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海大观园,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商公路701号。毗邻青浦淀山湖西侧,占地面积约150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一座大型仿古建筑群和现代园林,里面格局是按照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的描写设计而成。园林环境优美,石桥、荷塘、以及亭台楼阁样样俱全,在宅内还有不少描绘《红楼梦》中故事情节的人物蜡像,宛如处处置身于曹雪芹笔下的小说场景之中。</p><p class="ql-block"> 在繁华都市上海的青浦之畔,淀山湖畔,藏着一座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古典园林——上海大观园。它依傍着浩渺湖水,静静诉说着红楼的故事,将书中的绮美与哀愁,丝丝缕缕地编织进每一寸土地、每一道回廊,成为了无数人心中追寻诗意与浪漫的理想之地。《红楼梦》构建了一个绚烂的艺术世界,而上海大观园则将书中场景完美复刻,让人们得以揭开红楼世界的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 踏入上海大观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照壁。阳面浮雕上,女娲补天的坚毅、顽石思凡的灵动、宝玉出世的不凡以及归真返本的怅惘,四组画面将《红楼梦》的传奇开篇浓缩于此,每一道线条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阴面的金陵十二钗群像浮雕,更是栩栩如生,十二位女子或婉约、或端庄、或聪慧,各自的命运在这一方汉白玉上徐徐展开,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 上海大观园还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每年春秋举办红楼艺术节、旅游节等活动。在红楼艺术节上,可欣赏传统戏曲表演,京剧、昆曲、越剧等剧种纷纷登场,重现红楼经典场景,演员唱腔婉转、表演细腻,令人沉浸其中。还有精彩的舞蹈演出,呈现出一场视觉的盛宴。文化讲座也是一大亮点,红学专家分享研究成果和见解,从不同角度解读名著,让人增长知识,激发对《红楼梦》的热爱。旅游节则设有互动活动,如知识问答、手工艺品制作,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在这里,不仅能欣赏美景和参与活动,还能品尝特色美食。红楼宴以《红楼梦》饮食文化为蓝本,还原书中美食,如“茄鲞”做法讲究,口感丰富,“老蚌怀珠”造型美观、营养丰富,体现曹雪芹对美食的见解。还有海棠糕、梅花糕、定胜糕等传统小吃,造型精美、口味香甜,与红楼文化相得益彰,品尝美食时仿佛与书中人物一同进餐,留下难忘的红楼记忆。</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红楼梦》的作者,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名霑,字梦阮或芹圃,号雪芹或芹溪居士。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以及父辈曹颙和曹頫,祖孙三代四人,前后任江宁织造历六十余年。曹玺之妻,曹寅之母孙氏,是康熙皇帝小时的保姆之一。曹寅童年还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由于这种不寻常的关系,曹家深得康熙的信任和赏识,康熙南巡时曾主持过四次接驾大典。曹寅还在任上主持修纂过《全唐诗》和《佩文韵府》。曹寅病逝后,康熙特命其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不久曹颙病逝,康熙又特命曹寅的弟弟曹荃(宣)之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直至雍正五年(一七二七)曹頫被抄家败落为止。曹雪芹成为曹頫的遗腹子,或为曹颙之子。</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幼年“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敦诚《寄怀曹雪芹(霑)》诗:“扬州旧梦久已觉”句下小注),自小生长在一个富贵显赫而又文化气氛浓郁的贵族家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熏陶。