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游全记录之(十八)约翰内斯堡钻石博物馆,摄影:山水顽石,I D:1939710

山水顽石

<p class="ql-block">10.5.一大早离开克鲁格国家公园旅馆,返回约翰内斯堡,全程500多公里。途中经历警察👮🏻‍♂️拦车索要午餐、伊兰泽尼汽车抛锚,耽误了近一小时,在当地时间晚上七点多到达约翰内斯堡钻石博物馆。让我们感概的是博物馆本该5点下班,但在当地导游艾迪先生的努力下,该博物馆一直等我们到来……</p><p class="ql-block">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钻石博物馆是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主要展示钻石的历史、开采和加工过程。</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概况</p><p class="ql-block">结合博物馆与商店功能,设有钻石开采、加工及价值介绍的展区 。 ‌通过图片和讲解,介绍钻石的发现、开采技术及加工流程 。 ‌</p> <p class="ql-block">钻石巨头画像</p> <p class="ql-block">佩戴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库里南钻石(外文名:Cullinan Diamond)是1905年1月25日发现于南非扎伊尔伯里梅尔普雷米尔矿区的天然钻石,原石重3106.75克拉,长100毫米、宽65毫米、厚50毫米,为迄今全球最大的钻石原石。据宝石界专家估算,其价值高达75亿美元,地质学家推测其仅为原始晶体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尚未发现</p><p class="ql-block">1907年南非政府以15万英镑购得该钻石并赠予英王爱德华七世,交由荷兰阿舍尔公司耗时8个月切割成9颗主钻(库里南Ⅰ-Ⅸ号)和96颗小钻,总重1063.65克拉。最大两颗分别为530.2克拉的梨形“库里南Ⅰ号”(镶嵌于英王权杖)和317.4克拉的长方钻“库里南Ⅱ号”(镶嵌于帝国皇冠)。其余钻石被制成胸针、项链等饰品,现存于伦敦塔珍宝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女王皇冠、权杖</p> <p class="ql-block">皇冠、权杖、钻石原石均是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非洲:钻石的宝藏之地</p><p class="ql-block">在全球的钻石版图中,非洲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钻石产量和储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p><p class="ql-block">南非,作为非洲乃至世界钻石产业的佼佼者,拥有着悠久而辉煌的钻石开采历史。1867 年,南非发现了第一颗钻石,从此拉开了南非钻石产业的大幕。金伯利大洞是南非钻石开采历史的标志性地点,这里曾经产出了无数珍贵的钻石。在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金伯利大洞的钻石开采达到了鼎盛时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如今,金伯利大洞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向人们展示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钻石开采历史。除了金伯利大洞,南非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钻石矿区,如<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普列米尔钻石矿。这个矿区以产出大颗粒、高品质的钻石而闻名于世,著名的卡里南钻石就诞生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库里南钻石奇迹:</span>1905 年 1 月 25 日下午 5 时,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山,阳光洒在深邃的矿坑中,一名黑人矿工像往常一样在距离地面 12 米深的矿坑内劳作。突然,一抹独特的光芒吸引了他的目光,在昏暗的矿坑中,一块小石头闪烁着奇异的光泽,与周围的矿石截然不同。出于好奇与谨慎,他立刻叫来了白人矿监弗雷德里克・韦尔斯。韦尔斯迅速赶到,他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小心翼翼地将这块神秘的石头从矿坑中挖出。当石头完全暴露在阳光下时,它绽放出的璀璨光芒让韦尔斯震惊不已。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非凡的发现,于是急不可耐地跑回办公室,向同事们展示这个惊喜。然而,同事们最初却对他的发现表示怀疑,甚至有人将这块被视为珍宝的石头随手丢出窗外,坚称那不过是一块普通的水晶。</p><p class="ql-block">远在约翰内斯堡家中休闲的托马斯・卡里南接到电报后,也心存疑虑,认为他们发现的或许只是一块常见的水晶。但当正式的鉴定报告摆在面前,确认这是一块巨大的高品质钻石时,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这颗钻石重达 3106 克拉,大小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纯净透明,还带有淡蓝色色调,是极为罕见的最佳品级钻石。</p><p class="ql-block">这颗惊世钻石最终以矿山的拥有者,也就是时任普雷米尔钻石公司老板托马斯・卡里南的姓氏命名,被称为 “卡里南钻石”。