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絮语 ( 六 )

汉语言文学 《 作家 》

<p class="ql-block"><b>岁月织锦:阿丽米罕的百年星辰</b></p><p class="ql-block"><b>——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短篇小说</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第一章 叶尔羌河畔的初啼</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 作者 曾尚青 )</b> 1886年的叶尔羌河,像一匹被晨光染金的绸缎,蜿蜒穿过南疆的戈壁绿洲。岸边的胡杨林刚抽出嫩黄的新芽,空气中浮动着沙枣花清甜的香气,混杂着泥土与河水的湿润气息。维吾尔族牧民色依提·穆罕默德的毡房外,几只羊羔正依偎在母羊身边,发出细弱的咩叫。毡房内,妻子帕夏汗的呻吟声渐渐微弱,一声响亮的啼哭突然划破清晨的宁静,像一粒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了岁月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是个女儿!”接生的老阿妈用粗糙却温暖的手抱起这个皱巴巴的女婴,她的眼睛紧闭着,小拳头却攥得紧紧的,仿佛要抓住这世间的第一缕阳光。色依提搓着布满老茧的手,黝黑的脸上满是憨厚的笑容,他望着妻子苍白的脸,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帕夏汗,我们有女儿了,就叫阿丽米罕吧,愿她像沙漠里的胡杨一样,顽强地活下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的童年,是在叶尔羌河畔的游牧生活中度过的。清晨,她会跟着父亲去河边放牧,看着羊群在草地上低头啃食鲜嫩的牧草,听着河水潺潺流淌的声音,像是大自然谱写的歌谣。父亲会教她识别不同的草药,哪些可以止血,哪些可以清热解毒;母亲则会教她纺纱织布,用五彩的丝线织出精美的图案,那些图案里,有展翅的雄鹰,有盛开的玫瑰,还有草原上奔跑的羚羊,那是维吾尔族人对生活最美好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十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席卷了绿洲。漫天的蝗虫像乌云般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庄稼被啃食殆尽,牧草也变得枯黄。牧民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许多人家开始迁徙,寻找新的栖息地。阿丽米罕看着瘦骨嶙峋的羊群,看着父母紧锁的眉头,主动承担起了放羊的重任。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着羊群去更远的地方寻找牧草,傍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却从不叫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她在沙漠边缘发现了一片长势喜人的骆驼刺,虽然茎叶坚硬,却也是羊群勉强能吃的食物。她小心翼翼地把羊群赶到那里,自己则坐在沙地上,摘起了沙枣。沙枣的果肉干涩,却能补充水分和能量。她把摘好的沙枣揣进怀里,带回家分给父母和弟弟妹妹。那天晚上,毡房里的油灯昏黄摇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为数不多的食物,阿丽米罕看着父母眼中的欣慰,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十五岁的阿丽米罕,出落得亭亭玉立。她有着维吾尔族姑娘特有的深邃眼眸,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笑起来时,脸颊上会浮现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像盛开的沙枣花一样动人。她的双手灵巧,织出的地毯图案精美,色彩鲜艳,是部落里有名的巧手。每当节日来临,她会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艾德莱斯绸长裙,裙摆上的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随着她的舞步轻轻摇曳,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部落里举办了盛大的古尔邦节。草原上搭起了一座座色彩斑斓的毡房,牧民们穿上了最华丽的衣服,载歌载舞,庆祝节日。阿丽米罕和伙伴们一起,在草原上跳起了欢快的赛乃姆舞,她们的舞步轻盈而富有节奏感,歌声清脆悦耳,引得周围的人阵阵喝彩。在人群中,一个名叫买买提·伊明的年轻牧民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他的眼神炽热而真诚,像沙漠里的阳光一样温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买买提是部落里最勇敢的年轻人,他骑术精湛,能在飞驰的马背上射中远处的猎物。节日期间,他主动邀请阿丽米罕一起骑马,阿丽米罕羞涩地答应了。两人骑着马,在草原上奔驰,风拂过他们的脸颊,带来了青草的芬芳。买买提向阿丽米罕讲述着他打猎的经历,讲述着远方的风景,阿丽米罕静静地听着,眼中充满了向往。夕阳西下,余晖将草原染成了一片金色,买买提握住阿丽米罕的手,轻声说:“阿丽米罕,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我会用我的一生守护你,像守护草原上最珍贵的宝藏一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的脸颊泛起红晕,她低下头,轻轻点了点头。那一刻,草原上的风似乎都停了,只剩下两颗年轻的心在怦怦跳动,像叶尔羌河的流水,永不停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第二章 风雨中的守望</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03年,十八岁的阿丽米罕嫁给了买买提·伊明。婚礼简单却温馨,部落里的牧民们都来祝福这对年轻的新人。阿丽米罕穿着绣满银饰的婚纱,头上戴着精美的头饰,在买买提的牵引下,走进了属于他们的新毡房。毡房里,铺着阿丽米罕亲手织的地毯,墙上挂着鲜艳的壁毯,处处都透着温馨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婚后的生活,平静而充实。买买提每天出去放牧、打猎,阿丽米罕则在家操持家务,纺纱织布,偶尔也会跟着丈夫一起去河边放牧。闲暇时,两人会坐在毡房外,看着夕阳西下,听着远处传来的牧歌,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宁静时光。