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绝境活成风景(陈士勇)

勇士葫芦爷

<p class="ql-block">  时隔月余,当我踏上第一级台阶,准备再次攀登屋后的这座小山时,我震惊了!</p><p class="ql-block"> 是的,没错,这是一棵黄瓜。可这究竟又是怎样的一棵黄瓜?</p><p class="ql-block"> 仔细凝视,它的根,与其说是生长,不如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那几缕苍白而坚韧的根须,紧紧抠进石缝最细微的褶皱里。它们没有肥沃土壤的滋养,只能从风雨带来的些许尘埃中,从石头自身缓慢风化的矿物质里,汲取着微乎其微的养分。那根,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粗粝得像老樵夫手上的青筋,布满了与岩石摩擦留下的、永不愈合的伤痕。这是一种何等执拗的生存!它无法向下寻找轻松,而是向上承担艰难。</p><p class="ql-block"> 从这倔强的根上生长出的瓜蔓,则是用生命写出的美篇。它细弱,却像钢丝般柔韧。没有可供攀援的竹架,它便将自己弯成钩,挂住石壁的凹凸;没有坦途,它便匍匐前进,用身体丈量每一寸冰冷的坚硬。它的触须,在空中敏感地探寻,如同盲人敏锐的指尖,一旦碰到任何一点凭借——哪怕是另一块碎石的棱角——便会毫不犹豫地缠绕上去,紧紧拥抱那微不足道的支撑。这蔓,是它在绝境中为自己铺设的、唯一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而那条黄瓜,就成了这石阶上最辉煌的勋章。它的颜色是一种深邃得近乎墨绿的浓缩,仿佛将所有接收到的光与热,都内化为了生命的底蕴。瓜皮算不得光滑,上面有一些浅色的斑纹与小小的疙瘩,像是它与世界抗争时留下的印记。我伸手轻轻触摸,那触感并非温室黄瓜的细嫩,而是一种致密、坚实的凉意,仿佛一条淬过火的碧玉。</p><p class="ql-block"> 我忽然感到一阵羞愧。我们这些生活在“土壤”里的人,拥有规划好的田垄、充沛的水源、扶持的竹架,却常常为一丝风雨、一点贫瘠而怨声载道。我们追求着表面的光鲜与顺遂,渴望一种没有波澜、没有磨痕的“完美人生”。而眼前这条从石缝里长出来的黄瓜,它的一生,从开始就是一个“不”字。环境对它说“不”,命运对它说“不”,但它用整个生命,给出了一个沉默而坚定的回答。</p><p class="ql-block"> 它没有抱怨石头的冷酷,因为它将冷酷化作了个性的棱角;它没有哀叹空间的逼仄,因为它将逼仄转化成了向上的决心;它没有羡慕温室的同伴,因为它独享了最自由的阳光与最清冽的夜露。它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宣言: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生命本身的积蓄的内在力量。</p><p class="ql-block">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条黄瓜!这是一个灵魂,一个从困境中淬炼出的、关于“可能”的奇迹。它像一位无言的禅师,用最朴素的形态,诠释着生命的至理。这让我想起了古人赞美的“松柏之质,经霜犹茂”,而这条黄瓜,它比松柏更触动我心,因为它并非天生傲骨的乔木,它只是一株寻常的、柔软的藤蔓,却完成了本不可能的刚强。</p><p class="ql-block"> 上山下山,人来人往。那么多路人坐足观赏,都没有人触碰它,我,自然也不会摘下这枚凝聚了光、风、挣扎与尊严的黄瓜,它不属于你我任何人的餐桌,它只属于那道石缝,那片天空,和那个将它视为英雄的每一个驻足凝视者。</p><p class="ql-block"> 就让它继续悬挂在那里吧,像一柄碧绿的、叩问命运的号角,在每个清晨,都无声地吹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