</p><p class="ql-block">卡里南钻石的发现,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当时的世界引发了轩然大波。43 岁的卡里南得知消息后,兴奋不已,他立即让人制作了 12 件复制品,赠送给亲朋好友,与他们分享这份巨大的喜悦。随后,他又在约翰内斯堡举办了一场极为豪华的庆祝公宴,邀请各界名流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这枚钻石在约翰内斯堡首次公开展出时,场面异常火爆,3000 张门票在短短 25 分钟内便被抢购一空,还有 5000 人因未能购得门票而被挡在门外,人们对这颗巨大钻石的好奇与热情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卡里南钻石的巨大价值和独特魅力,使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当时的南非德兰士瓦政府深知这颗钻石的非凡意义,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权衡,决定以 15 万英镑的高价买下这颗巨钻 。在 1907 年 11 月 9 日,为了祝贺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 66 岁生日,南非德兰士瓦政府将卡里南钻石作为一份无比珍贵的生日礼物,赠送给了英国王室。</p><p class="ql-block">这颗珍贵的钻石在运输过程中,可谓是惊险万分。为了确保它能安全抵达英国,人们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最初,南非政府对外宣称将派遣一艘全副武装的军舰,以最高级别的安保措施护送卡里南钻石。军舰上布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戒备森严,仿佛即将运送的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物资。这个消息被大肆宣扬,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让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着这艘军舰的一举一动。</p><p class="ql-block">然而,这其实只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障眼法。在人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军舰上时,真正的卡里南钻石却被悄然放入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挂号邮包中。这个邮包没有任何特殊的标记,就像无数普通的信件包裹一样,被送上了前往英国的邮船。邮船在茫茫大海中平稳地航行,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看似平凡的邮包中,竟然装着价值连城的卡里南钻石。经过漫长的海上航行,邮船终于安全抵达英国。卡里南钻石顺利完成了它的第一次跨国之旅,成功交到了英国王室的手中,这也为它后续更加传奇的经历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1908 年初,英国王室将卡里南钻石送到了当时琢磨钻石最权威的城市 —— 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交给约・阿斯查尔公司进行加工。这颗巨大的钻石原石给加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它的体积实在太大,如果切割过程中稍有不慎,这颗价值连城的钻石就可能被打碎成一堆价值大打折扣的小碎片。</p><p class="ql-block">约・阿斯查尔公司的首席工匠约・阿斯查尔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他花费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卡里南钻石的研究中。他仔细观察钻石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它的纹理、色泽、内部结构等。为了找到最佳的切割方案,他按照钻石的大小和形状,精心制作了一个玻璃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了一套专门用于切割的工具。在正式切割之前,他先用这些工具在玻璃模型上进行反复试验,不断调整切割的角度、力度和方法,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p><p class="ql-block">1908 年 2 月 10 日下午,决定卡里南钻石命运的切割时刻终于来临。</p><p class="ql-block">经工匠的精心设计与切割卡里南钻石沿着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完美地裂为两半,即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卡里南钻石被成功劈开后,由三个技艺精湛的工匠接手进行琢磨。经过长达 8 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一共琢磨出 9 粒大钻石和 96 粒小钻石。这些钻石总重量为 1063.65 克拉,虽然仅为卡里南原重量的 34.25% ,但每一颗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成为了稀世珍宝。</p><p class="ql-block">在这些切割后的钻石中,最著名的当属 “非洲之星”。“非洲之星” 是卡里南钻石上最大的一颗,重达 530.2 克拉,大小为 58.9mm×45.4mm×27.7mm ,呈梨形,共拥有 74 个刻面。它带有淡蓝色调,近乎完美无瑕,曾是世界上最大的 D 色梨形刻面钻石。1910 年,爱德华七世因病离世,次子乔治五世继承王位。