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短篇小说:木门吱呀,择途有声

神秘(安杰)

<p class="ql-block">昵称:神秘</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209987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宅的枣木木门总在风里发出吱呀声响,暗红色漆皮剥落的木纹,像极了祖父布满皱纹的手掌。门轴上的铜环被岁月磨得发亮,每次叩击都能发出浑厚的回响,穿透院墙,落在巷口那棵老槐树下。这扇门,既是界定家与江湖的物理界限,也是藏着命运伏笔的隐喻,见证着三代人门里门外的牵挂与抉择。</p><p class="ql-block"> 我对这扇门的记忆,始于童年某个飘着槐花香的清晨。那时总爱扒着门缝往外瞧,看巷子里挑着担子的货郎走过,听他的吆喝声裹着风从街那头飘来。祖父坐在门槛上编竹篮,竹条在他手里翻飞,偶尔抬头对我说:“门里是家,门外是江湖,择门如择路,一步错步步错。”可在我眼里,门里是祖母熬粥的香气,是藤椅上摇晃的蒲扇,是夜晚灯下祖父讲不完的薛仁贵征西;门外是和伙伴追逐嬉闹的身影,是雨后泥泞的石板路,是通往村外河滩的小径。那扇门像一道温柔的界限,将安稳与热闹轻轻隔开,却又在推开门的瞬间,让我懵懂体会到“界”与“渡”的深意——门里的温暖,是门外闯荡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上学后,这扇门成了离别与择路的见证。每个清晨,祖父会替我拉开门闩,看着我背着书包蹦跳着消失在巷尾,总不忘叮嘱:“进了学堂的门,就要守规矩、肯深耕。”他说自己年轻时,曾站在“务农”与“教书”两扇门前徘徊。彼时村里缺教书先生,村长三番五次上门劝他,说学堂的门需要有人守;而家里的几亩薄田,也等着人耕种养家。祖父犹豫了半月,最终在一个清晨推开了学堂的门,这一守便是四十年。“门的核心是准入,也是责任。”他常说,“求学有治学之门,需以谦逊为钥、勤勉为阶;立身有处世之门,需以诚信为基、德行为本。”傍晚时分,我总会远远望见那扇门虚掩着,门里透出昏黄的灯光,祖母的身影在门框里晃动。有一次贪玩晚归,远远看见祖父站在门口,身影被路灯拉得很长。他没有责备,只是轻轻拉开门:“外面风大,快进来。”那一刻,门里的暖意裹着灯光涌出来,让我懂得:有些门是永远为你敞开的退路,也是教会你谨慎择途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十八岁那年,我收到外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离家那天,祖父执意送我到门口。他伸出手,指尖在木门斑驳的漆皮上摩挲片刻,转而拍了拍我的肩膀:“出去了,要好好选门、好好守门。”他说起邻村的王叔,年轻时跟风踏入“投机倒把”的门,赚了些快钱却始终不安,后来工厂倒闭,他及时抽身回到田里种果树,虽辛苦却踏实,这便是“金蝉脱壳”的智慧。“世间之门万千,耀眼的未必是善门,朴素的或许更长远。”祖父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制的小钥匙,“这是老宅的备用钥匙,记住,无论你推开了哪扇门,这扇门永远为你留着。”我攥着钥匙,转身推开门,不敢回头。走到巷口回望时,看见祖父依然站在门口,那扇木门在他身后半掩着,像一只守望的眼睛。那一刻忽然明白,所谓门里门外,既是牵挂的两端,也是选择的十字路口——我推开的不仅是离家的门,更是一扇通往人生新阶段的机遇之门。</p><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后,我在城里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却在入职第三年遭遇了职场困境。部门经理拉我加入一个“灰色项目”,说只要跨过这扇门,升职加薪指日可待。那些日子,我整夜失眠,眼前总浮现出老宅的木门和祖父的叮嘱。最终,我选择推开办公室的门,递交了辞职信。离职那天,我给祖父打了个电话,他在电话那头说:“做得对,入错门不可怕,有转身的勇气就好。”后来我换了一份踏实的工作,从基层做起,一步步走到现在,才真正体会到祖父说的“入门是起点,修行在个人”。</p> <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老宅的木门渐渐少了叩击的声响。祖父去世后,我很少再回老宅,只是偶尔在梦里,会听见那熟悉的吱呀声。去年深秋,我带着妻儿回到巷口,老槐树的叶子落了满地,像铺了一层金黄的绒毯。老宅的木门紧闭着,铜环上蒙了一层薄尘,我掏出那枚珍藏多年的铜钥匙,插进锁孔轻轻转动。“吱呀——”一声,门开了,仿佛唤醒了沉睡的时光。院子里的杂草没过膝盖,藤椅孤零零靠在墙角,椅面上落着几片槐叶;祖母熬粥的灶台早已冰冷,砖缝里还嵌着当年的柴火灰,墙上挂着的黑板上,依稀留着祖父当年写的“劝学”二字。</p><p class="ql-block"> 儿子好奇地摸着门上的木纹,问我:“爸爸,这扇门为什么这么旧呀?”我蹲下身,指着门板上深浅不一的痕迹:“这上面藏着爷爷的故事,也藏着我们家的故事。”风穿过院墙,卷起地上的槐叶,木门再次发出吱呀声响。这一次,我没有急于离开,而是牵着妻儿的手,静静地站在门里。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门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人生路上那些明灭不定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我忽然懂得,祖父留给我的,从来不止一枚钥匙,而是择门的智慧、守门的坚守与转身的勇气。这扇斑驳的木门,既是情感的容器,装着离别与重逢、牵挂与期盼;也是人生的标尺,丈量着界限与通途、阻隔与连接。门里门外,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两端。门里的温暖滋养了门外的闯荡,门外的风雨沉淀了门里的安稳;门里的牵挂是择门的底气,门外的修行是守门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风又起,木门吱呀作响,像是在回应巷口老槐树的低语,也像是在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择途与坚守。我知道,这扇门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在不断地推门、守门、转身中前行。而那些关于门里门外的智慧,终将随着这吱呀声响,代代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