阿丽米罕会给买买提唱维吾尔族的民谣,歌声婉转悠扬,买买提则会给她讲述草原上的传说,那些古老的故事,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他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1910年,南疆地区爆发了战乱,叛军四处烧杀抢掠,许多牧民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买买提所在的部落也未能幸免,毡房被烧毁,羊群被抢走,部落里的人不得不四处逃亡。阿丽米罕和买买提带着年幼的儿子,加入了逃亡的队伍。他们沿着叶尔羌河一路向东,风餐露宿,忍饥挨饿,每天都在恐惧中度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他们在穿越一片戈壁时,遇到了一股叛军。叛军们手持武器,凶神恶煞地向他们冲来。买买提毫不犹豫地挡在阿丽米罕和儿子身前,拿起随身携带的弯刀,与叛军展开了搏斗。阿丽米罕抱着儿子,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看着丈夫在叛军中间奋勇厮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最终,买买提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击退了叛军,但他自己也身受重伤,身上布满了伤口,鲜血染红了他的衣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抱着受伤的丈夫,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她撕下自己的裙摆,小心翼翼地为丈夫包扎伤口,嘴里不停地说着:“买买提,你不能有事,我们还有孩子,我们还要一起回家。”买买提虚弱地笑了笑,握住阿丽米罕的手,轻声说:“阿丽米罕,别担心,我没事,我一定会好好活着,守护你们母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逃亡的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和他们一样流离失所的人。阿丽米罕看到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心中充满了怜悯。她把自己仅有的食物分给那些孩子,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们缝补破旧的衣服。她的善良和坚强,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愿意和她一起同行,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经过半年的逃亡,战乱终于平息,阿丽米罕和买买提带着儿子回到了曾经的家园。然而,曾经的绿洲已经变得满目疮痍,毡房荡然无存,草原上只剩下一片焦土。看着眼前的景象,阿丽米罕没有气馁,她对买买提说:“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一定能重建家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他们重新搭建了毡房,开垦了荒地,种植庄稼,养殖牛羊。阿丽米罕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晚上还要纺纱织布,补贴家用。买买提则更加努力地放牧、打猎,为家人赚取生活所需。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下,家园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草原上又长出了嫩绿的牧草,庄稼也迎来了丰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20年,阿丽米罕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娶了邻村的姑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孙子。阿丽米罕抱着孙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孙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阿丽米罕感受到了为人祖母的喜悦。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孙子身上,教他说话,教他走路,教他识别草药和庄稼,就像当年父亲教她一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波折。1930年,买买提在一次打猎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伤,虽然及时服用了草药,但还是因为毒性太强,离开了人世。阿丽米罕抱着丈夫冰冷的身体,悲痛欲绝。她想起了两人相识相恋的点点滴滴,想起了一起经历的风雨坎坷,想起了丈夫对她的承诺,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汹涌而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亲友的安慰和陪伴下,阿丽米罕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她还有儿子、孙子,还有整个家庭需要她照顾。她擦干眼泪,重新振作起来,像一棵顽强的胡杨,在风雨中依然挺立。她把对丈夫的思念深埋在心底,用更加坚强的态度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双手,继续守护着这个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第三章 绿洲上的年轮</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阿丽米罕已经步入了老年。她的头发变得花白,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像叶尔羌河岸边的年轮,记录着她一生的沧桑与传奇。但她的眼神依然清澈明亮,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阿丽米罕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在绿洲上建立了村庄,牧民们告别了游牧生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土坯房。村里通了电,修了公路,孩子们可以去学校读书,大人们可以在合作社里工作,生活越来越好了。阿丽米罕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感激,她常常对身边的人说:“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的孙子也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村里的干部。