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我是永兴镇永兴小学的xxx。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逐梦前行成长路 辛勤耕耘育芬芳》,将结合工作室管理和活动开展情况谈一些实践做法和教育思考。</p><p class="ql-block"> 一、逐梦虔行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以梦为马</span></p><p class="ql-block"> 至今,我已在农村小学工作25年,与工作室一起成长也有10多个年头。回顾这段不短的时光,使我深刻意识到:梦想在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中,举足轻重。它更是支撑一个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勇敢前行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工作室的运行中,我时刻提醒自己: 要永远做一个教研结合的专业化教师,用智慧点燃课堂、唤醒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一定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和更多青年教师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团队合力带着乡村孩子快速走上幸福成长、成才路。</p><p class="ql-block"> 2.用爱护航</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在农村学校工作多年的教师,我深知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不易。 主要面临以下困难:师资缺乏,日常教学工作和事物繁忙,无暇顾及专业成长; 校本研修力量微弱,教师缺少专业引领,常处于独自摸索、单打独斗的情形,无法形成教研合力;学习自律性不足,缺少坚持的动力;对优秀网络资源了解欠缺,无法与时俱进和持续自主在线学习。</p><p class="ql-block"> 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工作室主持人对每一个成员最大的关爱就是,将助力教师专业进阶的营养一样不差的补给他们。一个主持人和一群教师因志同道合走在一起,既体现了各级领导搭建平台的物质与精神支持,更是一种缘分。能不早不晚地聚在一起,实属不易。主持人应给予每一个成员尽可能多的关爱与尊重,倾尽全力助他们尽快走向走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我想,无论何时,当他们回想在工作室的成长时光,是一种荡漾心头的幸福和不虚此行的踏实,便是主持人最大的心安。</p><p class="ql-block"> 3.圆融通达</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是指引每一个成员走向专业成长的温暖港湾。作为主持人,不仅要真诚关爱,更要基于她们的成长规律,性格特点相机引导。</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成员大多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他们由于工作经验缺乏,锻炼机会少,遇事常选择退缩。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开展,我发现一个瘦弱的年轻女老师参会很积极,却很少主动争取上展示课的机会。于是,我主动打电话与其沟通约课。电话那端,她一直在推脱。说从没有在学校上过公开课,还不会使用一体机。从她交流的语气和紧张的情绪,我相信这些都是真的。于是,随机放弃了听课的想法。转而与之沟通接下来一次阅读交流活动的发言事宜。这次,她答应得很爽快。当得知交流时可以看着稿子读时,她轻松的舒了口气,电话那头还传来了开心的笑声。之后,她便主动的把交流稿发给我提修改建议。慢慢的,这位老师在工作室的磨课活动中,也敢于交流自己的想法了。虽至今她仍没有勇气登上展示课的舞台,但相信这一天,总会在她的不断进步中越来越近。</p><p class="ql-block"> 二、辛勤耕耘中绽放</p><p class="ql-block"> 1.以书为友</p><p class="ql-block"> 阅读是助力教师快速走向专业成长的精神阶梯,也是将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相结合以高效回归课堂教学的有效做法。因此,在活动开展中,工作室始终坚持以阅读为核心。通过专业阅读,提升成员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工作室通过微信群阅读打卡的方式,点燃教师的阅读热情。具体方式为:每月初,主持人会将推荐书目发到群内,提前告知成员做好购书准备。每天早上,会在群内发问候语,同时点赞前天阅读打卡的教师。继而,发送当天阅读打卡笔记。旨在通过示范引领,唤醒每一个教师的阅读主动打卡。打卡内容包括: 打卡教师姓名、阅读目标、打卡天数、日期、阅读书目的本数、名称、作者、出版社、第一版发行时间、总页数、进度、用时、感悟等内容。打卡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利用手机在线编辑并发送打卡内容;另一种是将打卡记录表打印成纸质材料,每次手写笔记并拍照发微信群。</p><p class="ql-block"> 在一年多的阅读打卡活动中,工作室涌现出了一大批阅读之星。刘梦蝶老师说,当阅读成为习惯,就像穿衣吃饭一样不可或缺。如果哪一天实在太忙忘记阅读打卡,临睡前也要补齐。否则,心中就很有负罪感。她每日辅导儿子写作业,也总会得到孩子可爱的提醒:“妈妈,你该看书写和写作业了。” 此外,工作室的李玲玲老师虽开始阅读打卡还不到一年,却读了大量的书籍。比如,中原名师宋君老师编著的《魔力数学》系列,章勤琼博士的《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等书目,还善于将阅读思考与课堂课堂教学理解相融合。