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藏古意,园影映今声,——在德国南部感受时光的静谧

花开花落

<p class="ql-block">当阿尔卑斯的晨雾为国王湖披上轻纱,当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的帐篷顶掠过晨光,两处相隔百余公里的景致,却以一湖一山、一园一史的呼应,勾勒出德国南部最动人的时光画卷。游湖寻幽,逛园追昔,看似截然不同的秘境与公园,实则都藏着古今交织的静谧,让每一位来访者在自然与人文的碰撞中,读懂时光的厚度与生命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位于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面积70541.58平方公里,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是德国幅员最大的联邦州。慕尼黑是它的首府,古老的国王湖是其最南端的高山湖泊</p><p class="ql-block">占地2.7平方公里的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不仅是1972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更藏着一段关于创伤与重生、科技与自然共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座体育场有一个靠50根吊柱吊起的几张“鱼网”组成的帐篷式屋顶,吊柱有的高达80多米。这帐篷顶不仅遮住半个体育场,还和延伸过去覆盖能容纳1.4万人的体育馆及容纳2000人的游泳馆相连。它的面积广达7.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屋顶,相当于10个足球场那么大</p><p class="ql-block">这“鱼网帐篷”是半透明的,全部是人造有机玻璃。据说造价超过1亿马克,是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奇特的构想,别致的造型,使它成为世界建筑史上一项奇迹</p> <p class="ql-block">1972年8月26日,奥运会在这片“帐篷城”中拉开帷幕。主体育场的屋顶跨度达200米,如同展翅的大鸟掠过天际,无需一根立柱支撑,成为当时建筑史上的奇迹;场内4.5万个座位环形排布,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清晰望见赛场中心;场外的人工湖与绿植相映成趣,运动员们在自然环抱中竞技,观众们在开放空间里欢呼,这届被称为“草地上的奥运会”,一度让世界看到了和平与欢乐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海报</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几张网络照片,虽是黑白片,也难掩彼时的欢乐。这是当时奥运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盛会,参加的运动员及其代表的国家,超过以往任何一届</p><p class="ql-block">但谁也没有料到,1972年9月5日,奥运会出现了残酷杀戮的一幕,8名巴勒斯坦“黑色九月”恐怖分子持枪袭击了运动员村,当场杀害两名以色列运动员,劫持9名人质,比赛全部停止,奥运村一片混乱</p><p class="ql-block">当恐怖分子行凶时,世界各大电视台向全世界直播,加重了恐怖气氛。整个事件的全部人质没有一人获救,5名恐怖分子和1名德国警察死亡</p><p class="ql-block">9月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当天为哀悼日,慕尼黑体育场比赛暂停一天,改成有8万人参加的追悼会。奥林匹克运动场里,一片肃穆。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奏响时,许多运动员禁不住放声痛哭。为了悼念11名死难者,11个座位被空着…</p> <p class="ql-block">这是开幕式上入场的以色列代表团</p> <p class="ql-block">十一位在恐袭中的遇难者</p> <p class="ql-block">慕尼黑没有选择封闭与仇恨,而是以坚韧的姿态完成了后续赛事,并用“永不遗忘”的信念,为公园刻下了深刻的人文印记。在奥运村旧址旁,一座简洁的纪念碑静静矗立,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遇难者的姓名与生卒年份。后来,公园里又陆续建了几座纪念碑。牌前常年摆放着鲜花,提醒着每一位来访者:和平从来都需要珍视与守护</p> <p class="ql-block">9月18日,我们参观完宝马世界后,就直接进入奥林匹克公园。温暖的阳光透过树枝洒落在草地上,空旷静谧的感觉,浸润着半个多世纪人文沉淀,抚今追昔,感慨不已</p> <p class="ql-block">灾难过后,奥林匹克公园没有沦为冰冷的历史遗迹,反而在时光的打磨中焕发新生。慕尼黑市政府对场馆进行改造升级,让体育设施回归公众生活。主体育场如今是拜仁慕尼黑二队的主场,也是各类演唱会、音乐节的举办地;当年的奥运跑道上,每天都有市民晨跑、骑行,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游泳馆全年对外开放,从专业运动员到普通家庭,都能在这里感受水的乐趣;高达290米的奥林匹克塔,曾是欧洲最高的通讯塔,如今成为俯瞰慕尼黑全景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更动人的是公园与自然的共生之道。