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初冬,游圆明园记

听雨

<p class="ql-block">每次去北京游玩的时间不会太长,也就三五几天。因此,每次去都会提前做好计划,选择游览时间充裕的景点。这次到北京第一站我选择圆明园。</p><p class="ql-block">从北京西站乘九号线到中国图书馆,再乘四号线到圆明园。大概五十分钟行程,费用五元。</p><p class="ql-block">还没有从南方的温暖中走出来,一下子就遇到了北方的冰冷彻骨。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还是有些难以适应。也难怪,毕竟是冬天了,尤其是北方的冬天。</p><p class="ql-block">游览圆明园的心境明显和其它游玩不同,少了轻松愉悦,多了悲壮与哀伤。脑海中呈现的是历史书上的画面: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惨烈景象。冬天,原本万物凋零没有生机,在圆明园里行走,有如在回忆一段伤心的往事。来游玩的人很多,说着不同的方言,迈着不同的步伐,有着惊人一致的是所有人都没有笑,连小孩子都非常安静,表情肃穆。人很多,却没有大声喧哗与吵闹,四周一片安静,犹如这千疮百孔、满目狼藉的残垣断壁一般。</p><p class="ql-block">圆明园遗址公园简介</p><p class="ql-block">圆明园遗址公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约352公顷。周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是清帝常年听政与游憩之御园。盛时的圆明园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她既有北方皇家园林的辉煌宏大,又有江南私家园林的清幽雅致;既体现了中式园林的美学境界,又融合了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万园之园"。</p><p class="ql-block">成丰十年(1860),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劫掠焚殿。同治十二年(1873)曾重修,因财力枯竭停工。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战乱中,圆明园的残存建筑遭到彻底毁坏。民国三年(1914)清皇室内务府将圆明园附归颐和园管理。此后,园内遗物长期受权势者的侵吞及多方面的盗窃、损毁,终致论为废墟。</p><p class="ql-block">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圆明国遗址相继采取多种保护措施,使其较完整地保留下来。1956年开始在园内植树绿化,1976年设立遗址专管机构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大规模保护和整修活动。1988年1月,圆明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29日对外开放。1997年6月,圆明园遗址被中宣部公布为首批百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和2001年,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分别正式批复《圆明国遗址公园规划》。作为圆明园遗址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依据。2010年10月9日,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2020年1月7日,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景区成为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同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将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划拔圆明园管理处,这是海外圆明园流散文物的首次回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虽然不能重来,但是决不能让历史重演。东方的巨龙,傲立在世界的东方!</p> <p class="ql-block">皇家园林亦诗亦画</p> <p class="ql-block">站在西洋楼遗址前,百感交集。</p> <p class="ql-block">西洋楼遗址的残败景象,就像在控诉西方列强的恶行。</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博物馆文字说明</p> <p class="ql-block">春江水暖鸭先知,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的生活才会无忧无虑。</p> <p class="ql-block">祈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强大、繁荣、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