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昵称:wucc<div>美篇号:50573991</div> 9月12日星期五,今天的行程安排,由那拉提镇出发,经独库公路中段、南段及天山神秘大峡谷,最后到达库车。车行独库公路,须换乘7座及7座以下的方可。 <div><br></div> 独库公路,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约561公里。通常被分为三段,其中中段是指从那拉提至巴音布鲁克的路段,其入口位于那拉提镇附近,国道G217与国道G218的交汇处。 独库公路中段是连接伊犁河谷与巴音布鲁克高原的精华路段,虽然只有约60公里,但风光迥异,像是从“立体画卷”驶向“辽阔天际”。中段由盘山路开始,公路盘旋而上,沿途可欣赏攀山而生的雪岭云杉。 随着公路的延伸,弯道渐多,周边的景色也有所变化,色彩斑斓的植物,显现出秋的景象。 来到山顶停车观望,远眺,天山山脉山峰连绵,隐约可见雪山;中位,山坳连连,雪岭云杉清晰可见;近观,高山草甸,连绵不断。 这里可能就是拉尔墩达坂,穿过此处开始下坡,弯道增多,景色也随着车辆的前行而逐渐发生着变化。 随着车辆的前行,公路两侧逐渐变得平坦,山坡离公路渐远,广袤的草原距公路渐近,原来这是进入了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音布鲁克草原以其壮阔的高山湿地草原风光、蜿蜒的河流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构成了天山深处一幅动人的画卷。 巴音布鲁克镇,是独库公路中段与南段的分界线,穿过该镇便进入了独库公路的南段。 独库公路南段连接巴音布鲁克与库车,全长约250公里,被誉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是最富对比度的精华部分。看到这个标识,表明我们进入了巴音布鲁克景区,标识的曲线造型精准的表现出巴音布鲁克“湿地草原”。 巴音布鲁克草原孕育了三种与当地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历史息息相关的独特生灵,被誉为“草原三宝” 。一是黑头羊,生活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一个独特绵羊品种,其头部颈部为黑色,身体为白色。 二是大山马(焉耆马),这种马身形矫健,尤其特别的是熟悉水性,善于游泳。 草原上河水蜿蜒流淌,不时可以看到红嘴鸥在河中游弋,虽河边游人不断,但不影响它们的自在游荡。 随车前行中向前眺望,只见蓝条白云下,连绵的雪山,公路两侧金黄色草原、散落的毡房,宛如一幅秀美的画卷。 看见这个巨大的天鹅造型,便知来到了巴音布鲁克景区的入口,景区内有著名的“九曲十八弯”景观和全国最大的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夏季常能看到天鹅在水中嬉戏。 虽然我们没有时间进去游玩,但在这里可以拍张照留作纪念。 随车来到山脚下,这里草原逐渐变窄,两侧山坡渐现。稍微留意,可见成群牦牛悠闲觅食。这就是巴音布鲁克“草原三宝”之一的新疆牦牛(伴野血牦牛)。它体格高大健壮,头粗额宽,角长而张开,全身披毛,腹毛长如裙状。 公路穿过草原,开始盘山而上,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道路两边的地貌和景观也发生着显著变化。开始时,路的一侧山谷里,河水蜿蜒流过;逐渐公路伸展在两山之间。 穿过第一条隧道--呼屯郭楞隧道,这一变化就更加明显,弯多坡长盘旋而上。 铁力买提达坂,海拔3220米,这是独库公路南段的制高点,也是南北疆的地理分界线。穿过隧道后,景色多为岩石裸露的丹霞戈壁和峡谷荒漠。 由铁力买提隧道至大龙池,不到20公里,高差确近800米,所以,一路只觉得路陡弯多且急,如坐过山车下坡急速转弯的感觉。 独库公路南段的大小龙池,是由天山雪水融汇而成的高山湖泊,犹如镶嵌在群山中的两颗绿宝石,被誉为的“天山明珠”。 大龙池水域较为开阔,面积约2平方公里,湖水呈迷人的蓝绿色,周边环绕着雪山、云杉和草甸。 人们称独库公路为“英雄路”,并不仅仅因为它的险峻与壮美,更是为了缅怀那段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征服天险的壮烈岁月,致敬历代建设者和守护者的无私奉献。 大龙池附近比较开阔,这里设有停车场和餐饮店,是路过此处的游人休息打尖的地方。 小龙池,显得更加小巧精致,湖水呈现出深邃的碧绿色。因靠近公路边缘不宜停车,只能在行进途中抓拍。 离开大小龙池后,将是一段连续下坡。随着海拔不断下降,将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植被逐渐变得稀疏,绿色的痕迹越来越少,山底河床流水潺潺。 沿着公路南行,两侧山体红色渐浓,雅丹地貌连绵起伏,赭红色的岩柱如千军列阵,景观极为奇幻、壮观。 天山神秘大峡谷,当地称之为“克孜利亚”,意为“红色的山崖”,主要由红褐色的巨型山体群组成。 大峡谷是典型的红层地貌,兼具丹霞与雅丹的特征,是在亿万年的风雨剥蚀和山洪冲刷下形成的。走进峡谷,仿佛进入一个奇幻的红色王国,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谷内蜿蜒曲折,造型各异的岩石让人浮想联翩。 你看,这块山石是否像只卧在哪里的犬镇守谷口,故有“神犬守谷”之说。 这座山峰造型奇特状似古堡,而山势盘旋环绕,故此得名“旋天古堡”。 你瞧,这座山峰像昂首的鸵鸟,它应该叫什么好呢? 到了独库公路终点,须在“独库公路终点”纪念碑旁打卡留念,这是一座承载英雄精神的丰碑。纪念碑位于217国道“1075”公里路碑附近的停车区。 站在纪念碑旁,回想一天的经历,独库公路中、南段,将“一日看四季,十里不同天”演绎到极致。从北疆秋高气爽至南疆烈日峡谷,景致急速切换,天地之伟力与筑路之艰辛,皆令人无比震撼。<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注:本篇中部分文字参考网络资料,部分图片由团友提供,在此谨表感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