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日一学:</p><p class="ql-block"> 各位,真正的“大善”是像大海那样处下。何况“处下”又不是要我们当懦夫。相反,“处下”是叫我们稳稳当当地“处上”。只有“处下”,才能守柔安静,厚积薄发;只有“处下”,才能“处上”成就参天大树,成就九层楼台。</p><p class="ql-block"> 所以圣人——</p><p class="ql-block">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p><p class="ql-block"> “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p><p class="ql-block"> 🔺按照世间法来讲:作为圣贤之人,想要使一方人民团结和谐,就一定要谦和,要与人民打成一片,处人民之下;想要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衣食无忧,就一定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勤恳劳作,以百姓心为心,从而让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圣人即使当官或做领袖,也都会以身作则,大公无私地利益百姓,也必受百姓爱戴。像这样低调处下,不自高自大,不盛气凌人的圣人,天下人民谁会不敬仰他?</p><p class="ql-block"> 这个解释对于世间来讲非常积极。如果做官的真能端正自己“公仆”的位置,他必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天下必定太平。</p><p class="ql-block"> 而一些低劣的学者居然把这章解释成投机取巧的【为人处世篇】。说什么:要做人上人,就先卑躬屈膝做人下人,才能博取他人欢喜;要做人前人,就要先做人后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提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摘自妙法堂《道德经》第六十六章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