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分寸

吉祥~唯吾知足

<p class="ql-block">愤怒是心里烧起来的火,总得找个出口,可若任其燎原,烧了别人,也会燎到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人生气时摔碗砸盆,痛快是痛快,碎瓷片溅起的,除了当下的戾气,还有事后收拾残局的狼狈——买新碗的钱,扫碎片的时间,以及那句再难收回的伤人话,都是情绪放纵的代价。也有人把怒火憋成内伤,以为是隐忍,实则是让火苗在心里慢慢啃噬,最后连自己都忘了为什么动怒,只余下莫名的疲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清醒,是知道“火要烧,但锅不能炸”。你可以拍着桌子说“这件事我不接受”,但不必掀翻桌子让满盘狼藉;你可以红着眼眶讲“你这样做让我很失望”,但不必用刻薄的话把对方推得更远。愤怒的内核是“边界被侵犯”“期待未满足”,与其用失控的表达模糊焦点,不如把火引到问题本身——就像医生给伤口消毒,疼是真的,但目的是愈合,不是让伤口烂得更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放纵情绪就成了撒娇式的任性。小孩子摔了玩具可以哭着等大人来捡,成年人的世界里,每个情绪的碎片都得自己弯腰拾起。所以老辈人说“遇事要沉住气”,不是教你麻木,是让你在动火前先想想:这火发出去,能解决问题吗?能承担后果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情绪本是中性的,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会表达愤怒的人,是给这水筑了堤,让它成为推动改变的力量;而愤怒地表达,是拆了堤,任其泛滥成灾。真正的强大,从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懂得给情绪安个闸门——既不让它淤塞成病,也不让它决堤成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就像打铁,得有烧红的火,也得有淬火的冷静,火候到了,才能成器。情绪里的分寸,大抵也是如此:知怒,是看清自己的底线;能控,是守住自己的体面。</p> <p class="ql-block">眺望玉龙雪山</p><p class="ql-block">——手机拍照于丽江束河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