他常常来看望阿丽米罕,给她带来好吃的东西,陪她聊天,讲述村里的新鲜事。阿丽米罕总是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露出会心的笑容。她还会给孙子讲她年轻时的故事,讲叶尔羌河的变迁,讲草原上的传说,那些故事,像一颗颗珍贵的明珠,在孙子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虽然年纪大了,但阿丽米罕依然闲不住。她每天都会早早起床,打扫院子,整理房间,然后坐在门口,晒太阳,织毛衣。她织的毛衣,款式新颖,保暖舒适,村里的孩子们都喜欢穿她织的毛衣。她还会种一些蔬菜和花草,院子里种满了西红柿、黄瓜、辣椒,还有各种各样的鲜花,五颜六色,香气扑鼻。每当有人路过她的院子,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和阿丽米罕聊上几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她很少生病,每天都坚持散步,活动筋骨。她的饮食很简单,主要以粗粮、蔬菜和水果为主,偶尔也会吃一些羊肉和奶制品。她常说:“人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吃得清淡,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村里的人都很佩服她的养生之道,常常来向她请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86年,阿丽米罕迎来了她的百岁寿辰。村里为她举办了盛大的寿宴,亲朋好友都来为她祝寿。县领导也亲自来到村里,给她送上了慰问金和寿礼,祝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阿丽米罕穿着一身崭新的艾德莱斯绸长裙,坐在椅子上,接受着大家的祝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温暖。她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活这么大年纪,离不开家人的照顾,离不开乡亲们的关爱,更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百岁之后,阿丽米罕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媒体记者都来采访她,想了解她的长寿秘诀。面对记者的提问,阿丽米罕总是笑着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就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做善事,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她的故事被报道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位来自南疆绿洲的百岁老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00年,阿丽米罕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寿星榜单”。当工作人员把证书送到她手中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她捧着证书,看了又看,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大家还记得我这个老太婆。”这是对她一生的肯定,也是对她长寿的祝福。此后,她又多次入选该榜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寿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阿丽米罕的身体也渐渐不如从前。她的听力和视力都下降了,行动也变得有些迟缓。但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每天都会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新闻和音乐。家人为了照顾她,专门请了护工,每天给她洗澡、穿衣、喂饭,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的生活起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当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来,都会跑到她的院子里,围着她,听她讲故事,和她一起做游戏。她会把自己珍藏的糖果分给孩子们,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她的心中充满了快乐。孩子们也很喜欢这位慈祥的老奶奶,他们会给她捶背、揉腿,给她表演节目,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她的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第四章 岁月的终章</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国。南疆的村庄也受到了影响,村里实行了封闭管理,禁止人员出入。阿丽米罕的家人和护工都很担心她的身体,每天都会给她测量体温,消毒房间,做好防护措施。阿丽米罕虽然不知道疫情是什么,但她看到家人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的担忧,她默默地配合着家人的安排,每天待在院子里,不外出,不添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疫情期间,村里的干部和志愿者经常来看望阿丽米罕,给她送来生活物资和防护用品,询问她的身体状况。阿丽米罕总是笑着对他们说:“我很好,你们不用担心我,你们也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她的善良和乐观,给了大家很大的鼓舞,让大家在疫情面前更加坚定了信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进入2021年,阿丽米罕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她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微弱,进食也变得很困难。家人和医生都尽了最大的努力,精心照顾着她,希望能延长她的生命。