾后72小时内便运抵日本灾区。中国民间亦自发行动,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纷纷捐款,普通民众通过公益平台募资,总额达3300万美元,不少在日华人还主动参与救援,用实际行动诠释“灾难面前有人道”。可谁曾想,仅四个月后,日本便蓄意挑起钓鱼岛争端——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国有化”,派遣巡逻船频繁闯入钓鱼岛海域,甚至驱赶中国渔船,打破了灾后两国间的温情氛围,将中方的善意抛诸脑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更令人警醒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所谓“日本首批救援队抵达灾区”的消息曾引发部分国人对中日友好的期待,然而后续披露的信息显示,这支由15人组成的队伍中,暗藏3名日本外务省及自卫队的情报人员。他们抵达汶川后,并未积极参与救援,反而频繁以“勘察灾情”为由,前往汶川周边的军事管理区附近活动,试图拍摄当地的军事设施、记录地形地貌。当时中国救援人员发现,这几人携带的设备远超普通救援所需,其中包括高精度卫星定位仪、长焦摄像机等,遂对其进行严密监控,最终迫使他们在未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提前撤离。这般“以善意为幌子、行觊觎之实”的行径,恰印证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这类族群的精准评判:“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看似注重细节礼仪,比如在救援时摆出严谨的姿态,却缺失民族大义;只对强权心存畏惧,从不为善意心怀感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民族反思:在铭记与清醒中锚定立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下的种种现象,更需我们以历史为镜,展开深刻反思。一边是日本政府长期纵容教科书篡改历史,刻意淡化侵华战争中的暴行。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将“九一八事变”描述为“日本为了保护在满洲的权益,采取了自卫措施”;2015年,新版教科书将南京大屠杀的表述从“杀害了众多中国平民”修改为“造成了大量中国平民伤亡”,模糊了日军的侵略罪责;2023年,日本部分高中历史教科书更是直接删减了“731部队”“慰安妇”等关键内容,仅用“战争期间日本与周边国家存在摩擦”一笔带过。这种“历史修正主义”行径,如今更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系列言行而愈演愈烈。这位被视为“安倍路线”坚定继承人的右翼政客,有着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倾向,其狂言谬论早已突破历史正义的底线:她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将日军长达十余年的侵华战争歪曲为“自卫战争”,甚至将饱受摧残的“慰安妇”污蔑为“战时征用的国民”,宣称相关谢罪定论应当“修改”。面对“是否认同村山谈话中‘侵略’‘殖民统治’表述”的追问,她始终回避明确表态,仅以“继承历代内阁立场”敷衍了事,被日本学者尖锐批评为“通过国会平台传播历史谎言”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更令人发指的是,高市早苗将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奉为圣地,多次以首相身份参拜,辩称“参拜是尊重历史传统,属日本内政”,全然无视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情感创伤 。其危险图谋不止于歪曲历史,更直指军事扩张:她直言和平宪法第九条已“难以应对威胁”,执意推动修宪,谋求将“自卫队”升格为“国防军”,并主张大幅增加防卫费,让日本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为军事松绑扫清法理障碍 。在涉台问题上,她的言论更是突破底线,2025年11月7日的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当被问及“台湾有事”是否符合“存亡危机事态”时,她明确回应“若涉及武力行使,可能属于该情形”,直接将中国内政与日本军事行动绑定 。此前她还曾窜访台湾,鼓吹“日台强化安全合作”,打造“准同盟关系”,成为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首位在正式场合作出如此露骨涉台表态的首相,彻底违背《中日联合声明》中尊重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 。即便在野党反复要求其撤回危险言论,她仍强硬宣称“言论符合政府立场,无需撤回”,将中日关系推向“高摩擦、高风险”阶段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种系统性的历史修正与政治挑衅,导致一代又一代日本年轻人对那段侵略历史认知扭曲——据日本民间组织“历史教育者协议会”2024年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日本高中生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具体人数,近40%的初中生认为“日本当年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才进入中国的”。