“秦淮风月忆繁华”(敦敏《赠芹圃》),当年南方的繁华生活给幼年时代的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家被抄以后全家北迁,随着家境的日益败落,他也落难蛰居在北京西郊一带,跌到了“举家食粥”的境地,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使曹雪芹对封建社会和世态人情有了更深更清醒的认识,从而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残杯冷炙有德色 不如著书黄叶村”(敦诚《寄怀曹雪芹(霑)》),《红楼梦》就是他在北京西郊山村写就的。</p> <p class="ql-block"> 沿着沁芳湖前行,便来到了大观楼。这座巍峨壮观的建筑是大观园的主体建筑,也是元妃省亲时的主要活动场所。大观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楼前的“省亲别墅”牌楼金匾生辉,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荣耀。站在大观楼上,俯瞰整个大观园,园内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青云塔挺拔秀丽,西面的元荡湖波光粼粼,南面的淀山湖烟波浩渺,北面的村落阡陌纵横,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 踏入上海大观园,仿佛进入凝固的红楼梦境。其整体布局将皇家园林的气派与江南园林的秀丽完美融合,以大观楼为主体,“省亲别墅”石牌坊等形成中轴线,展现出对称美和宏大格局,坊额上“省亲别墅”四字诉说着元妃省亲的繁华荣耀。沁芳湖波光粼粼,湖边垂柳依依,游船泛起涟漪,令人沉醉其中。而园林细节处又尽显江南婉约风情,曲折小径、小巧石桥、精致漏窗,花草树木四季美景各异。</p> <p class="ql-block"> 上海大观园的诞生,源于人们对《红楼梦》的热爱与敬意。1978年,上海市园林管理局提出辟建淀山湖风景区的规划设想,建造以《红楼梦》为蓝本的大观园成为其中重要部分。同年11月获批准,选址在青浦杨舍村,这里自然环境优越,为大观园的建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979年征地完成后开始施工,1981年下半年“怡红院”动工,众多园林建筑大师精心雕琢,力求完美呈现原著细节。1988年10月全部竣工并开放,初名上海淀山湖风景区,后多次更名。开放以来,它不仅成为重要旅游景点,还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举办多届红楼艺术节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红楼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潇湘馆则是林黛玉的住处,这里清幽雅致,充满了诗意。馆内被湘妃竹簇拥,一泓清泉绕阶缘屋,盘流竹下。院内的“梨花一枝春带雨”,芭蕉“叶叶心心,舒展有余情”,全是清淡素雅的色调。走进“梨花春雨”书房,房内的古琴、花锄、湘妃榻以及各种老红木家具等古色古香的陈设,让人仿佛看到了林黛玉在这里抚琴吟诗、葬花伤怀的身影。林黛玉的才情与多愁善感,与这小巧玲珑、清新脱俗的潇湘馆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潇湘馆,掩映在翠竹的绿意中,馆前栽种的湘妃竹上斑斑点点,恰似黛玉的相思泪痕。推开花窗,可见一泓曲水环绕着太湖石堆砌的假山,水中锦鲤游弋的身影倒映在雕花窗棂上,形成流动的画卷。案几上摆放的焦尾琴、博山炉、连熏香都是按书籍复原的“梦甜香”,让人们恍惚听见黛玉吟诵《葬花吟》的哽咽声。</p> <p class="ql-block"> 怡红院是贾宝玉的住所,这里处处洋溢着富贵之气。院内的书房、卧室、客厅布局精巧,游廊连接四处,举目皆是景致。左侧的嶙峋奇石旁,阔叶芭蕉与虬枝苍劲的罗汉松相互映衬,右侧的海棠花娇艳欲滴,仿佛在诉说着贾宝玉的多情与纯真。走进书房,案上的笔墨纸砚仿佛还散发着墨香,让人不禁想象着贾宝玉在这里读书写字、吟诗作对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转过九曲回廊,眼前豁然开朗。怡红院朱红色的楼阁金碧辉煌,院中那株“女儿棠”正值花期,重重叠叠的粉色花朵压弯了枝头。室内陈设极尽奢华:苏绣屏风、紫檀多宝阁、掐丝珐琅熏笼,连痰盒都是翡翠雕琢的。站在二楼凭栏远眺,正好将大观楼的全景收入眼底,难怪贾宝玉说这里是“第一行幸之处”。</p> <p class="ql-block"> 蘅芜苑,这里是薛宝钗的居所,这里简洁素雅,却又不失大气。苑内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几株香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薛宝钗的端庄稳重、聪慧大方,在这蘅芜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走进蘅芜苑,仿佛能感受到薛宝钗那种沉稳内敛的气质,让人不禁心生敬佩。</p><p class="ql-block"> 蘅芜苑,令人称奇的是整座建筑不施彩绘,素白的墙面衬着深褐色的梁柱,院中遍植香草异卉。