<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乔治五世命令珠宝匠人将这枚价值连城的 “非洲之星” 镶嵌于英国国王权杖的正中心,正上方则是那颗镶嵌有十字架的大克拉紫水晶。</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从此,这根权杖成为了英国王室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在英国王室的重要仪式和活动中频繁亮相。之后继位的乔治六世、伊丽莎白二世都曾手持这枚镶嵌有 “非洲之星” 的英王权杖,出现在加冕典礼上,</span>接受众人的敬仰和祝福。2023 年 5 月 6 日,在查尔斯王子的加冕典礼上,查尔斯头戴帝国王冠,手持 “非洲之星” 权杖完成加冕仪式,再次向世界展示了这颗传奇钻石的魅力和英国王室的威严。</p><p class="ql-block">除了 “非洲之星”,其他的钻石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归属和意义。“非洲之星二号”,也称 “库里南二号”,重量为 317.4 克拉,方形,共 64 个面,是世界第二大钻石,现镶在英王冠下方的正中,为英王的皇冠增添了无尽的光彩。“库里南三号” 为梨形,重 94.4 克拉,镶在英女王王冠的尖顶上,仿佛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女王的头顶闪耀。“库里南四号” 为方形,重 63.6 克拉,它镶饰在英女王王冠的边上,与其他钻石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女王王冠上的华丽装饰。这些钻石不仅是珍贵的珠宝,更是英国王室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它们见证了英国王室的兴衰荣辱,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和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文字介绍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卡里南钻石的价值堪称天文数字,令人惊叹。从重量上看,它原石重达 3106 克拉,在钻石世界中独一无二。相比之下,一般的钻石能达到 1 克拉就已经具有较高的价值,而市面上常见的钻石大多在 0.1 - 0.5 克拉之间。即使是著名的希望钻石,重量也仅为 45.52 克拉 ,与卡里南钻石相比,犹如繁星与明月,差距巨大。</p><p class="ql-block">在品质方面,卡里南钻石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色调,属于钻石中的顶级品质。根据钻石的 4C 标准(重量、颜色、净度、切工),卡里南钻石在颜色上接近无色,属于最高等级的 D 级;净度极高,几乎没有瑕疵;虽然原石未经切工评价,但切割后的成品钻石,如 “非洲之星” 等,切工完美,将钻石的火彩和光芒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高品质的钻石在市场上极为罕见,每克拉的价格可达数万美元甚至更高。</p><p class="ql-block">卡里南钻石的稀有度更是让它的价值飙升。大颗粒、高品质的钻石在自然界中本就稀缺,而像卡里南钻石这样的巨钻,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它的发现概率极低,据统计,在钻石开采历史上,发现超过 1000 克拉的钻石原石的次数屈指可数。这种极度的稀有性使得卡里南钻石成为了财富的象征,其价值难以用金钱来衡量。</p><p class="ql-block">卡里南钻石不仅仅是一件珍贵的珠宝,更是铭刻历史的文化符号,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见证了南非的殖民历史,从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与南非的命运紧密相连。当时的南非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卡里南钻石被送给英国王室,成为了英国殖民统治的象征之一。它也见证了英国王室的辉煌与变迁,被镶嵌在英国国王的权杖和皇冠上,成为了英国王室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英国王室的重要仪式和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p class="ql-block">在文化方面,卡里南钻石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传奇,激发了无数人的想象和创作灵感。它频繁出现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成为了文化创作的重要素材。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那颗璀璨的 “海洋之心” 虽然是虚构的,但它的原型就来源于卡里南钻石这样的传奇巨钻,让观众对钻石的神秘和美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在文学作品中,卡里南钻石也常常被提及,如在柯南・道尔的小说中,就曾出现过类似卡里南钻石的珍贵宝石,成为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这些作品的广泛传播,使得卡里南钻石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成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最原始的开采方式</p> <p class="ql-block">钻石开采模型展示</p> <p class="ql-block">走进钻石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个璀璨的宝石世界。