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化之旅

GORDON毛头鹰

<p class="ql-block">罗马角斗场</p><p class="ql-block">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为古罗马的象征。角斗场建于公元72-79年,由8万名犹太人俘虏用8年建成。整个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可容纳9万观众。它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皇帝韦帕芗的丰功伟绩而建。</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凯旋门</p><p class="ql-block">位于意大利罗马,建于公元315年,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而建。</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城中心巴拉丁山的皇宫遗址</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世纪)</p> <p class="ql-block">凯撒雕像</p><p class="ql-block">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史称恺撒大帝,是古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也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他用八年时间征服高卢(法国),并远征日耳曼和不列颠,扩大了罗马版图。‌‌其名言“我来,我见,我征服”,彰显其征服者气魄。</p> <p class="ql-block">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p><p class="ql-block">位于威尼斯广场,是19世纪末为纪念意大利统一而建的纯白大理石建筑。</p> <p class="ql-block">罗马西班牙广场</p><p class="ql-block">位于罗马圣三一教堂所在的山丘下,名称源于邻近的西班牙大使馆。建于1495—1725年。‌‌因电影《罗马假日》取景而成为浪漫象征。</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p><p class="ql-block">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国土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人左右,以意大利人为主。主权属于教皇。</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广场的方尖碑</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广场的方尖碑,其历史可追溯至古老的埃及法老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这座方尖碑由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于公元37年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运至罗马,并在1586年由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下令移至现在的位置,成为广场上最为醒目的地标。这座移至罗马的方尖碑,虽无字却见证古埃及与罗马帝国的文化交融。</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p><p class="ql-block">由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等建筑师不断设计并完善,是位于梵蒂冈的一座天主教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为天主教会重要的象征之一。作为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p> <p class="ql-block">圣门</p><p class="ql-block">教堂正面五扇门中,最右侧的那扇门,被誉为圣门,每25年(圣年,禧年)开放一次,为期一年。传说中,通过圣门,所有的罪孽都能得到救赎。幸运的是,2025年正是开放年,游客们都有机会从圣门进入,感受这份神圣与救赎。</p> <p class="ql-block">走进金碧辉煌的教堂,令人倍感庄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大穹顶</p><p class="ql-block">其直径达到42米,高度更是惊人地达到了138米,这样的宏大规模令人叹为观止。而这样一座雄伟的建筑,正是由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其匠心独运与精湛技艺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圣徒在作弥撒</p> <p class="ql-block">忏悔室</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的三件镇堂之宝:</p><p class="ql-block">青铜华盖、《圣殇》、圣彼得宝座。</p> <p class="ql-block">青铜华盖</p><p class="ql-block">由贝尼尼于1633年设计,高约30米,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顶部有镀金铜球和十字架,华盖的四角,铸有威严的大天使雕像,而中央则精心装饰着一个幼小的天使,他手中分别持有圣彼得的钥匙和教皇的三重冠,象征着教廷的至高无上的权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总重达37000公斤。华盖下方是圣彼得的坟墓,仅教皇可在此举行弥撒。</span></p> <p class="ql-block">《圣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被称为《哀悼基督》,由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span>完成于1547~1555年。雕塑通过人物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的细腻刻画,呈现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遗体的经典宗教场景。</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背后蕴藏着一个故事:米开朗基罗在24岁时完成了这件作品,但因为当时他太年轻,没有人相信这座雕像是他创作的。愤怒之下,他决定偷偷跑回原地,在圣母胸前衣带刻下了自己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宝座</p><p class="ql-block">贝尼尼设计的镀金青铜宝座,上方有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和象牙饰物木椅,椅背上有手持钥匙与三重冠的天使。传说此宝座为圣彼得使用,象征教宗权威。</p> <p class="ql-block">展翅和平鸽,仿佛正从彼得宝座上方的彩色玻璃中飞出。</p> <p class="ql-block">用布擦拭耶稣脸上的血迹,耶稣人面像印在布上。</p> <p class="ql-block">用长矛刺向耶稣的圣体,以结束十字架上耶稣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艺术珍品众多</p> <p class="ql-block">葬于此教堂的圣徒像</p> <p class="ql-block">瑞士雇佣兵</p><p class="ql-block">教皇深信瑞士人的忠诚与勇敢。传说曾有700名瑞士勇士为保卫教皇而英勇牺牲。</p> <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天主教广场,建于1296~1470年,总高114米。主体由大教堂、钟楼和洗礼堂构成,用绿、红、白三色大理石装饰。</p> <p class="ql-block">钟楼</p><p class="ql-block">乔托设计的哥特式钟楼高85米,以各色大理石建造,设370级台阶可登顶俯瞰全城。</p> <p class="ql-block">八角洗礼堂</p> <p class="ql-block">但丁雕像</p><p class="ql-block">位于佛罗伦萨圣十字广场</p><p class="ql-block">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1265年5月—1321年9月14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其代表作《神曲》奠定了意大利文学的基础,并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p> <p class="ql-block">但丁故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市政广场</p><p class="ql-block">建于13至14世纪,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因周围的精美建筑和雕塑而被视为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卫》</p><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于1501-1504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像,高5.5米,展现圣经英雄大卫迎战前的坚毅神态,被誉为文艺复兴人体雕塑巅峰。‌‌</p> <p class="ql-block">《科西摩一世骑马像‌》</p><p class="ql-block">詹波隆那作品,纪念美第奇家族统治者科西摩一世的统治功绩,体现佛罗伦萨黄金时期的政治权威。‌‌</p> <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与卡库斯》‌</p><p class="ql-block">巴乔·班迪内利1530年作品,高5.5米,描绘希腊神话英雄赫拉克勒斯制服盗贼卡库斯,底座饰有狮子等猛兽。‌‌</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海神喷泉‌》</p><p class="ql-block">巴托洛米奥·阿曼纳蒂1563–1565年设计,海神尼普顿雕像面部酷似科西莫一世,象征佛罗伦萨海上霸权。‌‌</p> <p class="ql-block">《珀耳修斯与美杜莎》‌</p><p class="ql-block">本韦努托·切利尼1545–1554年青铜杰作,高320厘米,表现英雄珀耳修斯斩杀女妖美杜莎。</p> <p class="ql-block">《掠夺萨宾妇女》‌</p><p class="ql-block">詹波隆那1581–1583年作品,展现罗马士兵劫掠妇女场景。</p> <p class="ql-block">比萨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建于1063年,是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主体建筑与洗礼堂、钟塔(即比萨斜塔)共同构成广场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54米,直径39米)</span></p><p class="ql-block">比萨大教堂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圆形钟楼地基沉降而形成斜塔,后因伽利略在斜塔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五渔村</p><p class="ql-block">是意大利拉斯佩齐亚省沿海的五个悬崖村镇统称。该地区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村镇依山而建,通过石墙梯田种植葡萄、柠檬及橄榄树。铁路及沿海徒步路线连接各村,其中里奥马焦雷至马纳罗拉的'爱情之路'为知名徒步路段。</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Venice)</p><p class="ql-block">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城市,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中心,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堪称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威尼斯最著名的地标,位于市中心,由总督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等建筑围成,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节庆中心。 ‌圣马可广场始建于9世纪。拿破仑赞叹其为“欧洲最美的客厅”。 ‌</p> <p class="ql-block">叹息桥</p><p class="ql-block">建于1603年,采用早期巴洛克风格,呈密封式拱桥结构,仅两侧设小窗。其名称源于历史用途:桥两端连接总督府(法院)与监狱,死囚行刑前经此桥时,因绝望而叹息。</p> <p class="ql-block">图/文:GORDON毛头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