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里的念想——乐彩云学书法的故事

江南风

<p class="ql-block">天宫之城的午后,总带着点慢悠悠的暖意。乐彩云把刚写好的一张楷书晾在桌上,阳光透过窗棂,在宣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连带着那墨迹似乎都泛起温润的光。</p><p class="ql-block"> 她拿起笔,指尖轻轻摩挲着笔杆,忽然就想起父亲来。</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读过私塾的,一双手握惯了毛笔,写出来的字骨力劲挺,像他做人一样端正。小时候,她总爱趴在桌边看父亲写信,看那毛笔在红格纸上游走,一点一提都有讲究。父亲常叹着气说:“现在学校不教这个了,可惜哟。”说这话时,他会把毛笔递给她,让她握着试试。她那时年纪小,只觉得笔杆沉,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父亲却不恼,只笑着说:“慢慢来,能把字写周正了,人也能立得稳。”</p> <p class="ql-block">后来父亲走了,那支陪伴他多年的狼毫笔,乐彩云一直收在抽屉里。她总想着要好好学,却被生活推着往前赶——年轻时进了企业劳资科,天天跟报表、档案打交道,忙得脚不沾地。直到有一回,整理旧档案时,她翻到一叠解放前的文书,泛黄的宣纸上,那小楷写得一丝不苟,笔画间藏着一股沉静的气,像秋日的湖面,看着就让人心安。她捧着那几张纸,看了又看,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原来字可以这么好看,原来笔墨里藏着这么大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那之后,学书法的念头就像颗种子,在心里发了芽,却总没机会破土。直到去年,文化特派员项目走进天宫之城,青藤书画院开了书法班,乐彩云几乎是第一时间报了名。</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上课,握着老师递来的新毛笔,她忽然想起父亲的话,鼻尖有点发酸。老师教他们执笔、运腕,讲“横平竖直”里的道理,她听得格外认真,笔记记得密密麻麻。回家后,她找出父亲那支旧毛笔,泡在温水里,看着笔锋慢慢舒展开来,像是完成了一场跨越时光的交接。</p> <p class="ql-block">如今,每个周四下午去书画院上课,成了乐彩云最盼的事。老师总夸她“有悟性”,说她的字里带着股韧劲儿。她知道,那是父亲的念想,是旧档案里那手好字的感召,更是这迟来的机会,让心里的种子终于能在墨香里好好生长。</p><p class="ql-block">傍晚收笔时,她对着那页写得渐渐像样的楷书笑了。窗外,天宫之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撒在人间的星子。她想,父亲若是知道,该会多高兴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