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漫步广场,灰色石砖坚实如史脉,脚下每一步皆回响着岁月的深沉。抬头,五根白柱擎起庄严轮廓,顶端党徽鲜红如心,于阳光下跃动不息。玻璃幕墙映照蓝天,光影流转间,历史与今朝悄然相拥。此地非仅展馆,更是一部立于大地的史书,静候倾听者步入,聆听那初心如炬的百年征程。</p> <p class="ql-block">入门即见红底金字展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字如钟鼓振聋发聩。金质镰刀锤头熠熠生辉,似不灭火焰,燃尽百年风霜。1921至2021,横贯世纪长河,自南湖烟雨启航,穿越战火,奔涌于建设与改革浪潮,终汇今日洪流。站在此处,方知历史非远去回声,而是脚下土地真实跳动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中英双语标题庄重并列,如门开启,通向记忆深处。这非寻常陈列,而是一场郑重邀约——邀我们重返风雨如晦之年,见证一群青年如何以信念点燃星火,在黑暗中执炬前行。每一步皆艰辛,每一程皆牺牲,却正是这些坚定足迹,铺就了通往复兴的壮阔道路。</p> <p class="ql-block">步入首展区,巨幅浮雕扑面而来:惊涛拍击红船,帆影高扬,船头直指远方。这不仅是历史之舟,更是希望之舟。金色大字镌刻“第一部分”,其下文字徐徐展开:1921年夏,中国共产党于民族危亡中诞生,引领人民穿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漫漫长夜。中英对照,让这段重生史诗跨越国界,向世界讲述一个古老民族的浴火涅槃。</p> <p class="ql-block">墙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白字醒目,沉重如碑。1840年鸦片战争炮火撕裂国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然就在这至暗时刻,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抗争、探索、呐喊。文字冷静,难掩悲壮;伫立片刻,仿佛听见百年前怒吼,看见那些不屈脊梁,在风雨中撑起民族尊严。</p> <p class="ql-block">整面墙为巨幅壁画占据:列强铁蹄践踏国土,城市焚毁,百姓流离。展板列明“第一单元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泛黄文献与旧物陈列柜中,灯光幽暗,气氛凝重。参观者静立默然,或低头诵读,或举机记录。铭记非为仇恨,而是警钟长鸣,让历史不再重演。</p> <p class="ql-block">黑色展板前,不平等条约密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每一名称如刃,刺入近代史胸膛。时间、内容、地图并陈,无声诉说国土之割裂、财富之掠夺。然正因深重屈辱,觉醒种子悄然萌发,终将孕育出改天换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进入“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篇章。红墙之上,“SECTION II”与中文标题并列,黑白影像与史料静述风云岁月。从新文化启蒙,到五四怒潮,再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步步铭刻觉醒与抉择。凝视那些年轻面庞,方知他们亦是凡人,只因国难当头,毅然扛起时代重担。</p> <p class="ql-block">玻璃柜中,一本泛黄《新青年》静静陈列,“新青年”三字力透纸背,旁侧法文“LA JEUNESSE”并列。这是思想的火种,时代的号角,曾唤醒一代青年挣脱麻木,挺身呐喊。展板标注“第5卷 第1号”,如翻开历史扉页,百年前激荡之声,犹在耳畔回响。</p> <p class="ql-block">一封泛黄手信静卧展柜——1919年5月7日,陈独秀致胡适,细述五四运动进展。墨迹清晰,字间有忧思,有焦灼,更有对国运的深切牵挂。这非仅私信,实为历史见证。方知伟大变革,常始于一纸书信、一次对话、一场集会,终由微光聚成炬火。</p> <p class="ql-block">三份文献并列展出:32名被捕学生供词、北大同学慰问信、蔡元培等联名保释请愿书。竖排繁体字写满青春热血。他们只是学生,却敢在国难时挺身而出;手无寸铁,却以笔为矛,以声为剑,撼动沉睡时代。恍然间,似见百年前校园,听见“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呐喊,在街头久久回荡。</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红板详述五四运动意义:非仅学生之举,实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开端。黑白照片中,青年高举标语,目光如炬;文献字句间,尽是救亡图存之切望。红砖墙似低语:正是这些年轻肩膀,扛起民族未来,点燃燎原星火。</p> <p class="ql-block">至中共一大展区,墙上党徽熠熠,人物肖像静默凝视。有穿长衫学者,有坚毅青年,有工人代表。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因同一理想聚于南湖红船。展板讲述那场秘密会议的惊险,讲述那盏灯火如何照亮中国前路。那一刻,方懂何为“开天辟地”,何为“改变命运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红色展板书“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解释为何定于7月1日。虽一大实启于7月23日,然此日已成亿万人心中精神坐标。它非仅日期,更是象征——象征希望起点,信仰诞生,象征一个政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百年初心。</p> <p class="ql-block">步出展厅,回望红旗背景墙,党徽在灯下依旧闪耀。柜中书信、照片、文献,皆在无声讲述同一故事:一群人如何以信念改写国运。轻呼一口气,似从长梦中醒,却又分明感到,那梦中火光,至今未熄,正照亮前行的每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