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二人行(河南)50495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篁岭,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近600年历史的徽派古村落。篁岭旅行,除了欣赏独特的晒秋美景,还可体验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篁岭的历史,是藏在一扇门、一扇窗、一条蜿蜒巷弄的肌理里的。它们不是博物馆中冰冷的陈列,而是依然呼吸着的、有着温度的生活印记。踏上篁岭的石阶,便步入了一幅流动的、用时光雕刻而成的画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篁岭的门,是故事的起点。它们并非整齐划一,而是形态各异,带着各自的脾性。徽派建筑素有“无宅不雕花”的美誉,从门框到门楣再到门罩,都精心设计,通过复杂的雕刻和巧妙的构造,形成一个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的建筑部件。门楣上,常常刻着“耕读传家”、“和气致祥”的匾额,笔力遒劲,内含丰富,言近旨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篁岭,门,已不仅是空间的隔断,更是一种宣告,它沉稳地界定了家的领域,也谦和地展露着门第的修养,静默地见证着代代更迭的悲欢故事。站在门前,你触摸的不是冰冷的砖石和木头,而是一个家族兴衰沉浮的厚重年轮,是“家”这个概念最庄重的物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门是内向的守护,那么窗,便是篁岭向外探索的诗意之眼。这里的窗,是极尽巧思的艺术品,石雕、木雕的窗棂,纹样繁复而精巧。这里的窗不仅用于采光与通风,更是一个个天然的画框,是村人与天地自然对话的框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你从一扇花窗望出去,恰好能看到远处青黛的山峦,或者近处邻居家瓦檐上探出的一抹绿意。 从外往里看,满墙的绿植藤蔓,雕花的窗棂,窗口或窗内的摆件、挂饰,直接就是一幅活态的油画或水墨。这些窗,不仅框住了风景,推开了生活,推出了热情,也流泻出篁岭人的开放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篁岭的街巷,是连接千家万户的脉络,是这幅画卷上灵动的线条。它们依着山势,蜿蜒起伏,绝无一条是笔直呆板的。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如玉,雨后会倒映着天光与屋檐,如同一串散落的珍珠。巷子很窄,最窄处仅容两人侧身而过,这种“咫尺天涯”的距离,反而拉近了人心的温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在篁岭的大巷小弄,你可以在巷口听见邻里间的寒暄,在转角闻到农家灶台飘来的饭香。这些街巷,曾是徽商行走天下的起点,他们从这里出发,将茶叶、木材运往四方,带回了财富,也带回了见识。 如今,商铺、茶楼、酒肆林立其间,虽已成为景区,但那份浓郁的市井烟火气并未消散,只是融入了游人的笑语声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行于篁岭的门、窗、街巷之间,你便完成了一场与古老时空的对话。门内是家的温暖与传承,窗外是天地的辽阔与诗意,而街巷则将这些独立的单元编织成一个血脉相连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篁岭的骨骼、眼神与脉搏,让这座高悬于山崖的古村,虽静默不语,却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与动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篁岭的门、窗、街巷,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活着的建筑语汇。它们无声地讲述着关于传承、关于审美、关于烟火人间的故事。穿行其间,你不再是匆匆的游客,而是一位破译古老密码的读者,在每一步的丈量、每一次的凝视中,读懂一个民族沉淀在砖瓦木石间的智慧与诗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