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 幼儿心理健康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用心接纳孩子,建立更亲密融洽的亲子关系吧!</p>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p class="ql-block"> 1. 情绪稳定而愉快</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的儿童通常情绪稳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如喜悦和欢乐。这种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使他们更受他人欢迎。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能够有效地释放不良情绪,避免情绪积累。</p><p class="ql-block"> 2.求知欲强</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的儿童通常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索和学习新知识。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反应迅速,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3.意志力强</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的儿童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意志,不轻言放弃。他们可以根据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专注于学习。</p><p class="ql-block"> 4.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p><p class="ql-block"> 性格良好反映了人格的健全与统一,而自我意识良好则表现为自我评价符合实际,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的儿童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5.人际交往和谐</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的儿童通常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心胸开阔,尊重他人,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6.诚实而不说谎</p><p class="ql-block"> 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人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p><p class="ql-block"> 7.有自尊心和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p> 家长可以这样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传递正向积极的情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培育幼儿健全的人格</b></p> <p class="ql-block"> 作为父母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与稳定的情绪,才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不向幼儿传递负面情绪,正面引导幼儿。家长要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稳定身心,每日生活作息规律、适量锻炼,通过多种方式来放松心情,家长的情绪越稳定,对幼儿焦虑情绪的程度就越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制定科学生活计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养成幼儿良好习惯</b></p> <p class="ql-block"> 父母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发展需求,制订科学生活计划,充分利用周末、寒暑假陪伴幼儿进行亲子游戏、亲子阅读、亲子手工制作等等活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科学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严格制定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增强幼儿家庭责任感</b></p> <p class="ql-block"> 可以通过安排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幼儿的家庭责任感与义务感,学会体谅父母,锻炼自我意志。例如:扫地、拖地、择菜、擦桌子、分筷子、洗碗、洗衣物等等,在生活中多鼓励和表扬幼儿积极参与家庭事务,使幼儿的充沛精力得到合理的释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提高幼儿专注力</b></p> <p class="ql-block"> 适当的兴趣培养可以缓解幼儿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父母可以根据幼儿自身的意愿和需求,适当的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例如画画、唱歌、跳舞、种植植物、打羽毛球、打篮球等等。并鼓励幼儿在过程中,自己去思考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多让幼儿自己做主,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对待事物的专注力,还能锻炼幼儿的独立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关注幼儿的情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b></p> <p class="ql-block"> 对于幼儿的情绪,家长要及时做出相应的判断,对幼儿少一些批评和否定,多一些耐心和夸奖,保护幼儿的自尊心。积极愉悦的情绪是身体的第一免疫力,家长要提高对幼儿的情绪关注,呵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引导幼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p> 情绪处理小妙招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是否常常被孩子们的情绪搞得焦头烂额?孩子常见的情绪因何而产生?家长又该如何正确指导孩子学会化解这些“小情绪”呢?请接收儿童情绪管理的“锦囊妙计”吧!</p> <p class="ql-block"> 1.注意力转移法</p><p class="ql-block"> 适度的运动,如跑步、踢球、骑自行车等,可以促进身体释放多巴胺、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帮助改善心情和转移注意力。阅读也是很好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一本孩子感兴趣的绘本,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沉浸在故事情节或知识中,从而转移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2.情绪冷静法</p><p class="ql-block"> 父母和孩子选定一个特殊的区域,命名为 “冷静屋”,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去布置。当孩子不高兴或冲动时,允许他到那个区域独处冷静一会儿。如果是三四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可以在旁陪同。这样的方式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改变去调整情绪。</p><p class="ql-block"> 3.画画处理法</p><p class="ql-block"> 画画也是排泄心中怒气的好方法,教孩子将心中的不满或委屈用图画表现出来,并告诉他可以任意画。</p><p class="ql-block"> 4.情绪表达法</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你好像有点不高兴,能告诉妈妈为什么吗?”“你生气是因为什么?”让孩子学会合理认知情绪和掌握恰当的应对策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p> 用“心”守护 <p class="ql-block"> 积极愉悦的情绪是身体的第一免疫力,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幼儿心理变化,了解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