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我画黄河万里图》让母亲河的涛声再震山河

天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黄河,这条横贯神州大地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最深沉的文化图腾。它裹挟着黄土高原的厚重,奔腾着九曲连环的壮阔,流淌着五千年文明的血脉,每一朵浪花都藏着岁月的故事,每一声涛鸣都刻着民族的记忆。而如今,一首《我画黄河万里图》的歌声,穿越时空、跨越山河,再次将母亲河的雄奇与深情唱响,让那份流淌在民族骨血里的黄河情,在新时代焕发出滚烫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首歌曲的诞生,注定带着黄河独有的磅礴与深情。词作者陈光林先生,是真正与黄河共生的人——他出生在黄河边的热土,孩童时的嬉闹伴着黄河的涛声,成长中的足迹印在黄河两岸的土地,成年后漫长的工作生涯,更是与这条母亲河紧紧相依。数十载春秋,他亲眼见证了黄河的朝朝暮暮:春时的碧波荡漾,夏时的奔腾咆哮,秋时的静水深流,冬时的冰封壮阔;他亲身感受着黄河两岸的风土人情,那些田埂上的炊烟、牧场上的歌声、村落里的笑语,还有黄河儿女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政之余,陈光林先生始终没有放下对黄河的眷恋与书写。这份深沉的情感,化作了《黄河情》《黄河人》《黄河组歌》等一首首饱含力量的歌词,每一首都像一幅生动的画卷,勾勒出黄河的雄姿,诉说着黄河的故事。而这次全新创作的《我画黄河万里图》,更是他数十年黄河情愫的集大成之作——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用最质朴真挚的语言,将黄河的万里风光、千年底蕴与儿女深情娓娓道来;没有刻意的技巧雕琢,却字字千钧、句句滚烫,唱出了对母亲河最深沉的礼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画黄河万里图</p><p class="ql-block">一河浪花万里舒袖</p><p class="ql-block">我画黄河万里图</p><p class="ql-block">万里长歌热血写春秋</p><p class="ql-block">捧起黄河万里图啊</p><p class="ql-block">母亲河安澜在我心中流</p><p class="ql-block">仰望黄河万里秀啊</p><p class="ql-block">母亲河幸福温暖我心头”……几句开篇,便勾勒出雄浑壮阔的意境。歌声起时,仿佛眼前展开了一幅绵延万里的黄河长卷:从巴颜喀拉山的冰雪融水出发,九曲连环奔涌而下,穿过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滋养着华北平原的千里沃野,最终汇入渤海的苍茫辽阔。歌声里,有黄河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有两岸山川的雄奇壮丽,更有黄河儿女对母亲河的赤子之心——那份依赖与感恩,那份自豪与眷恋,都随着悠扬的旋律,直抵人心最深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首歌曲自推出以来,便迅速在各大平台引发热烈反响。从内蒙古电视台的荧屏,到“学习强国”平台的广泛传播,每一次播放都收获无数点赞与共鸣。有人说,听着这首歌,仿佛站在了黄河岸边,感受到了母亲河的雄浑与壮阔;有人说,歌声里的深情让人身临其境,想起了家乡的河、故土的人;更有人说,这首歌唱出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底色,让黄河文化的根脉在歌声中得以传承与延续。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听者,都在这首歌曲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因为它唱的不仅是黄河的风光,更是民族的记忆,是每个人心底那份对故土、对根脉的牵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黄河是一部流动的史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我画黄河万里图》是一首滚烫的赞歌,传递着中华儿女的热爱与担当。陈光林先生用笔墨书写黄河情,用歌声唱响母亲河,让这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它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凝聚,让我们在歌声中重温黄河的壮阔,铭记民族的根魂,汲取奋进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总有一些歌声能够穿越喧嚣,直抵人心。《我画黄河万里图》便是如此,它用最真挚的情感、最雄浑的意境,让母亲河的涛声再次响彻山河,让黄河文化的魅力持续绽放。不妨转发分享这首歌曲,让更多人聆听黄河的故事,感受中华儿女的赤子深情,让这份对母亲河的热爱,在歌声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