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净土,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坚守中,曾经在古都西安的环城公园,总能发现一位精神矍铄、道骨仙风的九旬长者正在挥毫泼墨,倾注心血一笔一划书写人生态度。他就是省城的黎牧樵老先生,他用心、用生命书写艺术传奇,用忠诚奉献给时代的著名书画家,我们感悟人生真谛,常常被身边的默默陪伴所感动。</p><p class="ql-block"> 黎老的人生经历苦难铸就风骨,用奋斗谱写壮美华章。黎老1931年生于甘肃灵台黎家河村。半岁丧父,两岁离母,幼年与祖母相依为命。16岁时,他受进步思想感召,毅然投身西府游击队,在枪林弹雨中为共和国的诞生贡献青春。解放后,他成为新中国煤炭工业的第一批创业者,先后在陕西铜川、白水、蒲城等地投身矿山建设,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能源事业。</p><p class="ql-block"> 用翰墨抒写时代篇章,追求艺术服务人民。在省老科协书画研究院成立大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先生动情地说:"黎老兄办事,陕西书画界无人不支持。他当院长,我们放心!"原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同志即席发言:"黎明同志干事的热忱与魄力,令我钦佩。他创办陕西老年书画组织,对繁荣书画艺术、丰富老年文化生活功不可没。"这些由衷的赞誉,道出了书画界同仁对黎老的一致认可,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许。</p><p class="ql-block"> 接触过黎老的人,对于他的追求,让人仿佛步入艺术的精神殿堂,奥妙深隧。他的书法深穆高古,别具一格:草书六条屏如龙飞凤舞,满纸云烟;大字创作气势恢宏,笔力千钧。他挥毫书写"精气神"三字,下笔如奔雷闪电,运笔似太极舞动,点画之间尽显君子临风之姿。他笔下的墨竹,粗干壮枝如将帅坐帐,枝叶婆娑似妙语低吟,自题诗"竹怀贤士之虚心,君子之清风"更是诗画相映,意境深远。他创作的牡丹,富丽而不俗艳,秀美而不娇媚,处处洋溢着盛世气象。</p><p class="ql-block"> "画为心之声,书是心之画。"黎老坦言,"我是在用手中的笔,歌颂我们伟大的时代,赞美祖国的富强,讴歌人民的幸福。"这份艺术初心,让他的作品既具传统功力,又充满时代气息,实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 不仅开拓书画事业发展,而且凝聚巨大的艺术力量。黎老不仅是杰出的书画家,更是陕西书画事业的开拓者。1984年,他与老省长惠世恭共同发起成立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开创了陕西群众书画事业的新局面。此后,他亲自指导成立了40余个基层书画组织,发起首届全省老年书画展,推动各地市建立分会。如今,省老年书画学会已发展成拥有百余分会、万余名会员的"三秦第一书画大军"。</p><p class="ql-block">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秉持"艺术服务社会"的宗旨。1986年陕南水灾,他发起书画义卖,开创西安艺术赈灾先河;1987年组织陕西老年书画进京展,赢得首都各界赞誉;1988年推动西北五省书画巡展,促进区域文化交流。这些创举,展现了一位艺术家的社会担当。</p><p class="ql-block"> 如今,已届九旬的黎老依然精神矍铄,活跃在书画第一线。桑榆未晚霞满天,赤子情深报春晖。他现为中国老年书画会理事、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继续为书画事业奔走奉献。书画家们尊称他为"良师益友"、"书画界的领头羊"。 "热爱家乡,难忘故土"是黎老始终如一的情结。凡是家乡之事,他必倾力相助;赞美故里的诗画作品,更是他表达赤子情怀的特殊方式。这位从黄土地走出的艺术家,用六十余年的艺术实践,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p><p class="ql-block"> 黎牧樵先生就像一棵屹立在三秦大地的不老松,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又如一颗璀璨的艺术之星,德艺双馨,光彩夺目。我们衷心祝愿这位永葆初心的老艺术家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继续用他手中的笔墨,书写这个伟大时代更加绚丽的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