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钻石,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诉说着它们背后的故事。从珍贵的无瑕钻石到色彩斑斓的彩钻,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您可以深入了解钻石的成因、开采过程以及加工技艺,感受钻石的魅力与神秘。南非钻石博物馆陈列珍贵钻石,通过这些展品,您可以尽情领略钻石的迷人之处。</p><p class="ql-block">南非的钻石博物馆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其中,四大钻石之一的“南非之星”更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让人领略到了钻石的璀璨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下这些钻石原石,在其它地方是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名人签字题词</p> <p class="ql-block">展示的钻石加工器械</p> <p class="ql-block">钻石联盟国家</p> <p class="ql-block">在编排这集美篇时,收到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第十一期,其中一篇《钻石危机》副标题是“世界钻石是被河南小县‘硬控’了吗?”<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个小县就是柘城县!</span></p><p class="ql-block">大致意思是:2019年,中国国家科学院在人造钻石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攻克了培育钻石的“量产难题”。从那以后,河南商丘柘城县,就像插上了火箭一样,飞速崛起,变成了“地方钻石工厂”,一年就能生产出1000万克拉的钻石,单颗重量达156.47克拉。大约占世界钻石量的75%,天然钻石价格暴跌60%。更牛的是,柘城县生产的钻石品质超一流,净度都能达到VVS级别,颜色是D,切工达到3EX的顶尖水准。这全是在工厂里“机械化”生产出来的,每一步都可以精准把控,竟然还能按客户的特殊需求定制,做出“专属定制”的钻石。</p><p class="ql-block">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修改了维持62年的“钻石定义”,将定义中的“天热”一词删除。自此,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均被定义为钻石,并被社会认可。这就是人造钻石的“元年”,美国宝石研究院(GIA)也为培育钻石出具与天然钻石相同的4C(颜色、净度、切工、克拉重量)权威证书。</p><p class="ql-block">读完国家地理杂志这篇文章,让我大开眼界,改变了我固有的钻石一定是天然的观念。在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说:“南非的钻石,免税后比北京‘菜百金店’的便宜30%左右”!也许他们忽视了河南省柘城这个新秀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在此也希望像我一样的“钻石”盲人开眼,选购国产品牌!</p> <p class="ql-block">合成钻石</p><p class="ql-block">用人工方法制成的宝石级金刚石</p><p class="ql-block">合成钻石(Synthetic Diamond)又称人造钻石、培育钻石,是一种由直径10到30纳米的钻石结晶聚合而成的多结晶钻石,莫氏硬度十级,与天然钻石具备相同的物理、化学特性,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价格的二十分之一左右。</p><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就在院士列昂尼德·韦列夏金的领导下合成大颗粒宝石级钻石,并在70年代开始出口。在西方,第一个合成大颗粒宝石级钻石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它于1970年培育出了第一颗克拉以上的合成钻石晶体。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住友电子工业公司和英国戴比尔斯公司也先后掌握了合成宝石级钻石的技术。1991年,苏联解体后,市场上也正式出现了来自俄罗斯的宝石级合成钻石。1993年,美国查塔姆公司正式宣布,向市场投放100颗来自俄罗斯的宝石级合成钻石。1999年元旦,另一批来自俄罗斯其他部门的合成钻石也投入了美国市场。如此,宝石级合成钻石终于正式登场。</p><p class="ql-block">合成钻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叫化学气象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法;另一种叫高温高压法(high pressure hightemperature),简称HPHT法。一般来说,在中国基本使用HPHT法对钻石进行培育,国外则CVD法使用较为频繁。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近3000万克拉,其中中国产能占比超75%,成为全球最大的培育(合成)石生产国,在全球培育钻石产业享有话语权。国内培育钻石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两地。行业内有“培育钻石看中国,中国钻石看河南”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钻石博物馆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