设计师当初保留了场地内的原有丘陵与森林,人工湖引入了附近的河水,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如今,湖边芦苇丛生,野鸭、天鹅在水中游弋,林间松鼠穿梭,成为城市中的“天然氧吧”。这里没有刻意雕琢的景观,却让建筑与自然、历史与当下完美交融</p> <p class="ql-block">国王湖靠近奥地利边境,毗邻阿尔卑斯山脉,是德国最深的湖泊。它在最后一个冰河时期由冰川形成,面积5.21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98.1米,最深处达190米。这里也是一个网红景点,在湖边等候上船游湖人还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国王湖湖水清澈见底,被认为是德国最干净的湖泊,有“德国九寨沟”的美称。湖泊四周群山环绕,极像北欧的峡湾风貌,乘船行于其间,犹如仙境一般</p><p class="ql-block">国王湖的静谧,是亿万年自然雕琢的古意沉淀。冰川刨蚀出的湖面如蓝宝石般镶嵌在群山之间,湖水澄澈得能映照出峰峦的每一道褶皱,仿佛从诞生之初便定格了天地的本真。12世纪文献中初现的名字,从中世纪“Kunigsee”到如今“Königssee”的演变,再到那些关于山峦化身、暴君忏悔的古老传说,都为这片湖泊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历史光晕</p> <p class="ql-block">乘船穿行湖面是领略国王湖之美的最佳方式。木质游船在澄澈的湖水中缓缓前行,船桨划开碧波,漾起层层涟漪,将两岸的山影揉碎成流动的油画。湖水清得惊人,能见度可达十余米,水下的鹅卵石与水草清晰可数,仿佛伸手便能触摸到湖底的静谧</p> <p class="ql-block">行至湖心,船长取出小号吹奏起来。悠扬的旋律在山谷间回荡,声波碰撞着岩壁,传回阵阵清晰的回声,空灵而悠远。同行的游客们都屏息静听,任凭这纯净的乐声漫过耳畔,涤荡心灵。此刻,湖面无风,山影如黛,唯有小号声与回声交织,只剩下人与自然的温柔相拥。这便是国王湖著名的“回声演奏”,无需华丽的伴奏,仅靠山水的共鸣,便成就了最动人的乐章</p><p class="ql-block">船长的小号也不白吹,全船好多人,人均一欧元的小费,他收入不菲</p> <p class="ql-block">登岸后,沿着湖畔小径徒步,脚下是松软的腐殖土,身旁是潺潺流淌的溪流,空气中弥漫着松针与湿润泥土的清香。岛上最醒目的建筑便是圣巴多罗买教堂,这座红顶白墙的哥特式建筑静静伫立在湖畔,几个红“洋葱头”在正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是个打卡留影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圣巴多罗买教堂是国王湖的标志性建筑,起源于12世纪,自16世纪起成为巴洛克风格。它坐落在国王湖中段西岸的Hirschau半岛,拥有红色洋葱型圆穹顶,平面图仿造了萨尔茨堡主教座堂,后殿被分成对称的三瓣</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天主教朝圣教堂,后殿的祭台分别供奉圣巴多罗买、圣凯瑟琳和圣雅各,他们被<span style="font-size:18px;">认为是阿尔卑斯山农民和挤奶女工的守护圣者</span></p> <p class="ql-block">上岸已是中午,我们便在湖边一家餐厅就餐。国王湖的特色烤鱼通常是烤鳟鱼或烤红点鲑,是这里的经典美食</p><p class="ql-block">国王湖是德国著名的淡水湖,湖水清澈,富含矿物质,湖中的鳟鱼和红点鲑肉质鲜美、细腻。烹饪方式也很简单,将处理干净的鱼用盐、胡椒等调味料腌制后,直接放在炭火上烤制,期间不断翻面,直至鱼皮金黄酥脆,鱼肉鲜嫩多汁,搭配柠檬和面包、土豆一起食用</p><p class="ql-block">餐厅好几家,价格都差不多:搭配面包和黄油的鳟鱼套餐标价13.9欧元,若想搭配酒水,鳟鱼加饮品的套餐则为17.5欧元。德国的物价真不便宜</p> <p class="ql-block">教堂与周围的湖光山色完美相融,坐在教堂旁的长椅上小憩,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听溪流潺潺,鸟鸣啾啾…游人不少,但很安静,在这世外桃源中,静谧是内心的欢愉</p> <p class="ql-block">圣巴多罗买教堂的红顶白墙伫立湖畔数百年,见证着湖水涨落、四季轮回,却始终保持着沉默的温柔,让自然的静谧与历史的厚重在此交融。在这里,古今并非割裂的段落,而是湖水般绵延的整体,你触摸到的清凉湖水,或许曾映照过中世纪朝圣者的身影;你仰望的峻山高峰,早已看过无数代人的悲欢离合</p> <p class="ql-block">游罢湖山,逛罢公园,这两处的静谧让我感慨良多:真正的静谧从不源于与世隔绝,而在于古今的和谐共生。国王湖用亿万年的自然史与千年的人文史,告诉我们静谧是时光的沉淀;奥林匹克公园用半个世纪的兴衰与重生,告诉我们静谧是今昔的共鸣</p><p class="ql-block">两处景致遥相呼应,共同诉说着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唯有尊重自然、铭记历史,才能在古今交织中,寻得属于每一个人的那份永恒静谧。而这份静谧,终将成为岁月中最珍贵的馈赠,抚慰着每一颗在时光中行走的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