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五我们迎来了《孟子旁通》最后一章节的学习,班长淑萍带领大家玩起了“放下与坚持”的游戏——几人各伸一指,合力托起一根棍子,喊着节拍徐徐放下,棍子每落一寸,都需要参与者完全同步,合力完成。如若有人急于求成,棍子便骤然落地;若有人迟疑不决,整场努力便功亏一篑。这简单的游戏,恰似孟子政治哲学的微缩景观,我们共同托举的棍子恰似梁惠王章句中的君王与百姓的关系,君王与百姓的关系本质上就是相互托举。棍子的成功放下,都是参与者放下小我、达成共识的结果——这不正是若琪讲的“顺应民意”的写照吗?</p> <p class="ql-block">游戏中,任何人的抢先或拖后都会导致失败,这暗合了孟子君道臣节、因果循环的政治哲学,君守道,臣守节,各安其位,方能成就大事,而棍子的成功放下,揭示了“因果循环的深层寓意——当下的和谐结果,都源于之前的持续调整和磨合。</p> <p class="ql-block">原来,治国与处世的最深智慧,就藏在这根平平无奇的普通棍子里,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坚持是众人同心时自然流淌的节拍,真正的放下,是为了成就更大、更和谐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最后若琪的讲书环节,尤为生动,感觉若琪不像是在讲述文本,而是在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我们搭建起了一座座通往战国的桥梁,画面感十足。</p><p class="ql-block">通过若琪的讲述,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位遥远的圣贤,而是一位深谙社会的政治家——-孟子不是在空谈智慧,而是在教我们洞察人心的智慧。单纯的以武力征服,终究会走入“以燕伐燕”的因果循环,真正的王者之道,在于以民为贵、顺应民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