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庭院里,我坐在书桌前整理旧稿,抬头便看见那座老建筑静立在晴空之下。屋檐层层叠叠,像一本翻开的线装书,记录着岁月的沉静。门前那棵松树依旧苍劲,枝叶随风轻晃,仿佛在和屋脊上的雕纹低语。我常觉得,这些建筑是有呼吸的,尤其是雨后,玻璃窗上还留着未干的水痕,映着天光云影,也映着我伏案的身影。那一刻,庄重的不只是建筑,还有时间本身。</p> <p class="ql-block">午后泡茶时,我喜欢把椅子搬到窗边。落地窗外,那座古寺的飞檐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像是被岁月打磨过的玉。窗内却是一张圆茶几、一把编织椅,线条简洁,现代得近乎冷峻。这种对比并不突兀,反倒让我觉得安心——传统与当下,本就不必非此即彼。远处城市的轮廓在树影间若隐若现,像一首未写完的诗,留白处尽是余韵。我啜一口茶,看光影在木纹上缓缓移动,忽然明白,生活最动人的部分,往往就藏在这种静默的并置里。</p> <p class="ql-block">傍晚散步回来,天边还残留着一片澄澈的蓝。我仰头望了一眼,忽然注意到一道极细的轨迹划过天空,像是谁不经意划破了天幕。那模糊的物体坠落得极快,尾后拖着微弱的光痕,转瞬即逝。我站定原地,心头掠过一丝莫名的悸动。它究竟是流星,是航迹,还是某种未被命名的存在?不得而知。但那一刻的寂静与神秘,却像一枚石子投入心湖,漾开一圈圈涟漪。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或许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之外,总有些不可解的瞬间,在悄悄提醒我们:未知,才是生活最深的底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