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8年我的婚宴定在国庆节那天。母亲说她有六个儿女(我排行老五),前面的几个结婚都没有摆酒席,这次轮到我了,她想让我张罗张罗拉个场子,请两个厨师,摆几桌酒席,把亲戚朋友接过来一起热闹热闹。</p><p class="ql-block"> 此事说起来很容易,但要做起来那就很难了。第一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紧张匮乏,鸡鱼肉鸭都是凭票供应或者有领导人的批条。第二厨师不好请,酒楼的厨师没有领导的点头是不能擅自到你家主厨的,更何况是两天。第三哪来的那些桌椅板凳和婚宴的场子。</p><p class="ql-block"> 这些事急得我直抓头。这时有人向我推荐战友周怀斌,他当时是洪湖肉联厂供销科科长。我知道他人脉广泛,脑袋瓜子灵活,并且有一张十分幽默而又滑稽的嘴。熟悉他的人说他可以把水说得点燃灯。曾有人讲过他的一个小故事:说他随工作组到农村驻队,生产队开大会时有个社员牢骚满腹地说,把粮食生产搞上去就是要肥!他听了站起来回答那个社员道:“过去我们有了化肥,这次我又给生产队搞来了磷肥,如果大家还说没有肥,我看这秧就只有插到屁股上了!……。”他的话刚落音会场上就哄堂大笑,蛮尴尬的场面一下子活跃起来。</p><p class="ql-block"> 果然他不负众望,婚宴的场子他找我家隔壁的地毯厂借了个废弃的仓库;桌椅他找饮食公司借来了二十多套;做婚宴的厨师,他找到洪湖大酒楼的领导说:我家表弟办婚宴,想找贵单位借两位厨师……。人家一看他是肉联厂的供销科长,二话没说就给安排了。最后就是鸡鱼肉鸭的问题了。那个时候可是计划经济时代,什么东西都凭票供应甚至连生姜都要领导批条子!</p><p class="ql-block"> 当时鸡魚肉鸭可凭结婚证购买些。不够的他这位肉联的供销科长开条子可以补充些。我记得当时的鲜鱼特别紧张,就是有结婚证的批条,在食品公司也拿不到货。这时他灵机一动给县水产公司业务科打电话,向他们借马上要进冷库的鲜鱼一百斤。</p><p class="ql-block"> 棘手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的被他解决了。文章的开头曾说在那个年代,连生姜都要领导批条子买。是的做大菜不能没有生姜,厨师叫我派人上街去杂货店买,回来的人都两手空空。这时周怀斌临危受命,不一会儿他就提了半蓝子的生姜来了,他跟厨师说这是在酱厂仓库找到的,有点白斑,你看能不能用?厨师低头瞄了一眼,高兴的说道:能用能用,俗话说乱姜不乱味……。</p><p class="ql-block"> 婚宴十分成功,按时按点开席,一共有近二十桌,并且菜品十分丰富,味道绝美一流。当宾客们尽情享用时,他们怎知道这些在后台工作师傅们的辛苦,又有谁知道是周怀斌在当我婚宴的家?</p><p class="ql-block"> 一晃到现在都四十七年了。去年在战友会上我与周怀斌重逢好高兴,他拍拍我的肩膀说道:“家清还记得你结婚办酒席连桌椅板凳都是我给你借的!……。”我说我怎么能忘记呢?战友是生死之交,战友的情义是岁月磨不掉的牵挂!他握着我的手好久舍不得放下。</p><p class="ql-block"> 这时他虽然思维还清楚明白,但岁月已经把他的身板压弯了,走路要拄拐杖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9月12日有战友打来电话告诉,说他因脑溢血在武汉协和医院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很突然!虽然我知道他身体曾有过中风,但轻微,治疗后没出现过后遗症,身体恢复得蛮好,还经常参加京剧票友演唱活动,记得去年战友见面会上,他还上台表演了一段京剧“我们是工农子弟兵,进深山救穷人……”。他喜欢文艺也有这方面的天赋,他在部队曾是我们宣传队的队长。曾带领我们参加了北海舰队的文艺调演,曾获得过奖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像的右边是他,第二排左边往右边数第三位是我)</p> <p class="ql-block"> 他是个很能干的人,是个既有情义又有担当的人。我的婚宴如果没有他的鼎力相助,不可能那么的完美并令人长久的回味与留恋。</p><p class="ql-block"> 斯人已西去,但愿他在那边还是那样的幽默与机灵,但愿农民兄弟也不会再找他要化肥了……。</p><p class="ql-block"> 杨家清2025年11月17日于武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