但岁月无情,生命的时钟还是在一点点地走向终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的一个清晨,叶尔羌河的河水依然在静静地流淌,胡杨林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阿丽米罕在睡梦中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享年135岁。她走得很平静,没有痛苦,就像一片落叶,轻轻地飘落在了大地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去世的消息传来,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乡亲们纷纷来到她的家中,为她送行。大家自发地为她守灵,回忆着她生前的点点滴滴,讲述着她的善良、坚强和乐观。她的一生,像一本厚重的书,记录着一个世纪以来的风雨变迁,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伟大历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的葬礼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习俗举行。她的遗体被安放在特制的灵床上,身上盖着鲜艳的艾德莱斯绸。亲友们穿着黑色的衣服,围着灵床,为她祈祷,祝愿她在另一个世界里能够幸福安康。葬礼上,有人唱起了维吾尔族的挽歌,歌声悲伤而悠扬,回荡在村庄的上空,像在诉说着对这位百岁老人的不舍与怀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虽然离开了,但她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诠释了善良与乐观的力量。她像一棵在沙漠中挺立了一个多世纪的胡杨,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坎坷,都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她的精神,像叶尔羌河的流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激励着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珍惜每一天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叶尔羌河依然在流淌,胡杨林依然在生长,南疆的绿洲依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阿丽米罕的院子里,那些她亲手种植的花草依然在盛开,五颜六色,香气扑鼻。村里的孩子们依然会来到这里,听大人们讲述她的故事,感受她的精神。她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象征着长寿、善良、坚强和乐观,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星辰轮转。阿丽米罕的百年人生,是一部浓缩的历史,是一段传奇的旅程。她从清末走来,历经民国的战乱,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感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直到新时代的到来。她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波澜壮阔的经历,却用平凡的生命,书写了不平凡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常常会感到迷茫和焦虑,会被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所困扰。但当我们想起阿丽米罕,想起她那乐观的心态,想起她那坚韧的意志,想起她那善良的心灵,我们就会明白,生活虽然充满了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困难,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走了,但她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她就像一颗明亮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她的故事,会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下去,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而叶尔羌河畔的绿洲,也会因为她的存在,而更加充满温情与希望,继续书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传奇与辉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第五章 百年回响</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色依提的离去,像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在时光的流转中,不断回响。她的故事不仅被乡亲们口口相传,更被收录进地方史志,成为南疆绿洲百年变迁的生动注脚。许多研究长寿文化的学者专程来到她曾经生活的村庄,试图从她的生活轨迹中,探寻生命密码的奥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村里为阿丽米罕修建了一座小小的纪念亭,亭子里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她的生平简介和一张笑容慈祥的照片。石碑的背面,是她生前最喜欢的一句维吾尔族谚语:“心若向阳,岁月无伤。”每天,都有村民和游客来到纪念亭前,献上一束鲜花,静静地伫立片刻,仿佛在与这位百岁老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曾经照顾过阿丽米罕的护工玛依拉,依然保留着她生前用过的一些物品:一把磨得光滑的木梳,一件织了一半的毛衣,一个装着沙枣的小布包。每当看到这些物品,玛依拉就会想起老人温暖的笑容,想起她轻声哼唱的民谣。“阿丽米罕奶奶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她教会我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善良。”玛依拉常常对身边的人说,她把老人的教诲铭记在心,用耐心和爱心照顾着村里其他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的曾孙辈们,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无论他们走多远,心中都牵挂着家乡的那片绿洲,牵挂着那位传奇的老祖母。他们常常会回到村里,来到纪念亭前,给孩子们讲述老祖母的故事,让她的精神在家族中代代相传。“曾祖母的一生,是我们家族最宝贵的财富。