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负奢香魂(散文随笔)

望星空

<p class="ql-block">奢香夫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奢香雕像</p> <p class="ql-block">奢香电视剧演员扮演奢香</p> <p class="ql-block">青山不负奢香魂(散文随笔)</p><p class="ql-block">文/望星空</p><p class="ql-block">音乐,选自电视剧《奢香夫人》</p><p class="ql-block">黔山如黛,云雾似轻纱漫笼,将石门笼罩迷蒙的静谧里。青黑的巨石依山而立,历经千百年风雨侵蚀,表面沟壑纵横,却依旧挺拔如屏,像始终沉默却永不低头的守护者。山间溪流潺潺,浸润着石缝间的青苔,绿意葱茏得仿佛要流淌出来。偶尔有山风穿谷而过,带着松针与野花的清香,拂过石门上模糊漫漶的字迹,像在轻声呢喃着那位高贵传奇女子的芳名——奢香。</p><p class="ql-block">这方山水,灵秀中带着苍劲,苍劲里藏着柔情,恰如奢香夫人一生的风骨:石门的坚韧,是她临危受命时的刚毅;山水的澄澈,是她化解纷争时的通透;溪流的绵长,是她开辟道路时的执着;青苔的温润,是她滋养众生的慈悲。自然的灵韵与人文的光辉在此交融,让每一块山石、每一寸厚土,每一涧溪流,每一缕清风,每一天的日月晨昏,都成为她热血丹心高贵灵魂的见证。</p><p class="ql-block">六百年前,这位从川南永宁青山中走来的彝族少女,以柔弱的身躯,扛起了家国大义。她不是没有眼泪,只是将泪水化作春雨;她不是没有疼痛,只是把疼痛化爱与悲悯。她用智慧与胸襟,在西南大地上书写出不朽的传奇人生。而这传奇,早已化作山间的风、天上的月,深厚的土,涓流的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奢香出生于四川永宁一个彝族君长家庭,自幼聪慧,胸中有丘壑。十四岁那年,她遵从彝家婚俗,远嫁贵州水西土司霭翠。从此,她的命运与这片陌生的山水紧紧相连,生死相依。初来水西,她不畏艰难,深入族人之间,体察民情,协助丈夫处理政务。她看见山高路险的闭塞,也看见彝汉之间的隔阂。一颗济世的种子,已悄然种下,她要打通这阻隔的山河,她要融汇这隔膜的人心。</p><p class="ql-block">命运总爱考验不凡之人。二十三岁那年,丈夫霭翠病逝,奢香临危受命,执掌水西政权要务。此时明朝都督马烨欲以暴政逼反彝族,竟当众鞭笞奢香,鞭打得奢香皮开肉绽,血肉模糊,锥心的疼痛,试图激怒整个部族,以此为借口瓦解消灭彝族,霸占水西石门。皮开肉绽锥心疼痛撕裂着奢香的身心,但是没有摧毁她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她知道,一时的怒火只会带来无尽的鲜血与死亡,甚至是整个贵州彝族的灭亡。她强忍着剧痛和屈辱,力排众议,晓以大义,阻止了族人的复仇。然后,她带上年幼的孩子,毅然踏上了前往京城上访的艰苦行程。</p><p class="ql-block">那是一条多么漫长险阻的路啊!万里迢迢,山高水远,风餐露宿。一个柔女子,一个身背幼儿的母亲,怀揣着对族人深沉的爱,以非凡的胆识已死的决心叩响了皇宫大门。她不是去诉苦,不是去乞怜,而是去陈述一个真相,守护一方安宁。当她跪在朱元璋面前,声泪俱下,字字铿锵地揭露马烨的暴行,字字血泪诉说西南百姓的苦难时,在朝的文武大臣为之唏嘘,泪湿衣襟。那是一个女子用血肉之躯撑起的民族大义,一颗滚热的赤子丹心为万千生命发出的呐喊。</p><p class="ql-block">朱元璋被她的勇气与大义所震撼,严惩了马烨。而奢香,则以一纸铿锵的承诺回报朝廷:“愿刊山通道,以给驿传。”意思是愿意凿通艰险闭塞的山路,保证商路驿道的传递畅通。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许诺,而是她用短暂的余生去践行的誓言。</p><p class="ql-block">回到贵州石门后,她亲自率领族人、汉人,开山凿石,餐风饮露,历经数年,终于修筑了贯通水西与川、滇、黔的条条驿道。这些蜿蜒于群山之间的路,像血脉一样,将闭塞的西南与中原紧紧相连。从此,商旅往来,文化交融,文明如光,照亮了曾经的荒芜。</p><p class="ql-block">她还兴办学堂,推广汉文化,让彝汉两族的孩童在同一片阳光下读书识字。她以最温柔的方式,打破了民族间的壁垒,种下了理解与共生的种子,从此彝汉两族得以和睦相处,和谐友好的生活在这片西南大地上。</p><p class="ql-block">然而,那连绵的群山记住了她的功绩,也见证了她鞠躬尽瘁心血的耗竭。十余年间,从震慑群雄到开凿绝壁,从抚慰疮痍到开创文明,她以柔弱之躯,承受着超乎想象的负荷。终于,在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这位披肝沥胆开辟道路、缔造和平的女子,因长年累月的劳累操心而溘然长逝,年仅三十五岁。她仿佛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为了完成联通西南、安抚边陲的天命而生,当使命已毕,也燃烬了生命的最后灯油。</p><p class="ql-block">在她短暂却辉煌的一生里,奢香以生命为火把,点亮了西南的明天:开辟“龙场九驿”连通天下,兴办教育融合彝汉,终以泣血功业赢得了明朝廷赐予的“大明顺德夫人”谥号。六百年来,从史册到民间,从朱元璋“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的赞叹,到各族百姓口耳相传的颂歌,她的名字早已超越时代,成为智慧、勇敢与民族团结的永恒象征。她的英年早逝,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痛失脊梁的悲歌。</p><p class="ql-block">奢香的人生境界,早已超越了个人的荣辱与民族的偏见。从十四岁远嫁他乡的少女,到执掌一方的部族领袖,她始终以家国为重,以苍生为念。她走得如此之早,或许正是因为她把百年才能走完的路,已经浓缩在了十几年的光阴里。这莽莽青山,有幸承载了她的千古精魂;这悠悠岁月,终究没有辜负她的赤诚丹心。</p><p class="ql-block">今天,当我们行走在贵州的古驿道上,仿佛仍能看见那个身着彝族服饰的美丽高贵的奇女子,从晨雾中走来,在贵州在西南大地的青山绿水间前行。她手持长鞭,目光坚定,身后是绵延的群山,脚下是她用生命铺就的道路。她的故事与精神,已深深融入这方山水,扎根彝汉民族的心灵,永不褪色。</p><p class="ql-block">奢香夫人用她短暂的一生和书写的传奇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他人,而是以大爱化解矛盾,以坚韧开拓未来,以胸怀承载一个民族的千秋梦想。</p><p class="ql-block">感于此,写下此文,致敬我们永远美丽、永远尊贵、高尚的奢香夫人!</p><p class="ql-block">阿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文章反复修改中,几次为奢香的事迹,情不自禁,眼眶里满噙泪水。如有时间,可以考虑为奢香夫人写一篇中篇小说。)</p> <p class="ql-block">所有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