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京的深秋,总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悄然降临。我踩着微凉的空气走进石象路,两旁的树木早已披上金黄,阳光穿过枝叶洒在石板路上,斑驳如诗。六对石象静立两侧,象鼻低垂,仿佛在聆听秋风的私语。它们历经六百年的风雨,依旧守候在这条通往明孝陵的神道上,沉默而庄重。行人三三两两走过,脚步轻缓,像是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我放慢脚步,任光影在肩头流转,恍然间,仿佛走入了一幅缓缓展开的古画。</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行,石象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石骆驼的身影。它们昂首挺立,驼峰高耸,姿态沉稳中带着一丝异域风情。秋阳洒在它们斑驳的石身上,勾勒出岁月的纹路。头顶的树枝交错成拱,像一座天然的穹顶,将整条路笼罩在温暖的金色里。偶尔有风掠过,树叶沙沙作响,几片黄叶打着旋儿落下,落在石兽的背脊上,又滑向地面。这条神道,原本是帝王的专属通道,如今却成了普通人散步赏秋的佳处。历史的庄严,在这一刻,悄然融入了生活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小径蜿蜒向前,落叶铺成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踩上去沙沙作响。红的、黄的、褐的,层层叠叠,像是大地打翻了调色盘。路的一侧是整齐的绿篱,依旧青翠,与满地秋色形成鲜明对比。另一侧,高大的梧桐树在风中轻摇,枝头残存的叶子闪烁着最后的光亮。远处,一位老人牵着孩子缓缓走过,孩子的笑声清脆地回荡在林间。这声音不惊扰秋的静谧,反而为它添了几分生气。我蹲下身,拾起一片完整的枫叶,叶脉清晰,像极了时光的掌纹。</p> <p class="ql-block">两棵大树并肩而立,一棵金黄,一棵火红,像是秋日里最热烈的对话。树下,几尊大象雕塑静静伫立,它们不再是神道上的仪卫,更像是公园里的老友,任人靠近、合影、轻抚。人们在树下驻足,抬头看叶,低头拍照,脸上都带着笑意。蓝天如洗,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把整个场景照得通透。我站在一旁,看着一位母亲帮孩子整理围巾,又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刻。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只是树与石兽,更是人与季节的温柔相拥。</p> <p class="ql-block">阳光正浓,一棵大树在光影中显得格外耀眼。它的叶子从绿到黄再到红,像是一整季的色彩都浓缩在这一树之间。树下的大象雕塑低眉顺目,仿佛也被这明媚的秋光感染,多了几分柔和。远处,有人在慢跑,有人坐在长椅上看书,还有孩子追逐着飘落的叶子。阳光穿过叶隙,在地面投下跳动的光斑,连空气都仿佛在轻轻颤动。这一刻,时间变得很慢,慢到足以让人忘记城市的喧嚣,只想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回望来时路,石象依旧静默。它们面朝小径,仿佛从不曾移动,也从不曾言语。风拂过,树叶轻响,像是在替它们诉说那些无人知晓的往事。石兽表面的风化痕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那是六百年光阴的签名。绿植修剪得齐整,与古树的野趣相映成趣。我忽然明白,这条路上的美,不仅在于秋色,更在于时间的层叠——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都在这里静静沉淀,又悄然生长。</p> <p class="ql-block">绿荫深处,石骆驼依旧昂首。它们的目光穿越林间,仿佛在迎接每一个到来的灵魂。行人依旧悠闲,或独自漫步,或结伴而行,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沉睡的岁月。斑驳的光影在地上游走,如同时间的碎片。我停下脚步,靠在一棵树上,听风穿过树叶的声音,听远处孩童的嬉笑,听自己呼吸的节奏。这一刻,石象路不再只是一条路,它成了城市里的一处心灵栖所,让人在秋光中,找到片刻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两尊石雕大象静立林中,周围绿意盎然,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点点金光。它们不言不语,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静的力量。或许,这正是石象路最动人的地方——它不喧哗,不张扬,只是以最朴素的方式,将历史、自然与生活编织在一起。当秋风拂过,树叶轻舞,仿佛连石头也有了温度。我轻轻走过,心中默念:这深秋的美,不在别处,就在这条路上,静静地,等你来遇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