她让我们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放弃对生活的希望。”阿丽米罕的曾孙艾克拜尔,在一家医院工作,他总是以曾祖母为榜样,用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着网络的发展,阿丽米罕的故事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许多网友在看到她的事迹后,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动。有人说:“阿丽米罕奶奶的一生,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她让我们明白,平凡的生活也能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有人说:“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需要学习阿丽米罕奶奶的心态,放慢脚步,珍惜当下,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还有人说:“希望更多的人能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阿丽米罕生前所在的村庄,也因为她的名气,逐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游客们沿着她曾经走过的路,参观她生活过的院子,品尝她生前喜欢吃的沙枣和馕,感受着南疆绿洲的独特风情。村里的牧民们借着旅游发展的契机,开办了农家乐,销售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是阿丽米罕奶奶给我们带来了福气,我们要把她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了解我们的文化。”村支书买买提明感慨地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阿丽米罕的影响下,村里形成了良好的风气。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每当有老人过生日,村里都会组织大家一起为老人庆祝;每当有孩子考上大学,村里都会给予奖励和鼓励。村民们都说,这是阿丽米罕奶奶留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阿丽米罕·色依提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她的精神依然在激励着我们。她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她像一股清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永远铭记这位传奇的百岁老人,传承她的善良、坚强和乐观,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叶尔羌河的流水依然在静静地流淌,它见证了阿丽米罕·色依提的百年人生,也见证了南疆绿洲的沧桑巨变。胡杨林的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就像生命的轮回,生生不息。而阿丽米罕·色依提的故事,也会像叶尔羌河的流水一样,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回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地走向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百年织锦,星辰不灭——致阿丽米罕·色依提</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你从1886年的晨光中走来,</p><p class="ql-block">叶尔羌河的水波,是你初啼时的裙摆。</p><p class="ql-block">沙枣花为你酿第一滴清甜,</p><p class="ql-block">胡杨的嫩芽,托着你攥紧阳光的小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风掠过百年沧桑,你把苦难纺成丝线,</p><p class="ql-block">蝗灾的乌云、战乱的硝烟,</p><p class="ql-block">都在你灵巧的指尖,织进地毯的图案——</p><p class="ql-block">有雄鹰掠过戈壁,有玫瑰在废墟上绽开。</p><p class="ql-block">你用瘦弱的肩膀扛起家园的重量,</p><p class="ql-block">逃亡路上的星光,是你未凉的善良,</p><p class="ql-block">分给孤儿的沙枣,缝补破衣的针脚,</p><p class="ql-block">把风雨熬成了岁月的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新中国的灯火,照亮你花白的鬓角,</p><p class="ql-block">土坯房的暖阳里,你织着毛衣,种着花草,</p><p class="ql-block">笑容像艾德莱斯绸的光泽,从不褪色,</p><p class="ql-block">眼神里藏着绿洲的密码,把时光轻巧拥抱。</p><p class="ql-block">一次次登上寿星榜单,你不恋虚名,</p><p class="ql-block">只把“心若向阳”的箴言,种进每个人的心田,</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围着你听故事,你的声音里,</p><p class="ql-block">有河流的温柔,有胡杨的坚韧,有大地的宽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1年的清晨,你化作天边的星,</p><p class="ql-block">却把百年织锦,留在了人间分明——</p><p class="ql-block">那是苦难与坚韧交织的经纬,</p><p class="ql-block">是善良与乐观绣就的图腾,</p><p class="ql-block">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在岁月中挺立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叶尔羌河仍在流淌,胡杨依旧长青,</p><p class="ql-block">你的故事,是绿洲上永不凋零的花,</p><p class="ql-block">是时光里永不熄灭的灯,</p><p class="ql-block">照亮每个平凡日子里,向上生长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告诉我们,如何把百年岁月,织成温暖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