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天</p> <p class="ql-block">10年前</p> <p class="ql-block"> 那天,艳发了张照片来,在照片下方写了句“曾经的热闹一去不复返”。</p><p class="ql-block"> 10年前,我们曾在这里拍照留念,拍照时谁也没想到这个“野山音乐吧”会像现在这样如此凋零。</p><p class="ql-block"> 那时,一切都美好。空气那么新鲜,阳光那么明媚,永宁河水那么清澈,我们那么得意。</p><p class="ql-block"> 这“野山音乐吧”是区上奖励给我的一间板材建筑的小屋,一楼一底。这是在桂局的领导和鼓励下进行的,他要求我把这小屋搞成个音乐茶馆,划了六万元用于装修和购置设备。于是我购置了圆桌、沙发,小凳,购置了电视机,唱机,音响和茶馆以及音乐吧所需的各种小件。</p><p class="ql-block"> 区上邀请著名导演陈浩威执导电视剧《第一纵队》,主演是高云翔和陈紫涵,演员们把“野山音乐吧”当成了化妆室和休息室,维持秩序的“保镖”们把前来追星的少男少女们拒在了屋外。有个女生看见了我,高声叫喊:“曾馆,让我进去!”我不认识她但还是让她进了来,她拿出一个签名用的小本儿,请高云翔为她签了名并请求高云翔与她合影。有个“保镖”对她说:“不用你的手机照。我照了再发给你。”照完相,女生欢天喜地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等陈子涵画完妆,我与她照了张合影。吃饭喝酒时我和陈浩威导演也整了个合影。这两张照片我把它放大,做成了镜框挂在“野山音乐吧”的墙上,后来引得众人夸赞。我和陈浩威导演在村支书老简开的饭馆里喝了不少酒,他说:“哎哟,要整醉哦。”后来在现场拍摄时,他走路打偏跷了。别忘了提一下陈浩威是电视剧《雪豹》的导演。</p><p class="ql-block"> 乐道成了AAAA级景区,停车场装不完前来旅游的车辆,乐道场上人山人海,许多外出的农民回家来兴修饭馆和酒庄。一次有四个北京来的客人在乐道场口牟大姐饭馆里吃了一顿饭,结账:八十元。那四个客人惊叫:“那么便宜呀?太划算了。”他们吃了豆花腊肉和炒菜,还吃了一种没名的野菜,他们说那野菜那么好吃,只那份野菜就可以管八十元啦!后来我给这野菜取名“红萝”,这“红萝”成了牟大姐的招牌菜。</p><p class="ql-block"> 如今,乐道场上几乎没有了车辆,也没有了鼎沸的人声和激昂的音乐,饭馆也没了,因为没了生意。红萝菜这个菜名也被人遗忘。</p><p class="ql-block">“野山音乐吧”那块很大的匾额也被换成了小器又难看的“古镇音乐吧”。原来题写“野山音乐吧”的是著名的书画家赵夕先生,可惜他英年早逝。“野山音乐吧”门两侧的对联还在,那是我写的内容,赵夕先生的书法。那对联的字本来是绿色的,因风吹雨打褪了色,不知被谁填成了红字,哎,太土了!对联和匾额均由黄沙先生亲自雕刻。黄沙先生是泸州知名的画家、雕刻家。我也和他多年未见,不知他现在何处!</p><p class="ql-block"> 古镇冷清,人也远去。十年前光彩照人,十年后形容枯槁。如我朋友所述:曾经的热闹一去不复返!</p><p class="ql-block"> 写这短文时,想起了小虫先生为我们乐道古镇和天仙景区写的主题歌“那溪那山”,朋友拍照片的时间是那天,于是就把《那溪那山那天》作为本文的标题了。</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如有空,也去看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