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湾湾保健

<p class="ql-block">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引导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因此,作为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p><p class="ql-block">一、培养孩子的亲情</p><p class="ql-block">爱是孩子的天性,他不但应得到别人的爱与关注,同时也应学会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爱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怎样培养,就从培养他学会爱家里人开始。比如让孩子为父母或亲人的生日准备礼物,在外吃饭时点父母爱吃的菜,为父母夹菜等。</p> <p class="ql-block">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p><p class="ql-block">孩子是最富有同情心、最乐意帮助别人的,但这种情感需要父母或家人的引导与培养,使其能体验别人的心情,感受别人的欢乐、痛苦、烦恼和失望。如在父母、祖父母或亲人因病住院时领孩子去医院探视,或者争取机会参加各种爱心捐助活动等。</p><p class="ql-block">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责任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但它不是生来就有的,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整理自己的房间与学习用品,准备好自己出游的食品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培养孩子的义务感</p><p class="ql-block">也许有人会说,小孩子还未成年,有什么义务呢?其实不然,孩子生活在集体中就有各种各样的义务。在班级里有打扫教室卫生的义务,在家里有参与家务劳动的义务。如何培养这种义务感呢?父母可教孩子做家务,给孩子制订一个家务劳动的计划,每周要求孩子完成一定的家务劳动,或者将某一特定任务交给孩子去干,只有在这种实践操作中才能培养孩子的义务感。</p> <p class="ql-block">五、培养孩子的挫折感</p><p class="ql-block">现代家庭物质条件优越,一些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中出现一点小麻烦或困难,往往不能很好地应对。为了避免孩子将来可能遇到难以应付的境况,家长在平时可不时地给孩子制造一些挫折,让他们不时地去面对一些小小的挫折,学会自己去应对。</p> <p class="ql-block">六、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人际关系能力培养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很多孩子智商很高,但是很自我,不能够和老师同学很好相处,家长们有责任去指引孩子怎样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p> <p class="ql-block">孩子真正的健康,不仅要有强壮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家长们在重视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警醒和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为孩子的成功打好基础。</p>