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有個朋友,剛發現糖尿病,醫生就讓注射胰島素。他看到我這個資深的老糖友在口服降糖藥,就詢問在哪個醫院,找哪個大夫看的病。結果大夫問了一下病情,看了他的化驗單後,二話不說,就囑咐改用口服降糖藥,不需要再注射胰島素。他迷糊了,到底該聽那個大夫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不清楚該口服降糖藥,還是該注射胰島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治療路徑圖:</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何時優先考慮口服藥?(圖中起始與聯合治療階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口服藥通常是二型糖尿病的首選和基礎治療,特別是在疾病早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口服藥的優勢:</p><p class="ql-block">· 方便:服用簡單,易於攜帶。</p><p class="ql-block">· 痛苦小:避免注射帶來的不適與恐懼。</p><p class="ql-block">· 低血糖風險相對較低:除磺脲類和格列奈類外,其他新型藥物低血糖風險很小。</p><p class="ql-block">· 作用機制多樣:可以從不同角度(肝臟、肌肉、腸道、腎臟)綜合調控血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適合對象:</p><p class="ql-block">· 新診斷的、血糖水平不是特別高的患者。</p><p class="ql-block">· 胰島功能尚可,通過口服藥就能使血糖達標的患者。</p><p class="ql-block">· 生活型態介入後效果不佳,需要藥物輔助的患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何時需要考慮注射胰島素?(圖中後期與特殊情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口服藥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或出現特定情況時,就必須啟動胰島素治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胰島素的優勢:</p><p class="ql-block">· 強效:降糖效果最直接、最顯著。</p><p class="ql-block">· 無絕對禁忌:對於肝腎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許多口服藥無法使用,但胰島素仍可使用(需調整劑量)。</p><p class="ql-block">· 補充內源性不足:直接解決二型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根本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必須使用胰島素的「明確信號」:</p><p class="ql-block">1). 口服藥失效:在經過兩種或三種不同機制的口服藥(包括二甲雙胍)足量治療後,糖化血色素(HbA1c)仍然不達標(通常 >7.0-7.5%),這被稱為「二次失效」。</p><p class="ql-block">2). 新發病時血糖極高:如圖中「特殊情況」所示,如果剛診斷時空腹血糖就 >13.9 mmol/L,或HbA1c >9.0%,且伴有明顯的多飲、多尿、體重下降等症狀,這提示胰島功能嚴重受損,可能需要短期胰島素進行「強化治療」,讓胰島β細胞得到休息和恢復。</p><p class="ql-block">3). 急性併發症或應激狀態:如發生糖尿病酮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或處於嚴重感染、大手術、懷孕等時期。</p><p class="ql-block">4). 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許多口服藥需要通過肝腎代謝,此時禁用,而胰島素是最安全的選擇。</p><p class="ql-block">5) . 懷孕的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是目前唯一被證實對孕婦安全的降糖藥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口服藥 vs 胰島素 常見誤區澄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打胰島素說明病情很重,沒救了。 這是最常見的誤區。胰島素只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早期使用胰島素有時能更好地保護殘存的胰島功能。病情「輕重」取決於併發症,而非用藥種類。</p><p class="ql-block">2. 打胰島素會上癮。 完全錯誤。 胰島素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種激素,不存在「成癮性」。使用它是因為身體缺乏,屬於「補充療法」,就像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p><p class="ql-block">3. 一旦打了胰島素就永遠停不掉了。 不一定。 對於新診斷、血糖極高的患者,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後,很多人的胰島功能得到恢復,可以完全過渡到口服藥治療。當然,對於晚期胰島功能衰竭的患者,則需要長期注射。</p><p class="ql-block">4. 口服藥傷肝傷腎,不如早打胰島素。 在醫生指導下,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大多數口服藥是安全的。相反,胰島素若使用不當導致嚴重低血糖,其危險性可能更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五、結論與最終建議</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1. 遵循「治療路徑」:如圖所示,現代糖尿病治療是一個階梯式過程。從生活型態干預和二甲雙胍開始,如果效果不佳,逐步聯合其他口服藥或GLP-1受體激動劑,最後再過渡到胰島素。這是一個科學、循序漸進的方案。</p><p class="ql-block">2. 與醫生共同決策:您的內分泌科醫生會根據您的血糖水平、胰島功能、肝腎狀況、有無併發症、年齡、生活習慣及個人意願,為您量身定制最合適的方案。</p><p class="ql-block">3. 建立正確心態:不要恐懼胰島素,也不要迷信口服藥。目標是用最安全、有效的方式讓血糖達標,預防併發症。無論是口服藥還是胰島素,都是幫助您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工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