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游览 “崇圣寺三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9月19日上午逛完大理古城,下午又开车来到了位于大理西北约1. 5公里处的崇圣寺三塔。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集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于一体,被誉为大理的地标性建筑和佛教文化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天空下着小雨,但这丝毫没影响我们的游览兴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这片圣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座巍峨挺拔的千寻塔,它如同一位威武的将军,屹立于苍山与洱海之间,高达96 .13米,直插云霄 。塔身方正,线条流畅,给人以沉稳与庄重之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永镇山川”作为大理崇圣寺三塔的标志性题词,镌刻于千寻塔的基座大理石上,每个字高1. 7米,苍劲雄浑的笔触与塔体相得益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千寻塔的两侧 ,南北小塔如同两位忠诚的侍卫,静静的陪伴着它。这两座小塔虽不及千寻塔那般雄伟,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它们与千寻塔遥相呼应,共同编织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三塔之下,我们不禁陷入了深思。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承载了无数人的信仰与希望 。它们是大理的灵魂 ,是云南的骄傲, 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每一次抬头仰望 ,都能感受到那份庄重与神圣 ,仿佛能听到古老的佛音在耳边回响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被这雄伟的三塔震撼 了,照片拍了一张又一张, 静萍在大理古城买的花环在雨中更加鲜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阴沉的天空给黄色塔身镀上了一层哑光滤镜 。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静待每一位虔诚的游客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在三塔之间,我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在耳边响起, 这里曾是佛教的圣地 ,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信徒们的虔诚与祈愿 。三座塔的建筑风格各异,但又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静萍昨晚没休息好,身体有些不适,要坐游览车登顶游玩, 于是我们兵分两路约定在大雄宝殿汇合 。暂时的分手,竟还有些依依不舍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这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位于真正的龙脉之上的三塔寺。它是按皇家寺院规格的中轴对称布局,层层递进, 所有的核心建筑都依次排列在这一条线上 。我们就要沿着南北贯穿中轴线自下而上地游览体验每一座殿宇。</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远远地望见高大壮观的崇圣寺的寺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到崇圣寺山门前, 这山门采用仿清代五滴水门楼样式 ,哼哈二将守着山门 。山门上方金底金字的“崇圣寺"匾额,下方悬挂元代高僧圆护禅师手书的金底黑字的“佛都”匾额,都显得格外庄严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穿过山门,便是天王殿(护法殿)。它虽非最宏伟,却是气场之始。 殿前香炉烟雾缭绕, 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的味道, 瞬间将尘世的喧嚣隔在身后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殿中供奉的是5 .7米高的佛教密宗的重要护法神一一大黑天神像。雕像三面六臂,忿怒相,肩、臂缠蛇,披骷髅璎珞,手持长矛。两旁供奉的是四大护法天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天王殿前,有一座精致的小桥横跨过放生池 。放生池中几尾锦鲤悠然地游弋,偶尔跃出水面,仿佛在诉说着水中的故事。 还有两三只乌龟悠闲地爬行,享受着难得的宁静与自在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放生池中,不时的喷出水雾,让这秀美景色更增添了几分仙气与灵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往上就是弥勒殿,迈入殿内光线稍暗,气氛肃穆,迎面而来的是一位众所周知的“欢迎者"一一袒胸露腹、手掐串珠、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菩萨 。他的笑容仿佛在说:“放下烦恼, 既来之则安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当你绕到他的背后, 看到的却是另一位截然不同的护法神 一一手持金刚杵,面容威严的韦驮菩萨。他目光如炬, 审视着每一位来客 ,守护着道场的清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接下来就是南诏建极大钟楼,室内珍藏着大钟,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 ,故名“南诏建极大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钟重达16吨 ,钟声可传数十里 ,被誉为“南中第一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原有的钟楼和大钟毁于清咸丰年间, 现在这口巨大的铜钟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按南诏建极大钟旧制而新造的,高3. 86米,口径2 .138米,钟楼高19 .97米,取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之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 我们撑着伞来到了雨桐观音殿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雨铜观音殿更引人注目 。四周林木环绕,它仿照唐朝高台三重岩的亭台楼阁设计,匾额上的 “ 雨铜观音殿” 五个大字苍劲有力 ,为这里增添了一抹庄重与神圣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雨铜观音铸于南诏中兴二年, 即公元899年。 传说当时大理崇圣寺有一位高僧,曾发誓终身募化铸一铜观音像。当铸到观音像的肩部时, 所准备的铜已经用尽, 正在万般无奈的时候 ,恰好此时天降铜雨,满地铜球,用来铸像,不多不少 ,于是称之为“雨铜观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观音殿一一在大理观音信仰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传说中观音菩萨曾化现,制服恶魔,开辟了大理坝子。因此崇圣寺的观音殿地位崇高,供奉着著名的“阿嵯耶观音”,她那慈祥的面容,给予人心灵的慰藉。这是大理地区独有的佛教造像,堪称镇寺之宝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登上了观音殿的顶楼 , 三塔的雄伟身姿,掩映在绿树丛中,尽收眼底 。这样的美景,足以让人心生敬畏,为之倾倒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们队里的两位摄影高手互相拍出的两张照片,效果还不错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乎我们一顿神拍,淅淅沥沥的小雨都被我们的快乐感染,终于停歇下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静萍早于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广场,在一个小咖啡厅里边给手机充电,边喝咖啡等候我们′′大部队”的到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闲暇之余 ,买了一炷香祈福全家平安、健康长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五人终于在这小咖啡厅里聚齐 。静萍兴致勃勃地讲述着从导游那里听到的新鲜事 ,我们也描述着一路辛苦攀登上来的所见所闻 ,喜悦极致 。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雄宝殿是仿北京故宫太和殿建造,是崇圣寺等级最高 ,处于寺院中心位置的建筑 。拾级而上,大雄宝殿的雄伟气势扑面而来。高悬的横匾 “大雄宝殿"是由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 金底黑字 ,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殿内一场佛事正在这里举行, 梵音缭绕,回荡在幽深的山间。 大殿外廊的众多大红柱子高大而深邃,环绕的大殿,让人感到一种庄重而宁静的氛围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殿前的青铜香炉里,插满了善男信女奉上的香支, 火光点点, 明明灭灭, 如同人世间未曾停歇的渴望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踏入庄严的大雄宝殿,殿内中央,佛祖释迦牟尼坐于莲台之上 ,面容饱满,双耳垂肩,眼帘微垂 。殿中还挂有《宋时大理国苗工张胜温画梵像卷 》珍贵的木雕。这幅被誉为“大理版清明上河图"的长卷。 以其栩栩如生的雕刻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震撼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阴天我们没有拍上三塔倒影的照片,幸好明哲、淑敏在两年前游三塔的留影,弥补了我们这次游览的遗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结束了,我们不仅带走了相机里的图片和视频, 更带走了一份沉重的历史感和对文化的深思 。崇圣寺三塔不仅是大理的象征, 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参观三塔寺,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尊重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每一个石刻、每一座塔尖,每一座殿宇都是历史的见证,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