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圆明园 《舍卫城》… 20251113 贺子申

子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圆明园舍卫城位于圆明园北边中西部,福海的西北角。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曾作过民兵训练的靶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73年,单位从湖北十堰三线(二汽)迁回北京之后至80年代中叶,曾多次参加单位或区武部在圆明园靶场的打靶训练活动,当时这里一片荒芜,高高的土城墙成为天然的“靶标”,因这里即安全又清静,训练打靶的枪声显得格外清脆。直到80年代中后期,修缮圆明园遗址公园,靶场才成为历史,回归为圆明园文保的核心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当时每次训练都要好几天, 中午有“伙夫”给做饭,区武部所辖及附近的工厂院校等单位都在这里进行民兵训练和实弹打靶活动。几十年过去了,圆明园改变了模样,脑海中却多次回荡当年训练的场景,那时的靶场现在是什么样子了…因圆明园太大了,几次去圆明园都没有去过当年的靶场,也不知现在叫什么名字,甚至不知道具体方位,因为那时骑自行车七扭八拐就到了…这次下决心专程走上了探寻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圆明园东门经西洋楼遗址区直径向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圆明园福海北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据资料圆明园舍卫城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一座重要建筑群,也是园内唯一的寺庙建筑群,被誉为“园中之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舍卫城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8世纪),仿照古印度佛教圣地舍卫城的形制而建,是乾隆皇帝为宣扬佛教文化、展示帝国多元宗教包容性而修建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它是圆明园中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建筑群,曾供奉大量佛像、经卷和法器,具有重要的宗教与政治意义。核心建筑包括勇健殿、法界楼、最胜阁等,城内曾收藏数以万计的佛教文物,如金铜佛像、唐卡和经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舍卫城是清代皇室宗教活动的场所,皇帝在此礼佛、举办法会,彰显了清廷对藏传佛教的尊崇,也体现了民族团结的象征意义。舍卫城不仅是圆明园的建筑瑰宝,更承载了清代宗教、政治与艺术的历史记忆,其兴衰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天近午时,力所不及,愿望已达,原路返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