设计师巧妙利用建筑围合出七处小天井,毎一个天井栽种不同药草,行走其间能闻到簿荷、藿香、谜迭香等香气交替浮现,暗合宝钗“冷香丸”的意境。轩后一株老梅斜出墙外,冬日来看定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绝景。</p> <p class="ql-block"> 稻香村,是根据《红楼梦》中李纨母子的居所设计的一处田园风格的景点,具有浓郁的农家风情。园内采用清幽俭朴的田园村舍设计,前后两院布局,前院有酒肆和菜园,后院为三间茆堂(茅草屋顶的房屋),门窗梁柱均保持木材本色,未加彩绘,体现朴素自然的风格。院内设有土井、辘轳、茅草亭等乡村元素,营造出“青篱土井,茅舍泥墙”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稻香村,墙外遍植杏树,坡前种植蔬菜瓜果,还原了《红楼梦》中“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田园景象。游客可在此感受与园内其他华丽建筑截然不同的朴素氛围,体验《红楼梦》中描绘的“盛世无饥绥,何须耕织忙”的理想化田园生活。这里是大观园独具特色的外景点,展现了古典园林中“雅俗共赏”的设计理念。这里是(贾府寡妇)和其子贾兰的住所,象征清净守节、远离富贵暄嚣的生活态度。</p> <p class="ql-block"> 上海大观园四季如画。春天,这里是花的海洋,梅花傲雪绽放,杏花、桃花、梨花相继盛开,垂柳依依,桃花飘落,美不胜收,让人不禁联想到宝玉、黛玉在这烂漫春光里的故事。夏天绿树成荫,沁芳湖荷花绽放,与亭台楼阁相互辉映,令人陶醉,此时还能想象宝玉、黛玉等人在夏日里的悠闲时光。秋天金黄火红,银杏、红枫装点园子,蘅芜苑门口的红枫格外引人注目,稻香村则充满丰收的喜悦,美景与哀愁在这里诗意交织。冬天银装素裹,雪花中的亭台楼阁宁静纯洁,栊翠庵红梅傲雪绽放,漫步其中,能感受到冬日独有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上海大观园,园内古树名木是独特的风景,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共有76株古树,涵盖多种品种,树龄超100年的有38株,最古老的紫薇树龄达700年,被称为“荣国树王”,虽饱经风霜,却仍每年绽放。怡红院门口罗汉松和芭蕉特色鲜明,与原著描绘相互呼应。蘅芜苑内胡颓子等古树与薛宝钗的性格相得益彰。藕香碑楼旁的桂花树见证过诸多热闹场景,古树名木与园内景观相互映衬,构成独特风貌,承载着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上海大观园,不仅是一座仿古建筑的杰作,更是一部立体的《红楼梦》。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亭台楼阁之间,感受着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典雅;你可以穿梭在花丛树影之中,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你还可以沉浸在红楼故事里,品味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与世事的无常。无论是春日里的繁花似锦,夏日里的荷花映日,秋日里的枫叶如火,还是冬日里的银装素裹,上海大观园都有着别样的风情和韵味。</p><p class="ql-block"> 上海大观园,将红楼文化与江南园林完美融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是对《红楼梦》的生动诠释,也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这里,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无论是欣赏建筑、领略美景、参与活动还是品尝美食,都能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与感悟,它就像一部立体的《红楼梦》,给予人们丰富的文化滋养。走进上海大观园,或许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红楼答案 ,它不仅是一处景点,更是一座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文化殿堂。上海大观园,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部活生生的“红楼梦”。置身其中,让人们沉浸在古典韵味、领略名著魅力、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好去处,如果你喜欢这里的古典园林建筑,喜欢这里的亭台楼阁,喜欢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悲欢离合的故事,就赶快来这里感受古典文化的神奇魅力吧!</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