而高市早苗的倒行逆施,也遭到日本国内理性力量的强烈反对:11月15日,上百名日本民众聚集在首相官邸前,高举“高市下台”“撤回发言立即道歉”的标语,高喊“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口号,抗议声浪持续数小时 ;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批评其言论“相当轻率”,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表示“令人震惊”,《东京新闻》更是痛斥其言行“无异于宣称不惜与中国开战”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另一边,国内部分人盲目推崇“灾难不分国界”,在日本遭遇灾害时积极发声援助,却对我国甘肃等地发生地震时的同胞苦难沉默不语。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造成148人死亡、12人失踪,大量房屋倒塌,数万群众急需安置。可在社交平台上,一些人对日本此前遭遇台风灾害时的关注度,远超甘肃地震——他们为日本灾民祈福的帖子点赞量动辄数万,却对甘肃地震的救援进展、物资需求视而不见,甚至有人在讨论甘肃地震的评论区留言“不要总说自己的灾难,要关注全球苦难”。这种“对外过度善意、对内忽视共情”的认知偏差,本质上是对历史伤痛的遗忘,也是对民族立场的模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时,我们更应重读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箴言,看清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对那些缺乏感恩之心、漠视历史正义的族群,单纯的善意与退让,只会被视作软弱可欺。回顾过往,这个民族的行事逻辑从未改变——二战结束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数十万日本民众伤亡,随后美国对日本实施军事占领,主导日本战后改革,甚至至今仍在日本驻扎数万军队。可日本不仅没有对美国心存怨恨,反而对美国俯首帖耳,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处处配合美国的战略部署。反观中国,无论是战后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还是多次在日本遭遇灾难时伸出援手,却始终未能换来日本的真心相待,反而屡屡遭遇领土争端、历史问题的挑衅,如今高市早苗的一系列狂言谬论,更让这份“以怨报德”的本质暴露无遗。这足以证明,唯有强权能令其收敛,唯有实力能让其敬畏;对善意的施舍视而不见,对温柔的包容肆意践踏,“认拳头不认恩情”的本质,从未因时代变迁而改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未来抉择:以锋芒守护善良,以实力捍卫尊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面对过往的伤痛与当下的挑战,我们必须明确:宽容绝非纵容,善良更需锋芒。中华民族向来秉持“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但这份和平愿景,需以足够的实力为支撑。纵观国际社会,美国之所以能让日本俯首帖耳,核心在于其拥有令日本忌惮的绝对武力——美国在日本横须贺设有海军基地,部署了“里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该航母可搭载F-35C隐形战斗机,作战半径覆盖整个东亚;美国还在日本冲绳部署了陆军第101空降师的部分兵力,配备“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具备快速打击能力。此外,美国通过《美日安全保障条约》,掌握了日本的国防安全主导权,日本自卫队的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大多依赖美国,这种绝对的实力压制,让日本不敢有丝毫反抗之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中国而言,无需复刻他国的强权模式,但必须铭记:对豺狼施舍的每一分无底线善意,都可能化作日后刺向自身的刀锋。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国——在军事领域,我国拥有自主研发的歼-20隐形战斗机、山东舰和福建舰航母,海军舰艇总吨位位居世界第二,足以守护我国的领海、领土主权;在科技领域,我国在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突破,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为国家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经济领域,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超过120万亿元,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应成为刻进民族基因的生存智慧。面对高市早苗之流的历史修正主义、军事扩张图谋与涉台挑衅,我们更需保持清醒与坚定。未来的中日关系中,我们既要坚守人道主义底线,在日本遭遇重大灾难时,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提供必要援助,展现大国担当;更要筑牢实力根基,持续提升军事、科技、经济实力,以强大的国家力量守护民族尊严与核心利益,让任何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歪曲历史真相的势力付出代价。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历史教育,让每个中国人铭记南京大屠杀的惨绝人寰、731部队的滔天罪行,铭记3500万同胞的牺牲与苦难,不被虚假的“友好”蒙蔽双眼;更要传承日本国内正义力量的和平诉求,让历史正义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唯有如此,才能让善意有去处、底线不被破,在历史的镜鉴中,走出一条兼具温度与力量的发展之路,守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