昨天,李老师还将新梳理的阅读分享微讲座稿主动与我沟通交流。相信,当阅读成为教师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她们便是交到了最可亲、可敬的朋友,一朝结缘,受益终身。</p><p class="ql-block"> 此外,我们工作室还有一位特殊的成员。她是我在一次外出培训中认识的一位新乡的张老师。当通过朋友圈看到我们工作室老师积极打卡的状态时,便主动打电话联系想参加共读活动。之后,她每天坚持发阅读打卡笔记。是阅读,使我们和知识成为朋友;也是阅读,使我们广交书友、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 2.以课立根</p><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实现职业幸福感的精神源泉。工作室始终坚持打磨优质课堂,每个学期初都会制定青年教师磨课计划。本学期工作室选定郭晓静和赵肖玉两位老师,作为工作室公开课展示教师推荐人选。10月份,在工作室的第一次启动会上,安排了郭晓静老师执教5年级数学课《用数对确定位置》。研讨课执教之前,主持人会提前3~4周通知郭老师选课和备课。当题目确定,教学设计定稿、课件完成后,她会第一时间发给主持人并沟通相关事宜。结合修改建议做再教设计,在本班试课。听课者为所在学校数学组教师,通过交流郭老师做二次设计。最后,接受工作室成员的观摩和研讨。以上环节完成后,她需将研修成果建立文件夹打包留存,以备后续送课或展示活动使用。</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工作室已有吕含笑、侯桂霞、刘彦想、刘梦蝶等多位老师,在跨乡或县级小学数学课例展示活动中做课堂教学交流。实践证明,她们经过多次磨课研课后,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均提升明显。</p><p class="ql-block"> 3.科研强基</p><p class="ql-block"> 教科研能力是教师走向专业成长的根基。为提升团队实力,工作室长期致力于立足课堂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活动。将教学中遇到的真问题、真困难,作为研究的课题。同时,通过责任分工、任务细化等方式,引领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工作室关于“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县级课题已优秀等次结项。同主题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中。计划明年春季通过滚动研究的形式,指导2~3位青年教师担任县级课题主持工作。同时,吸纳成员积极参与并将研究的团队力量扩充到所在学校的青年教师。旨在通过辐射引领,带动更多的学校及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中,切实提高教科研能力,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和发展学生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 4.凝思成果</p><p class="ql-block"> 汇聚思想和深入思考,是促成工作室成果凝练的核心方式。为引导每一个成员积极实现从阅读输入到成果输出的高效转变,工作室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鼓励每一个教师在锻炼中提升,在磨砺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份,工作室联合中原名师培育对象何姝小学数学工作室、尉氏县张军霞小学数学工作室开展联合阅读分享活动。吕含笑、任宁作为优秀成员代表做精彩展示,受到各工作室老师一致好评。工作室成员刘梦蝶老师在全县小学数学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中,执教一年级数学课《欢乐购物街》。本节课,以精彩展示深受学生喜爱和观课教师的赞誉。今年9月份,刘老师被教体局评为工作室优秀成员。工作室主持人结合刘老师的磨课经历,整理的管理经验文章《小小文件,夹结出甜果实》6月份在《教育时报》发表。</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工作室是每一个教师走向专业成长的优质平台。在这里,成就的不仅是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也包括主持人自身。主持人是工作室每一个成员走向专业成长的见证者、引领者、合作者和促成者。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往往能其更加丰富自我的教育认知,生成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在工作室的共读活动中,我提升了跨学科课程设计的意识,同时也有了尝试的想法。基于生活化素材整理的案例《藏在“花样龙”里的干支纪年法》在《小学教学》杂志第4期刊发;参与的11月份讨论吧话题“名师的课堂要不要模仿”撰写的文章《走实三境界,跳出橘生淮南的怪圈》已在本月发表;在该杂志45周年刊庆主题征文栏目撰文《向着信仰的方向---<小学教学>伴我深耕教育的25年》,也将12月份发表。在该杂志一年3篇发文的景象,是我之前从来不敢奢望的。但这也反映了我和工作室小伙伴共同成长,相扶相持,动力驱动下的思考与成果不断凝结的过程。因此,我认为,走进工作室,无论主持人还是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追梦人。有虔诚逐梦的心在,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行动,有同伴之间真诚的彼此扶持,在奔向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人的教育理想必定都能开出花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